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教育思想传后世 儒家文脉奠根基

辛亥革命网 2018-07-24 09:0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谢胜宏 查看:

何子渊不仅是程朱理学、阳明白沙之学的继承者,道南学派的传人,而且他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儒者,或者说儒家文化的真正守护者。

  1888年,即清光绪十四年春,何子渊创办了第二所西式学堂:同仁学校。该校是继倚南洞小学之后,何子渊亲手创办的又一间六年制新式学校。开学伊始,他便拟了一则校训“同人于野同仁聚 ,仁者乐也启后人。”并将其中的“同人于野,仁者乐也”作为学校的门联。学术界对这则校训一直存有不同的解读,而且各有理据。下面就有关观点做一简单的疏理。

  一说:“同人于野”典出《周易》“同人卦”:“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即在旷野与人聚首,亨通顺利。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利于君子占卜。此卦随于“否”卦之后,泰极否来,否极泰来,预示其必将迎来一个天人合一、社会和泰的局面。

  此外,也可理解为只要同心同德、团结向上,保持正人君子的正确志向和品德,一切就会变得亨通顺利,可以翻过大川,跨越江河,克服任何艰难险阻。此联联语深邃,体现出何子渊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冷静、谦恭的为人处事态度,何子渊教育学生既要立大志,做大事,随时看到希望,自由、快乐地学习,同时又要常存慎独、戒惧之心,随时防范风险,提防泰极否来。这一点,何子渊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许多相通之处。先生曾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中山先生深知“道统”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帝制可废,道统不可废。所以明确宣告:国民革命的目标,就是继承并光大这个正统思想。

  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视察,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时,先生亦曾勉励青年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一说:“仁者乐也”典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是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智者就是聪明人,聪明人明白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宽容而又不容易冲动,性情比较沉静,就好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够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性也正好反映在人的素质方面。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依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和风貌,水虽然没有山那样稳固、执着,但它柔和而又锋利,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既难于追随,深不可测,又不可逾越。聪明人会像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一切愚昧和困厄,取得成功。即便最后不能成功,但也往往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快乐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和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以爱待人、以爱接物,就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望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与天地一体贯通。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境界,勇是智和仁的结果。何子渊希望自己的学生既能够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又能够像水一样勇往直前,做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与天地同寿的人。

  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仁者乐也”的出处不在《论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果“仁者乐也”的出处在《论语》,那么何子渊为何把后面的山去掉?只说“仁者乐”呢?

  谈到仁者,孔子只谈到“仁者静”和“仁者寿”,并没有说“仁者乐”,所以出处不在这里。儒家经典当中也没有明明白白的出现“仁者乐”这三个字眼。所以阐释这句话,要从别的角度来切入。

  首先,孔子本身的意思并不是说有一个“仁者”,有一个“知者”,不是说这个人是仁者,那个人是智者,他的本意是说,人的本性当中本来就有一个“仁”,有一个“知”,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孔子所说的这个“仁”。孔子说的仁,儒家这里不仅仅是指道德,它还指天地仁义之心,天地创生万物之心,也就是生天地、生万物的那个普遍化的生机,也即是天地万物的源头。

   正因为它是天地的源头,所以它可以生万物、造万物,还可以主宰万物,但绝不会被万物所主宰,因为它是无形无相的。它所生的这个万物,就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生生不息,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但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虽然天地万物必然会灭亡,但生万物、造万物的这个生机却是永恒不变,永生不灭的,所以才会有这个“仁者寿”。这个寿也并非我们世俗所说的寿命,它既不是指长寿,也不是指肉体生命的那个寿,而是指天地之间存在的那个贯通万物的本,它是天地生生之道,它是永生的,永恒的,所以叫做“寿”,也即是指人的本性。

  万物是会变化的,但生天地、生万物的生机却是永恒不迁的。这里“知者乐山”中的山,也并不仅仅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山,而是一种象征,也就是“定”,儒家里面叫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对应的就是这个山,“感而遂通”对应的就是这个水。所以,知者和仁者不是指两个人,而是人的不同本性的反映。

  “同人于野同仁聚”,先说这个“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不仅每个人的长相不同,阅历不同,而且思想不同,境界也不尽相同。何子渊这里面所说的“同人”,究竟在那里相同呢?简单来说,就是人性相同,大家都是人,这个就叫做人性。但这个人性在哪里同呢?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天地当中,都跟天地万物是一体贯通的,所以在儒家来说,就是“仁”,仁义的仁。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许多,但是,相通之处却只有一个,就在这个“仁”字上面,所以叫做同人于野同仁聚。为什么要用这个“野”呢?这个野既不是平民的意思,也不是郊野的意思,这个野指的是旷远,它是一种比喻,是因为天地之间有一个贯通天地万物的仁,这个仁就是公理。但是,每一个人又各自有自己的一个“私”,私就是私欲。

  也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私欲,而且还会破坏天理,所以人最容易发生偏离的就是人的眼睛所能见到的地方,而且离得越近,偏离得越厉害。你要想打掉这个私意,贯通到天理的话,你就必须注视旷野,因为旷野是无边无际的,这也就延伸到了整个天下。人只有在关注到天下的时候,才会去掉私意,所以何子渊用了一个“野”字,叫做“同人于野同仁聚”。那聚了之后又要干什么呢?接着他就说“仁者乐也启后人”。顺着这个思路,“仁者乐也启后人”的用典应该就是孟子的那句话,孟子曾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也就是要启后人,也就是要延续天地之道,生生不息。

  下面再来说一下“仁者乐”这句话,虽然在道、释、儒等各家经典当中并没有这三个字同时出现的现象,但这可是儒家的一个通义,儒家谈仁者的时候,必然要谈到乐,不仁不足以为乐,不乐不足以为仁,因为仁是人的本性,而这个本性的第一个属性就是乐,论语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孟子又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也正是儒家和佛家的不同之处,佛家到处谈苦,儒家却没有一个地方出现过苦,通篇都是乐。但,不要误会,这个乐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乐,而是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乐,而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乐的前题,就是要心忧天下,因为你跟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所以,儒家说到乐,实际上就是在说忧;说到忧,实际上就是在说乐。儒家的忧跟乐是同体的,因为有天地万物一体的忧,才会有天地万物一体的乐,所以你看何子渊这个“仁者”,既有仁者之忧,担当天下之忧,然后又有启迪后人之乐,仁者之乐。

  这样解释,实际上也就回归到了何子渊教育学生如何担当天下,如何忧患天下的本旨上了。

  从以上事实表明,何子渊不仅是程朱理学、阳明白沙之学的继承者,道南学派的传人,而且他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儒者,或者说儒家文化的真正守护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