唐继尧与护国之役(5)

辛亥革命网 2018-05-31 16:22 来源:雲南文獻第18期 作者:杨维真 查看:

护国之役的直接成就是推翻洪宪帝制,再造共和,这也是其在历史上之价值与地位。多年来论者对于护国之役聚讼纷纭,于其领袖人物亦臧否不一,尤其对于唐继尧更是议论最多。

  [20]同前。

  [21]唐继尧,页十八│十九。

  [22]谢本书,「论唐继尧」,页一六六。

  [23]冯祖贻,「评唐继尧督黔」,西南军阀史研究所刊第三辑,页二八八│二八九。

  [24]周锺岳辑,电光集(蔡锷辛亥革命后之军政电稿),转引自谢本书,「论唐继尧」,页一六七。

  [25]同[23],页二九○。

  [26]邓之诚,「护国军纪实」,页二一。

  [27]谢本书,「论唐继尧」,页一六七,注③。

  [28]同[26]。

  [29]骆任之编,唐继尧轶事,上海,民新书局,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再版,页一。

  [30]唐继尧,页廿四。

  [31]曹汝霖,一生之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六十九年六月一日再版,页一二○。又见邓之诚,「护国军纪实」,页一一一。

  [32]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昆明,云南图书馆,民国六年,上册,页十二。

  [33]骆任之编,唐继尧轶事,页二。

  [34]同[30]。

  [35]胡平生,梁蔡师生与护国之役,台湾大学文史所刊四十四,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民国六十五年六月初版,页八八。关于唐氏捕杀民党之因,一说唐氏率军北伐入黔时,因故与黔军北伐军冲突,总统府秘书黔人平刚,借孙先生名义,拍电申斥,并令唐氏退兵,唐氏乃怀恨在心,自此与孙先生分途,仇视革命党人,见刘德泽,「谨国军与中华革命军之目的」,革命文献四十七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民国五十八年六月,页三八。一说蔡济武及李根源内弟被补杀,实有两因,一因唐与李根源猜嫌颇深,唐不愿李之势力伸入云南;一因侦探向唐报告蔡等之举动时,适袁派赴滇之专使何国华在座,邓奉中、杨蓁事前极力营救无效,曾大骂某侦探不知进退,见何慧青,「云南起义秘史补注」,逸经半月刊廿四期,民国廿六年二月廿日,页廿九。

  [36]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上册,页一三三。

  [37]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专史,近代中国史料专刊第六十四,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年月,页三八三。当时滇军编制,每师二旅,每旅二团,每团二营,每营四连,每连百人左右,如此滇军一师仅三千两百人,北洋军一师则万人,尚不及其三分之一。故滇军正规兵力虽有二师二旅,但实际上兵力仅万人左右,见戢翼翘先生访问纪录,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丛书⑹,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国七十四年四月初版,页廿六。

  [38]曹汝霖,一生之回忆,页一二○。

  [39]陈志让,「洪宪帝制的一些问题」,页一四五。

  [40]高光汉,「唐继尧前半生的功过问题」,页三九三│三九四。

  [41]周锺岳,「云南起义史实之回溯」,革命文献,第四十七辑,页十七│十八。

  [42]白之瀚,「云南起义史实之正误及与进步系始合终离之前因后果」,春秋月刊,四卷一期,民国五十五年一月一日,页三。法人自筑滇越铁路后,并于云南置邮,不受中国政府检查,直至十八年换立新约,始得撤销。

  [43]由云龙,「护国史稿」(原刊于「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七年第四期),存萃学社编,护国运动,香港,崇文书店,一九七三年三月,页六十四。

  [44]同[42]。

  [45]李希泌等编,护国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一版,上册,页一○二│一○四。

  [46]同上,页一○五。

  [47]戢翼翘先生访问纪录,页廿一。

  [48]转引自高光汉,「唐继尧前半生的功过问题」,页三九六。

  [49]同[46]。

  [50]蔡锷、松坡军中遗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年月,「致梁新会函」,页五│六。

  [51]同[47],页廿二。

  [52]杨如轩,「我知道的云南护国起义经过」,转引自顾大全,「试论云南护国起义」,西南军阀史研究专刊第三辑,页三○六。

  [53]何慧青,「云南起义与国民党之关系」,南强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云南起义纪念专号,南京,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日,页廿一│廿二。

  [54]同前,页廿二。

  [55]转引自高光汉,「唐继尧前半生的功过问题」,页三九七。

  [56]转引自曾业英,「云南护国起义的酝酿与发劲」,历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二期,页八十七。

  [57]由云龙,「护国史稿」,页六十四。

  [58]戢翼翘先生访问纪录,页廿。

  [59]同前,页廿│廿一。

  [60]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上册,页十三。

  [61]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下册,页卅六

  [62]白之瀚,「云南护国简史」,云南起义拥护共和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云南起义拥护共和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筹备委员会,民国五十五年,页四十三。

  [63]同[60],页十六。

  [64]梁启超,护国之役电文及论文,近代中国史料专刊第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年月,「从军日记」,页一八六。

  [6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台北,中华书局,民国四十九年台一版,「护国之役回顾谈」,页八十八

  [66]周锺岳,「云南起义纪念日报告」,革命文献,第六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民国四十三年十月,页九三。

  [67]周锺岳,「云南起义史实之回溯」,革命文献,第四十七辑,页十八。

  [68]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上册页十五

  [69]同前,页十五│十六。

  [70]李宗黄,李宗黄回亿录,台北,中国地方自治学会,民国六十一年一月卅日初版,第二册,页一一五│一二一。

  [71]同前,页二九│一二○。

  [72]李烈钧,「护国之役」,革命文献,第六辑,页八八。

  [73]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上册,页十九│二○。

  [74]戢翼翘先生访问纪录,页廿二│廿三。

  [75]白之瀚,「云南护国简史」,云南起义拥护共和五十周年纪念特刊,页四四。

  [76]同[73],页四五。

  [77]同前,页四九│五○。又见周锺岳,「云南起义史实之回溯」,页十九│二○;及戢翼翘先生访问纪绿,页廿四。

  [78]同[75]。

  [79]庾恩暘,云南首义拥擭共和始末记,上册,页一三四│一三五。

  [80]庾恩暘,云南首义杂擭共和始末记,上册,页一三九│一四二。

  [81]曹汝霖,一生之回忆,页一二○│一二一。

  [82]陈志让,「洪宪帝制的一些问题」,页一四五│一四七。

  [83]同前,页一四六│一四八。

  [84]转引自张朋园,「维护共和│梁启超之联袁与讨袁」,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2],第廿编民初政治㈡,页一六○。

  [85]邹若衡,「护国时期电闻简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护国讨袁亲历记,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第一版,页一一○。

  [86]同前,页二二│一一三。

  [87]黄天石,「云南起义的史实解剖」,春秋月刊,十六卷二期,民国六十一年二月一日,页十七。作者少年时曾参与云南戎慕,历掌簿书,并曾代表唐继尧氏报聘湘粤。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