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蓁与孙中山先生(2)

辛亥革命网 2018-06-12 09:33 来源:云南文献第27期 作者:杨维骞 查看:

综观杨蓁一生,爱国爱民,矢志不渝,追随中山先生革命,未战死阵前,却遭混入革命队伍的军阀杀害。

  一九二二年夏,陈炯明叛变,孙总统蒙尘上海,杨蓁亦避地香港。此时,顾品珍已被唐俘获杀死,所部杨希闵、杨池生、杨如轩、蒋光亮、范石生等由张开儒率领离滇,欲往桂林投奔孙总统。入桂省后,范石生等鼓动逐走张,欲推戴卢焘为滇桂联军总司令,企图占领广西,日后打回云南。但滇军其他将领杨希闵等深知打回云南难以实现,乃率军续进至桂平、大湟江一带暂停观望。此时,「陈炯明仍虑滇军与许军(许崇智军)呼应,遂通过桂军师长刘震寰运动范石生、蒋光亮等使勿东下。范、蒋二人随刘震寰抵穗,受陈以声色货利之诱惑(时尚有赣军梯团司令赖世璜亦来穗投陈),遂按兵不动。」但杨蓁与廖仲恺等密谋讨陈。杨并奉孙总统九月二十三日函开:「迩来桂省风潮日亟一日,特着盘公仪专程入桂,联络桂、滇各军,一致讨陈,以安粤局。到时希与接洽,以利戎机B。」原在孙总统麾下之驻粤滇军朱培德部三千人,此时亦来到桂林。杨蓁与盘公仪等,当即连上三函,建议孙总统运用上述各部滇军,部署讨陈。孙公令秘书长杨庶堪函复:「映波老兄执事,连奉三函,具审各情。此军(指入桂滇军)事,先生(中山先生)所闻极复杂,多有言兄不能全统者(因滇军多系顾品珍旧部),因是遂希望兄与益之(朱培德字益之)相助为理。复鉴于前此讨陈时军令不一,致有挫败,遂欲以益之统挈而兄佐之。尝与辨论极切,而所持卒不外是。不识兄能稍降于益之否(意指朱为滇军总司令,杨为副)。吾辈为大局曲全(朱曾任杨部连长、营长),终幸不以是而小灰壮志也。和卿(邓泰中字和卿)刻恐不能即来。闻金汉鼎已抵桂林,不及阻之(金不拥孙,图拉已抵桂滇军打回云南),李根源图谋亦急(李当时似未图谋),幸留意。匆覆,即颂旅祺。弟堪拜啓十一月三日。」孙总统拟委朱为入桂滇军总司令之事,遭滇军将领反对,未果。诸将领互不服气,最后推「好好先生」杨希闵为讨贼滇军总司令,并与桂军沈鸿英等在大湟江举行白马会盟。「刘震寰、范石生、蒋光亮等虽拟投陈,但回桂后见大势所趋,亦迫得接受白马会议决议。」

  陈炯明战败,放弃广州,所部东撤。各路滇桂军陆续抵广州。各军霸占各项税收,搜刮聚敛,粤人大为不满。沈鸿英暗勾北洋军阀,欲自为广东总司令,而以省长一职饵杨希闵,杨未赞同。沈以讨论防务为名,召开会议。总统特派员邹鲁、广东省长胡汉民、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等都出席。沈原计划将邹、胡、魏当场击毙,而胁迫杨希闵、刘震寰叛变。会上,沈部将李易标枪击魏,未中。邹、胡夺门逃出。魏被俘。沈以魏为人质,要收缴魏旧部第三师枪械。第三师将枪械缴给滇军,魏才得释。中山先生获悉事变,中止啓程赴广州,并函杨希闵(字绍基):「肇基兄大鉴。此次联军讨贼,以兄所部滇军为倡议之首,劳苦多功,亟堪嘉慰。不幸以主客误会,酿成事变,文之行期因而中止。日来沈军电北,渐啓异谋。吾兄义声着于国人,万不可稍受其惑,致毁令望。远道传闻,或多失实。文之坚信兄等,始终无二。兹特专函,由李文汉、寸性奇两君面达,并述文倚畀吾兄之至意。苦衷密划,悉可与汉民、协和、海滨、映波、和卿、锡卿详筹之!……手此即颂勛安不一。孙文一月三十一日。」经杨蓁劝告,杨希闵逐渐与沈鸿英疏远,并对沈部警戒。

  二月二十一日中山先生由沪返抵广州,改称大元帅。杨蓁建议帅府由农林试验场迁往河南士敏土厂,以久经考验最为可靠之朱培德部担任拱卫。一九二三年四月四日孙大元帅任命杨蓁为大本管高级参谋。四月十八日又任命杨蓁为大本营秘书。

  沈鸿英于四月十六日宣布接受北京政府所任命的广东督理一职,并向广州进攻,旋被击退。敌我两军在粤汉铁路沿线拉锯作战。六月,沈乘孙大元帅用兵东江之时,联合北军方本仁、邓如琢等部大举反攻。滇军师长杨池生、杨如轩通敌内应,不战而弃韶关。敌军进抵英德。原驻西江之沈军也向广州前进。形势十分危急。孙大元帅设北江行管,并于六月十七日特任蒋中正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蒋畏叛军势大,建议弃北江,广州不予守,退往东江。大元帅已采纳,下令撤退。杨蓁力持不可,认为如此则士气崩溃,何况陈炯明尚留有兵力于东江,安能退往?并愿亲往英德指挥反攻。大元帅见华之主张极是,当机立断,命蓁率滇军杨廷培、廖行超,凑得约六千人,担任反攻。杨蓁率两部驰抵英德东方之风门澳,隔峡谷与沈军主力三万人对峙。杨蓁见敌众我寡而是日多云,只能夜袭破之,必先佯示敌以我之怯懦,乃命守军主力后撤待命,峡谷仅留警戒部队,亲率曾万钟团长细察攀越路线。午夜,浓云蔽月,曾团越峡谷,遵蓁所示,白刃突破敌纵深,始放枪。沈军昼见滇军主力后撤,以为准备逃遁,疏于戒备,突遭夜袭,三万人惊溃,沈率残部逃往广西东北区,其部份东奔,后投靠陈炯明。北军方、邓之左翼暴露,被讨贼军左旋迂回,亦奔溃出粤境。杨蓁电大元帅告捷:「广州大元帅钧鉴。今日零时,我军第三师与第四旅各部死士当先以三师之大部份及第四旅之一部继其后,由曾万钟团长率之夜袭敌人,扳藤附葛,越岭登山,以白刃突击,于零时十分又占领风门墺两侧高山,一时又占领东方高山,二时占领百足旗山。朱淮团长率部清扫右翼之敌。追击逐北,敌遂崩溃。我军仅伤连长何伯言以下数人,其尤为出力各将士待查明续报。总计交战仅时许,克奏肤功,各将士之忠勇奋发令人钦感无已,要皆我大元帅爱国热忱有以感召之也。杨蓁、范石生、廖行超、杨廷培叩艷印。」(又注:范石生当时留在广州,仅派杨廷培率部参战)数日后,曾万钟团长获大元帅特奖令。当时,滇军诸将纷纷议论:倘使我们执行已经大元帅采纳的蒋参谋长撤退建议,不仅大元帅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我们也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七月十二日蒋介石以参佐军务不为人谅,反遭齮齕为由,辞去行营参谋长,离粤赴港(23)。」七月十四日孙大元帅令,特任杨蓁代理大元帅行管参谋长(24))。并认为杨蓁乃中国有数之军事人才(25)。十五日第五旅旅长杨廷培因指挥范都参战之功,升任第三师师长。西江蠢动之沈部闻北江主力破,顿溃。杨希闵部杨池生、杨如轩两师长受吴佩孚与金汉鼎煽惑通敌内应之罪,孙大元帅整饬纪律,命杨蓁查办。如轩已赴香港约晤汉鼎。杨蓁驰赴滇军总部,诱捕池生,派杨廷培押到广州交大元帅。大元帅念池生曾参与征陈炯明之功,仅令逐出广东。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滇军总指挥杨蓁在东江前线统率滇军第二军范石生与第三军胡思舜。一日,忽奉大本管秘书张佐丞面交孙大元帅手示:「余不日北上,希即来省垣,有要事面谈。」杨蓁遵示前往,由佐丞陪同晋谒。大元帅一见面就说:「你赶快杀范石生,乘我北上之前,为你主持一切。解决了此事,增加了革命武力,我北上讲话,才更有力量(26)。」杨蓁对范之军阀面目未有察觉,又因曾在讲武堂同学,范曾为自己下属,一时不能接受大元帅之指示,遂默然不语。大元帅见状就说:「你如果妇人之仁,不杀范石生,将来他一定杀你!」大元帅所言,后来不幸而中。杨蓁被范杀害后,佐丞告知杨妻李时珍:大元帅从范石生支持广东商团叛乱及嫉恨杨廷培得到大元帅重用代理广州卫戍总司令而残杀杨廷培两件事中,已洞察范之军阀本质及凶残,寄希望映波除此一害,掌握这部份滇军为革命效力。可惜映波待朋友太宽厚,不防奸诈,结果反遭范之毒手。十一月十三日,大元帅由广州起程北上,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前往送行。大元帅亦嘱咐:范石生一定会危害革命,你赶快杀范!但希闵素乏魄力,默然无言。

  大元帅北上之前,曾委任唐继尧为副元帅,唐拒不就职,反而借口北伐,调动军队,图攻两粤。杨蓁乃亲拟养日代电,针对唐在滇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军阀统治,提出「清废除武人为省长,将政权永还人民,听其选文人,执行政务」,表达了孙大元帅「良以民国以人民为主人」的新思想,油印千份,以各种途径分送云南各界人士及各州县,号召全省军民抗唐。一九二五年一月大本营代帅胡汉民遵照孙大元帅北上前所决定的进攻计划,命令滇军总指挥杨蓁率滇军第二、三两军协同黄埔军两团与粤军许崇智于二月一日开始东征陈炯明。杨蓁担任左路,二月十七日克博罗,正待续进决胜,而唐继尧借口北伐,实侵两粤的大军已深入广西。胡代帅电请唐速撤入桂之师,唐置之不理。同时沈鸿英配合唐部由桂省东北地区南侵。唐并与驻粤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约定,一俟唐部进抵梧州附近,希闵、震寰即起兵响应。胡代帅遂任命杨蓁为定滇军总指挥,由博罗前线抽调第二军范石生部并率粤军第一师李济琛援桂讨唐。李师配合桂军李崇仁、黄绍站部击溃了沈鸿英,随即调回广东,准备攻歼希闵与震寰。唐部精锐龙云军乘李、黄与济琛全力攻歼沈部之机会,于二月廿五日进占南宁。

  杨蓁率范部进军广西途中,惊悉孙大元帅三月十二日在北京病逝,举国哀悼。唐突然在十九日通电在滇就副元帅职。杨蓁当时协同桂军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对唐所派侵入桂省之大军作战即亲拟讨唐通电由李、黄、范会衔于五月九日发出,文曰:去岁曹、吴未灭,我大元帅孙公以北伐讨贼为职志,东撤惠、博之围,予陈炯明以自新,西颁副元帅之命,予唐继尧以振拔。陈既负固东江,不自悔悟,唐复按兵滇境,严拒宠命。及至曹、吴覆灭,我大元帅简从北上,号召和平,为国忧劳,以致薨逝,正举国地裂山崩,痛悼哀毁之际,唐继尧乃敢妄冀非分,擅自称尊,出兵邕、龙,图占桂、粤,希冀颠覆我革命政府,捣乱我西南和平。凡有人心,莫不发指皆裂。本月九日,奉读谭、杨、许、程诸公三日通电,殷殷于继续大元帅遗志,努力革命工作,并力辟唐假借名义,祸国叛党。足征整饬纪纲,义正词严。宗仁等不敏,誓当督饬滇、桂子弟,力从诸公之后,为拥护吾党主义,先驱杀贼,诸惟亮察。杨蓁将自己的姓名置于最末,以示谦逊。外人不知,以为此电文是范石生所拟。其实,范愿意讨唐,是图回滇,取代唐实行军阀割据,他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革命激情,贯彻孙大元帅革命遗志的电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