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海烈士杨守仁(2)

辛亥革命网 2018-07-10 10:03 来源:湖南文史资料第28辑 作者:吴建华 查看:

利物浦是英国的第二大商港,在这座城市的安菲尔得公墓里,有一个中国人的坟墓和纪念碑。纪念碑上用中文写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

  策动长沙起义

  1903年秋,杨守仁在日本参加留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准备赴东北抵抗沙俄侵略军。这时接到黄兴等人的邀请信,请他及早回长沙组织“华兴会”开展革命活动。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成立。杨守仁是华兴会的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说:“今后吾辈之所研究者,在存中国,在存湖南以存中国。苟有不必排满而得存湖南者,吾辈不必排满可也;苟其不出于排满,而必不得存湖南者,吾辈又奚为隐忍苟活坐视其亡也?”杨守仁的言论,对坚定华兴会成员反清革命信念起了重要作用。

  1904年春,黄兴、刘揆一在湘潭和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会晤,共同商订了长沙起义的计划。他们决定在11月16日趁西太后生日全省文武官员在皇殿行礼时,预置炸弹,宣布起义。起义时,省城内以武备学堂联络新、旧各军为主,哥老会为辅;省城外则以哥老会为主,分5路策应,会攻长沙。起义计划决定后,华兴会成员便加紧筹款以购买枪支弹药。华兴会初创时,经费奇缺,如果按当初时规定:“入会者,交纳会费一元,积至百万购买军火起义”,则不知要等待多少时日。于是,华兴会成员分头活动,加紧筹措军费。杨守仁为了筹措军费,卖掉了家产,找亲朋好友借贷,后与黄兴、龙璋等人共筹得二万余金,占当时华兴会筹得的全部资金的一多半。华兴会通过上海的秘密机关,购得长枪500支,短枪200支。杨守仁曾在日本猛攻化学爆炸物的制造,在这方面颇有研究。他为了解决武器问题,又开始自制炸药、炸弹。长沙明德学堂便成为制造炸弹的秘密处所。

  为了实现“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的起义方针,华兴会还积极开展了对外联络。章士钊等人被派驻长江一带,杨守仁则被派驻上海设立机关,负责上海、南京方面的联络工作。一些湘籍留日学生也纷纷回湘活动。省外革命志士如杨守仁的好友赵声等人亦相继来长沙共举大事。

  就在起义即将发动之日,会党中出现动摇分子,将有关消息告诉了湖南名绅王先谦。王向湘抚告密,清廷开始大规模搜捕,长沙城顿时一片白色恐怖。

  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黄兴等人脱险到上海,与正在上海担任联络工作的杨守仁等人会合,再设机关于英租界新闸新马路余庆里,结为“爱国协会”,拟分途运动大江南北学界、军队,在湖北等地发动起义,不旬日声势又盛。当时广西会党起义。广西巡抚王之春为了镇压起义,阴谋将全省矿产资源出卖给法国,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助剿”。事情传出以后,全国人民一致反对。王之春路过上海时,遭到青年学生万福华的枪击,未中。万福华被捕,章士钊闻讯前往探监慰问,英捕房亦将章士钊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黄兴等人。杨守仁立即和蔡锷、蔡元培、于右任等人奔走呼吁,大力营救,黄兴等人出狱。此后杨守仁决计打入政界,从事“中央革命”,认为发难边区不如在首都发难更为迅速。

  撰写《新湖南》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攻击的目标逐渐转向资产阶级革命派。1902年,他煞费苦心地写下了一封长达二万余字的《与南北美洲诸华商辩革命书》,诋毁革命,为清朝统治者歌功颂德。革命党人对康有为的这种倒行逆施极为愤慨,在中山先生的领导下,立即开展大规模的反击。杨守仁积极投身于这一运动,写下了《新湖南》一书。

  《新湖南》共分“绪言”、“湖南人之性质及其责任”、“现在大局之危迫”、“湖南新旧党之评判及理论之必出于一途”、破坏”、“独立”等6个部分,近三万字。其书虽多言湖南之人和事,其主旨在鼓吹湖南脱离清朝反动统治而独立,但许多重大问题是超出湖南一省范围的。

  1903年《新湖南》在日本东京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快由革命党人带到了国内。湘籍革命党人陈天华读了《新湖南》一书后,极为感奋,不久,他作名著《猛回头》,其中不少观点和材料都是来自于《新湖南》。毛泽东当时也受到了《新湖南》的影响。“五四”时期,年轻的毛泽东和友人共同创办鼓动革命思潮的杂志《新湖南》,其名字即是来自于杨守仁的《新湖南》一书。许多湘籍革命青年对《新湖南》宣传革命和民主,唤起湖南民众,建设新湖南的内容很是欣赏。徐特立先生后来也曾多次谈起过《新湖南》对他思想的启发作用。他说,那时对杨笃生、陈天华等人鼓吹革命的著作,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谋炸西太后

  1903年,血腥镇压义和团后继续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沙俄军队,公然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拒不撤军,反而向清政府提出了7项新的无理要求。4月28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全文刊登了沙俄政府向清政府提出的7项要求。《东京时事新报》号外刊登了俄国公使的谈话,谈话公然宣称:俄国现政权断然取东三省归入俄国版图。”中国东京留学生见之大愤。4月29日,东京中国留学生中的进步分子,召开拒俄大会,成立了“拒俄义勇队”,指出:“东三省的存亡,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绝不可等闲视之。”“拒俄义勇队”决心开赴东北,与沙俄侵略军决一死战。杨守仁参加了“拒俄义勇队”。他和黄兴等人在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下,以“拒俄义勇队”为基础,组成新的革命团体一一军国民教育会。军国民教育会内部又成立了以杨守仁为首的暗杀团。斗争的矛头直指清朝政府。暗杀团的成员最初有杨守仁、何海樵、周咏曾、胡镇超、汤重希等6人。

  杨守仁在日本学会了炸药的制造方法,成功地试制了炸弹。他召集暗杀团的成员开会,提出以刺杀清朝顽固派最高首领西太后为第一目标,大家一致赞同。他们分头从日本回到天津。租了一间房屋,采购药料、铁弹、电线、电器等物品,然后再分头赴北京。其时,陈独秀、蔡元培等均加入暗杀团。加入暗杀团的手续是很严格的。先在密封的屋中设立黄帝牌位,写好“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等誓言,每人各拿誓言纸一张,签好名,然后杀一母鸡,将鸡血洒在纸上,跪下来立誓,再将和有鸡血的酒一饮而尽。宣誓后的誓言书,由杨守仁收藏保管。这样才完成入会手续。

  杨守仁和苏风初等人到达北京后,因当时军警检查非常严密,要将炸药、炸弹运入北京非常困难。杨守仁决定在北京就地制造。正好北京有人请杨守仁任教授。杨守仁于授课之余,常于深夜制造炸弹。炸弹制成后,暗杀团的几位成员都请战要求担任爆炸员。杨守仁担任第一爆炸手,他想埋伏在紫禁城与颐和园之间,乘西太后的车队路过时进行袭击。然道中车马彻夜不绝,竟然找不到任何空隙。后来才知道西太后在颐和园内避暑,久留不出。杨守仁想以赴京学者身份入颐和园,但因门卫禁严,仍不得入。杨守仁等在京居留数月,活动经费用光,不得不愤愤返回日本东京。

  谋炸出洋五大臣

  杨守仁炸西太后的计划未能实现,但他立志暗杀的决心未变。他一直在选择时机,准备对清政府首要顽固分子予以致命的打击。适他的好友金猷树在河北保定学校结识了吴樾、冯鸿亮、赵声等人,他们组织“西江分学”为秘密机关。为联络革命,杨守仁辞掉了张百熙幕下的差事,赶到保定,与吴樾、金猷树等人主盟立誓,誓死革命。

  1905年,清政府加紧与帝国主义的勾结,疯狂镇压人民革命斗争。面对这种情况,革命党人纷纷举行会议商讨对策。杨守仁主张先行暗杀,打掉清廷顽固派首要头目,尔后趁清政府混乱,再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以图一举成功。他找到了力主进行暗杀的吴樾等人,密谋此事。

  同年夏,清朝为了抵制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策划“预备立宪”的假骗局,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五大臣出国考察所谓“宪政”。杨守仁把这消息告诉吴樾。两人商定,用轰炸出国五大臣的行动,唤起国人的觉醒,击破清朝假立宪的阴谋。杨守仁力争担任炸手,说:“我身为暗杀团的团长,自当身先士卒。”吴樾急忙说:“我意已决,愿牺牲一己之性命,为同志诸君之先鞭,更愿死后,化一我为千万我,前仆后继,不杀不休,不尽不止!”并建议杨守仁设法打入载泽幕中,以收里应外合之效。杨守仁接受吴樾的建议,经过活动,很快成为五大臣的随员,对五大臣的行踪了如指掌。他得知五大臣行期提前的消息后,立即通知了吴樾。吴樾连夜写下了《绝命书》,交杨守仁将来发表,于9月24日,化装成仆人,怀揣炸弹,从容步入车站站台,巧妙登上机车,且已渐渐接近五大臣。正待投弹,不料此时机车与车箱挂钩,引起震动,吴樾怀中炸弹自行爆炸,吴樾当场壮烈牺牲,时年27岁。五大臣中的绍英、载泽被炸伤,车站立即陷入混乱之中。五大臣被迫改期出行。杨守仁机智地躲过了清廷的搜捕,仍任五大臣随员到了日本。到日本后,他立即找到了黄兴、宋教仁等,共商革命大业。接着,他根据黄兴等人的意见,辞掉了随员的—差事,回到上海,设立江海交通机关。1906年5月,杨守仁加入了同盟会。此时有人向端方告密,说杨守仁可能和炸五大臣有关。为了躲避端方的耳目,杨守仁又潜伏了一个时期。

  任《神州日报》总主笔

  《神州日报》创刊于1907年4月2日,其社址在上海四马路巡捕房对角的群学书店三层楼上。它是继《警钟日报》之后,革命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报,也是这一时期同盟会在东南八省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的一个重要言论机关。《神州日报》的总理是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他在日本结识了杨守仁,见杨守仁文笔极佳,才华过人,又是革命活动的积极鼓吹者,立即邀杨守仁赴上海主《神州日报》笔政,杨守仁慨然应诺。随即由东京返上海。

  《神州日报》 虽然没有公开标榜自己是革命派的言论机关,但该报名称隐含反清思想,报顶的纪年用公元和干支而不用清帝年号。报纸在“有闻必录”的口号掩护下,详细报导各地武装起义。在关键时刻,揭露和鞭挞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阴谋。杨守仁因任报纸总主笔,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他所写的社论和“时事小言”,大胆泼辣,言人之所不敢言,很受读者欢迎。

  在上海,杨守仁还结识了柳亚子。柳亚子邀杨守仁等小饮,约为结南国诗社之举。后来杨守仁虽因故没有加入南社。但他与柳亚子的友谊与日俱增,在上海常相往来。

  游学英伦

  1908年后,蒯光典为留欧学生监督,因闻杨守仁才名,欲聘其为秘书随行。杨守仁商之于右任。于右任表示赞同。说:“为将来新中国计,我辈学问见缺处多,公可行。”

  后来蒯光典罢归,杨守仁也考入苏格兰爱伯丁大学学习。专攻英文。

  1909年8月至10月孙中山流亡至伦敦,正在爱伯丁学习的杨守仁,闻讯急往会面,商谈筹办中国最早的通讯社事。杨守仁此时还担任了同盟会驻英国的联络员。他对国内革命党人的活动,除了在思想宣传上给予帮助外,在资金物质上,也尽最大可能地提供了帮助和支持。1910年,汪精卫和黄复生谋炸清摄政王载沣,所用炸弹的炸药,都是杨守仁在英格兰购得而寄回国内的。此时,杨守仁还以欧洲特约通讯员的名义,为于右任主持的《民立报》,写了许多稿件,为国内读者介绍西方工党、社会党、无政府党派的活动情况。

  蹈海殉国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外间还传闻黄兴在这次战斗中阵亡。杨守仁闻讯忧伤过度,夜不成寐,头面浮肿,时歌时哭。此时,英报倡言长江四川及西藏区域,可与印度同归统治;俄则管辖至长城以北;法占有两广;日本攘福建与东三省;德则全握山东,皆以借债修路为题。杨守仁见瓜分之祸迫,愈不成眠。与此同时,他发现同在爱伯丁留学的章士钊与保皇党人有来往,因而和章发生冲突,精神上再度受到刺激。便想觅一手枪乘船回国,但又觉得海天万里,非一日可达。于是留下遗书,将平时所积的130英镑中的100镑寄给革命党人,作为开办小型炸弹厂的基金,余下30镑寄给家中,作为生活费用。然后毅然在利物浦投大西洋,以此作为大海之狂涛,醒国人之迷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