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革命烈士秋瑾就义111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8-07-18 08:5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槐庭 查看:

秋瑾是近代著名女权运动家、革命家,1907年被清政府斩首。她生前曾向友人表示,望死后“埋骨西泠,与岳武穆相邻”。可惜后来骨殖漂泊,竟遭10次迁葬。

  “秋瑾因谋倡革命,就义轩亭口,委骨荒冢。当地士绅,拟改葬女士于西湖,但女士夫家系湘潭王姓,旅浙湘绅,以女士应以夫家为主,仍请护梓南下,改葬麓山,藉加优礼。特电邀女士之子王沅德(现毕业第八公立小学)1917年-1920年就读上海政风大学。

  1909年具禀都督,以伊母远葬西湖,诸多不便,乞准迁葬麓山。现奉都督核准,并咨明浙江都督,发给护照,俾沿途照料云。”

  1912年第1258期《浅说画报》上,刊登了《改葬秋瑾女士》一文,叙及当年轰动一时的、为鉴湖女侠秋瑾迁墓事。

  秋瑾是近代著名女权运动家、革命家,1907年被清政府斩首。她生前曾向友人表示,望死后“埋骨西泠,与岳武穆相邻”。可惜后来骨殖漂泊,竟遭10次迁葬。

  引文提及的是第六迁至岳麓山,一年半后,又第七迁,回到西湖边。奔波如此,皆因湖南、浙江二省人士暗战不休。

  直到14岁才回到祖籍绍兴

  秋瑾本名闺瑾,字璇卿,号旦吾,后自改为瑾,字竞雄。

  秋瑾曾孙女王学东称,秋瑾生于“福建漳州”,时其祖父秋嘉禾在福建厦门、漳州一带任知县,父母亦随侍。直到14岁,秋瑾才回到祖籍绍兴。

  祖父秋嘉禾“虽是封建社会的官吏,但还颇能接近人民。在任内省讼简政,治绩卓然,因此当地民间称他为‘秋老大’,表示尊敬”。

  祖父非常喜爱孙女,故秋瑾“常在衙署里读书”,11岁时,1888年,随父亲到湖南见郭嵩焘,曾广钧时就“偶成小诗,清丽可喜”,后竟“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1891年,秋寿南赴台湾任巡抚文案,秋瑾随往。2年后,秋寿南调回,本应擢升正五品直隶州知州,“因家道中落,无钱厚贿吏部”,

  1893年改签常德厘金局。厘金局即税务局,属肥缺,时人称“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1896年,秋瑾嫁给了小她两岁的王廷钧(秋瑾生年不详,有1875年、1877年、1878年、1879年四种说法,此处以1877年说为准,秋瑾的女儿王灿芝即持此说)。

  湘乡王廷钧的父亲王黻臣,在湖南湘乡富甲一方。王家正处在秋寿南管界中,王黻臣给秋家的 聘仪是一座钱庄。

  秋瑾与王廷钧婚后,第一年便生下一个男孩,即王沅德。

  1901年,秋寿南去世,身后有二子二女,即:长子秋誉章,长女秋瑾,次女秋珵,幼子秋宗章。秋誉章性懦弱、乏主见,大事由秋瑾做主。

  在后来给秋寿南的信中,秋瑾说:“祖父以来俱无一好友,以致今日竟无人一援手故人之子者,亦由前辈之无良友也。”

  不肯满足的家庭女神

  1901年,为帮扶秋家,王家筹资与秋兄合伙办钱庄,可秋誉章无能,“一败涂地,资产荡然”。

  1900年,王家给王廷钧捐了工部主事(正五品),全家到京赴任。时京官收入低,靠“结印费”为生,即串联同乡中的富商,富商为长远利益,每月会主动给一点补贴。

  王廷钧“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且“读书善悟,不耐吟诵。作文写大意,不喜锤炼…"。

  在京期间,秋瑾结识了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宇之吉的夫人服部繁子。在繁子介绍下,秋瑾随日本学者铃木信太郎学日语和英语,铃木还将私藏的日本刀赠给秋瑾,秋瑾写诗称:“铃木学士东方杰,磊落襟怀肝胆裂。”

  1904年初春,繁子访问秋瑾家,见“书架上胡乱地放着书籍和衣服。瓜子皮、果皮撒在屋角里,发出一股遗臭,并不很清洁”。秋瑾想去日本留学,服部繁子认为秋瑾思想偏激,不肯答应。

  后来,王廷钧亲自来求繁子,说:“如果夫人不答应带她去日本,她不知如何苦呢。”

  繁子感叹:“我若拒绝了他,他就会受到家庭女神的惩罚。”

  繁子认为“小丈夫温文善良,对秋瑾的意志和行动一点也不加约束,秋瑾自由得很”,故称秋瑾为“家庭女神”。秋瑾也承认:“我的家庭太和睦了,我对这种和睦总觉得有所不满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