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夏思痛

辛亥革命网 2018-07-04 10:36 来源: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 作者:殷选青 查看:

夏寿华,字卓青,晚年自号思痛。一九○八年,清政府以假立宪诏告天下,夏思痛渡日本,与黄兴、宋教仁等联络。从此,放弃了君主立宪的主张,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一)

  夏寿华,字卓青,晚年自号思痛。一八五四年(清咸丰四年)闰七月二十出生在益阳县武潭(今属桃江县)的一个书香人家。自幼承家学,长大后为邑庠生,曾入岳麓书院,受业于湘潭王闿运。一八九七年顺天乡试挑取誊录,议叙通判。戊戌变法以后,痛心朝政腐败,绝意功名。自清末至民初,为反清、倒袁奔走,几乎无役不从,遇危难辄奋然以身任之。辛亥革命后,他除任过河口督办外,其余大抵是总统府、都督府顾问一类空衔。“才薄不妨充幕府,时艰赢得作诗人”,实为写实之作。刘人熙赠联道:“直以国家为性命,每于患难著文章。”周震鳞赠联道:“得吾乡洞庭间气,是民党鲁殿灵光。”他自己则有“爱国之余无嗜好,骂人以外少文章”之句。于此可以想见其为人。一九二四年六月,夏思痛因愤世嫉俗,效屈原怀沙之举,投河自尽;遇救后绝食三日而死,终年七十岁。他有自挽联:“愧我无能力诛亡国妖,奋而自杀提民气;问天究何时悔绝人祸,死亦难忘救世心。”抒发忧国伤时的满腔悲愤。其诗集五卷和《琼游笔记》、《南洋》、《香江狱记》、《省宪驳义》等十来种著作多已散失;自甲午至甲子的三十年日记,更是成了劫灰。

  (二)

  中日甲午海战后,帝国丰义列强开始对中国瓜分豆剖,内忧外患激起了无数有志之士的救国热忱。夏思痛曾“以海疆多事,仗剑走二千里”,北去吉林,东渡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与戊戌变法的改革思潮,使他对君主立宪热烈向往。在《读明治四十年政党史书感》诗中写道:

  ……君不见二十二年前无国会,台省诸公类昏昧;又不见二十三年后国会开,轰天动地何雄恢。内阁组织仍藩阀,昔何惫也今何才。全球讵有良官吏,要在人民监督备。譬如劫盗昵金钱,不有典司手谁钳?又如牛马纵郊原,不有圉牧鼻谁牵?人情物理讵相远,何独官吏乃不然;东西政党成公例,国家鼎鼎分三权。当年三岛学步我,今竟一鞭猛着先。

  一八九九年,汉阳兵工厂总办沈锡周委派夏思痛做监工,让他研究枪炮之学。这时,他结识了维新志士唐才常、舒菩生等。他们密商起兵“勤王”。“才常主张借外兵为后援,先生曰:不可。果如计,则我辈血战于前,而外人坐收渔利于后矣。才常欲先毁兵工厂,先生又不可,且使王扬说阻之。议终不合,先生乃还湘,请以所联哥老会起事湖南。”(黄梦麟:《送夏卓春先生北行序》)夏思痛回湘后,在会党中大肆活动。一九○○年,唐才常在汉组织“自立军”,先期于八月起事,旋即失败,夏思痛未来得及响应。时八国联军陷通州,西太后携光绪帝仓皇西逃。夏思痛只身奔赴西安行在,“冀得一当以雪仇耻”(《辛丑元日纪事诗》自叙)。于是,他北历秦晋;因无机可乘,便转而南至川黔桂粤。他在《致黄方舟太守》一诗中写道:

  芒履冲尘赴行在,南旋北转到雍州。

  路盘晋豫三千里,险历秦关百二周。

  并马谈兵秋飒飒,哀鸿夹道客悠悠。

  男儿热血英雄泪,同向西风洒戍楼。

  一九○三年,夏思痛潜赴云南,与周云祥一见语合,即密谋起义“勤王”。谋定以后,云祥起兵个旧,旋即攻克临安。夏思痛按约定先至省城,结交蔡荣九、荣谦为内应;又遣候补县丞张鹤琴催周云祥出师。但云祥贪临安财富,不及时发兵,以致被清兵击败。此后,夏思痛曾滞留西南一段时间。一九○七年到奉天,密商罗永绍刺杀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适徐锡麟刺恩铭事发,各处防范甚严,谋不得逞,便再渡日本,联络同志,探求救国之道。其间曾与章太炎等甚为契合。一九○八年,清政府以假立宪诏告天下,夏思痛即回京师,联合雷光宇等上书请开国会。清廷搁置不答。他看出清政府不足与有为,毅然再渡日本,与黄兴、宋教仁等联络。从此,放弃了君主立宪的主张,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三)

  一九○九年,夏思痛接受广西督练公所总办庄蕴宽的委任,到龙州做测量局提调。庄又将他推荐于广西巡抚张鸣岐。夏思痛对张感到格格不入,便离桂赴粤。粤督袁树勋委他做陆军参事。他渐与革命党人赵声等取得联系,暗中策划起义。一九一○年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夏思痛不能自安,托病辞职。旋因巡警道刘永滇的器重,改任广州巡警教练所所长。所中学生三百人,在他的影响下,很快倾向革命。辛亥三月二十九,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事先,黄兴派柳聘农、黄一欧、胡国梁等潜伏巡警教练所待命。他们在夏思痛的掩护下,参与起义,并于起义失败后乘机脱险。次晨,清吏闭城大索党人。夏思痛于危难中将避进该所的起义战士卢性正等护送出城赴香港。另外,发难当日,有革命党人龚超闯入警道访张伯纯,恰逢警道下了密拿他的命令,门警正在纠缠他,夏思痛闻讯赶到,为他们极力辩解,并引进密室,更换衣服,将他送走。后来,清政府开始怀疑他,他便称病去职。

  (四)

  夏思痛有七律两首:

  早发糯租至西洱道中

  蔀户茅檐睡起迟,荒山有客踏云驰。

  峰峦接汉蛮烟重,榛苇齐人鸟道歧。

  万里崎岖资历练,半生艰苦为疮痍。

  河山金碧消磨尽,挽救谁张独立旗?

  匆匆来去为谁忙,匹马冲寒据大荒。

  木末晚风撩短鬓,草头初日影圆光。

  中原吊伐怀汤武,千载功名让管商。

  民贼末除人渐老,泪盈双眼看边疆。

  夏思痛离开巡警教练所之后,受委托去滇运动新军起义。他由间道走邕龙、出南关,尽历崎岖,跋涉月余始达昆明。上面引的七律两首,正是此行中艰苦生活的写照。

  云南本是他的旧游之地,至则同志无不欣跃。当时蔡锷任新军统领,与他秘密商定了动员讲武堂学生起义的办法。有一天,讲武堂学生十余人来访,夏思痛便授以要挟长官起义的计策。起先,滇中各派革命势力各树一帜,互不统属。夏思痛就极力疏通,使之统一行动。他请魏家骅介绍于蒙自道台龚心湛,以便游说边军。夏思痛抵蒙自后,龚心湛优礼相待,委他巡视道属各监狱,乘便到了临安,因李公达的关系结识了赵督操等军官。边军将士经串通后,急欲一战。夏思痛温语劝阻,谓不可轻动。辛亥九月初九,省城反正,临安立即响应,不三日而全滇大定。他在香港狱中作的《忆云南》诗开头写道:“昔年滇军逐胡虏,手挥国旗挽桴鼓。”就充分显示了这位爱国诗人的踊跃心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