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亥革命前后谭平山的思想和活动

辛亥革命网 2018-08-09 14:13 来源:《佛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作者:巫忠 查看:

谭平山于1886年诞生于广东高明县明城新元坊的一个贫苦劳动者的家庭。本文拟就在辛亥革命前后,谭平山的思想和活动,发表个人的浅见。

  谭平山于1886年诞生于广东高明县明城新元坊的一个贫苦劳动者的家庭。童年的谭平山在明城东洲书院度过了六个春秋。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锻炼,为他后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08年,谭平山考进了广东省最高学府——两广优级师范读书。1909年,在“两广优师”参加了同盟会,1912年,在雷州中学任教期间,被推选为广东省临时参议会议士。本文拟就在辛亥革命前后,谭平山的思想和活动,发表个人的浅见。尚祈诸位同行匡正。

  一

  家庭的厚望,学校的教育,谭平山在两广优级师范读书时期,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参与革命活动。明城是高明县的文化政治中心,距城东三里处的东洲寺,于光绪十六年设立东洲书院,是远近闻名的高明县最高学府,在这里培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谭平山的童年就是在明城和东洲书院渡过的。谭平山在东洲书院度过了整整六年时间,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锻炼。东洲书院特别注重中国历史的教育,谭平山为历代的英雄豪杰、忠臣义士所感动。他尊崇历代热爱祖国,勇于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特别崇拜文天祥。他还亲自用毛笔书写文天祥的正气歌,长期挂在自己床头的墙上,作为自己行动的座右铭,走到哪里,正气歌挂到哪里,直至晚年仍如此。足见,早期教育对他一生影响之深。

  1904年夏天,谭平山在东洲书院毕业。他的父亲谭超凡为自己早年未能进入学校读书而终生遗憾,他决心让儿子平山继续读书。甚至不惜变卖家中仅有的值钱财物,宁可自己束紧裤腰带,也要儿子好好上学。谭平山为父亲的决心所感动,他暗下决心,立下誓言,用奋发读书,来报答老父亲对自己的关怀。1904年秋,谭平山考进了广肇罗中学,1906年,正当谭平山在广肇罗中学临近毕业之际,谭超凡病危,不幸的消息传到肇庆,谭平山急急忙忙赶回高明。谭超凡临终叮嘱,要谭平山读大学,要“守成创业,振发家声”(《谭君牧自传》存谭君牧档案内)。不久母亲也相继去世。谭平山的大哥谭干祥遵从父亲遗托;紧衣缩食,四出借贷,继续支持谭平山学习。1908年,谭平山考进广东省高等学府——两广优级师范。谭平山从偏僻的山区,来到繁荣的大城市广州,接触面比过去广了,在“优师”他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看到了许多新的事物,他的思想也逐渐起了变化。走出了“守成创业,振发家声”的狭小天地,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谭平山进入两广优级师范读书的时期,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霸占中国领土,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腐败的清朝政府,对内加强压迫人民、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与侵略者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中华民族正处在危亡的时刻。为解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稍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的青年,无不义愤填膺,决心力挽狂澜,献身于祖国。谭平山也不例外、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思考着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开始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结起来。

  谭平山进入两广优级师范学习前后,也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纷纷发动起义的时候,如同盟会领导的华南沿边起义;光复会在浙江、安徽起义;四川的革命党人联络会党在江安、泸洲、成都、叙府多次发动起义,湖北、湖南的革命党人发动会党进行起义等等。特别是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亲自领导同盟会在华南沿边的六次起义,即1907年5月,广东饶平黄岗起义;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防城起义(钦、廉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洲马笃山起义和4月云南河口起义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它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谭平山为之感动,1909年他毅然决定加入了同盟会(谭平山自己填写的干部履历表)。此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秘密反清宣传活动。这是谭平山人生旅途中的重大转折,也是谭平山后来参加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起点。1910年,谭平山在两广优级师范毕业后,来到了广东的边远地区——雷州中学。在雷州,谭平山一边教好课,一边继续开展反清宣传的秘密活动,对师生进行民主主义的教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敲响了清王朝反动政府的丧钟,消息传到雷洲中学,谭平山欣喜若狂。同月,广州宣布独立,胡汉民出任都督。1912年1月,孙中山出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按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在南京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纷纷成立临时参议会。谭平山在雷州中学积极宣传反清斗争,又是同盟会员,很自然被推选为雷州代议士。从此,谭平山作为广东省临时议会议员,参加议会活动。不久,升任为雷州中学校长。从此,谭平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雷州地区。同年8月,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四个政团组成国民党。翌年一月,广东同盟会也更名为国民党,谭平山以同盟会会员身分转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较早的党员之一(谭平山自己填写的干部履历表)。

  当时的雷州,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历代京官,只有犯错误,受排挤的,才被贬到雷州,人们闻而生畏,对于雄心勃勃、追求大事业大成就的谭平山,觉得很难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自己不愿意在这里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他决心离开雷州,寻找新的出路。1916年,他调任阳江,第二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在文科哲学系学习。从此,谭平山走向了另外一个新的天地。

  二

  在北京大学,谭平山以《新潮》为阵地,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在思想上形成激进民主主义者。1917年夏天,和谭平山一起考上北京大学的有他的高明同乡同学谭植棠,还有广州的陈公博。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1916年冬,蔡元培出任校长后,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一批新派人物都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任教。陈独秀、蔡元培还扩建藏书楼为图书馆,李大钊任图书馆长兼教授。陈独秀在上海主办的《青年杂志》也迁来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继续出版。这对北京大学影响很大。从边远的雷州半岛来到祖国文化中心北京的谭平山,真是大开眼界。

  北京大学由于“学术思想自由”,学术研究气氛十分活跃。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推动下,有觉悟的、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纷纷组织团体,创办刊物。又得到校内进步教授的支持和帮助。1918年秋,谭平山、俞平伯、张崧年等十四人,加入了在陈独秀支持下,罗家伦、傅斯年、顾颉刚等发起组织的新的学术组积。出版新的学术刊物。10月13日,谭平山参加第一次预备会议,讨论了办刊物的性质,会议决定了所办杂志名称和三要素:一是批评精神,二是科学主义,三是革新文字(《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第84页。见元邦建:《谭平山传》第9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大钊也积极支持杂志《新潮》的出版,并专门腾出图书馆的一间房子作为《新潮》社的社址。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新潮》终于诞生了。谭平山为《新潮》的创作号写了一篇哲学论文《哲学对于科学宗教之关系论》。蔡元培审阅后加了批语:“右论甚有见地”(《谭平山文集》,第26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对谭平山的论文表示赞赏。以后,谭平山又在《新潮》陆续发表了多篇论著。随着《新潮》在全国的广泛发行,谭平山的论文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此,谭平山亦开始崭露头角。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