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毓昆:为辛亥革命殒身不泯的交大校友

辛亥革命网 2018-10-29 14:50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网 作者:胡端 查看:

白毓昆,字雅雨。1900年前后加入同盟会,1911年12月31日,赴滦州组织起义,成立北方革命政府,任参谋长。1912年1月5日,起义失败,他被清廷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俘获,7日,被杀害于通州古冶。

  白毓昆,字雅雨,号铣玉,江苏南通人。清同治七年三月二十五日(1868年4月17日)生于江苏南通小保家巷。1899年5月,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师范院学习并任外院教习。离校后,相继任教于上海澄衷学校、北洋女子师范、北洋法政学堂等。1900年前后加入同盟会,受命在天津成立“红十字会”、“共和会”等革命团体。1911年12月31日,亲赴滦州(今河北省滦县)组织起义,成立北方革命政府,任参谋长。1912年1月5日,起义失败,他被清廷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俘获,7日,被杀害于通州古冶。

图:交大校友、辛亥烈士白毓昆

  白毓昆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均执教鞭,为当地学界名流。受优良家风家教的熏陶,白毓昆自幼刻苦读书,聪颖过人,未满10岁,即能作文。他还常听父辈讲故事,多是些中国历史上英雄救国、为民除害的掌故。白毓昆经常听得手舞足蹈,如身临其境,时不时能以己意立论,大为赞赏英雄豪杰们可歌可泣的义举。

  在家乡读完私塾后,18岁的白毓昆因学使推荐,被选拔到时值江苏学政王先谦主持的江阴南菁书院读书。两年之后,即1899年5月,白毓昆又来到上海,考入了当时远近闻名、口碑极佳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当时,南洋公学师范院在江南乃至全国都声名卓著,前来应试者成百上千。第一期招生时,应试者百余人,录取仅40人。白毓昆为第二期师范院学生,同学中人才济济,章宗元、沈庆鸿、张相文、钮永建、吴稚晖等等,许多人日后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政界、商界、学界的风云人物。

  就读期间,师范院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白毓昆拓宽了视野,在学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自然世界和历史社会的认识更为成熟。在南洋公学,他对周围事物每有独到的见解,常语出不凡,文赋惊人,被誉为学友中的“江南才子”。他常常不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狂妄,夙愿效仿陈胜、吴广、张良、韩信等英豪,干出一番救国救民的事业;他常与学友们一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曾手书对联一幅,“常将白眼观天下,岂肯轻心论古人”。

  1900年,白毓昆离开南洋公学,先是受聘于上海私立澄衷学校,任舆地课教员。此时正值西方列强对华殖民的野心达到极致,八国联军公然侵占京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完全沦为列强“以华治华”的傀儡。另一方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此时逐渐壮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白毓昆受其影响,经常与同盟会成员往来接触,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正式被吸收为同盟会会员。

  随着南方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革命志士前往北方开展活动。白毓昆自称“素爱北方刚劲之气”,于1908年秋携家带口受命北上天津。相继被聘于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北洋法政学堂,担任史地教员。他一面教学,一面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以待时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省云起响应,但京津一带地处京畿,清廷势力仍然异常强大。白毓昆认为“京师不动摇,则南军恐难持久”,“我等曷从京津谋大举”?于是,他发动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成员、法政学堂与女子师范的一些师生,组织成立天津共和会。其目的是响应武昌起义,“策划滦州起义,而后进攻北京”。会员们一致推举白毓昆为会长,积极筹备武装起义。

  1911年12月31日,正值满清王朝纪年的最后一天。白毓昆率领民兵20余人抵达滦州,首先说服滦州知州朱佑保参加革命,随即又与驻滦部队取得联系。驻军的革命中坚力量主要为二十镇(相对于师)下属四十协(相当于旅)七十九标(相当于团)的三个营。第一、二营管带(营长)施从云、王金铭等均表示赞同共和,共同举兵起义,1月3日,白毓昆、施从云、王金铭等人宣布滦州独立,组成北方革命军军政府,白毓昆出任参谋长。滦州民众欢欣鼓舞,庆祝军政府隆重成立。

  1912年1月2日,袁世凯急派当地驻军首领、通永镇镇守史王怀庆赶赴滦州镇压起义。起义官兵遭到袁军的包围阻截,寡不敌众,王、施二将落入敌军佯和谈判的圈套而惨遭杀害。白毓昆也不幸落入王怀庆重兵之地,被清军俘获。面对敌军,白毓昆大义凛然,毫不掩饰地说:“吾为国革命,自当为国死。今被逮,吾何讳焉?吾乃北方革命军参谋长也。”又笑谓诸军士曰:“吾死不足惜,惟诸君今为满奴,异日且将为外人牛马,痛何如之?”由于白毓昆声望很大,王怀庆唯恐夜长梦多,于是密令将二人速速处决。刽子手命白毓昆跪下,烈士斥道:“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要杀则杀,决不受此侮辱!”敌人猖狂至极,砍断了烈士的一条腿。但是,白毓昆坐卧在血泊之中,依然骂不绝口。最后,残忍的刽子手将其倒挂树上,斩首示众,甚为惨烈。

  烈士牺牲后,天津法政学堂和女师的师生为其收尸,只见白毓昆身首异处,断肢残体难以辨认。还是南洋公学的老友张相文因曾与白毓昆同剪过一块裹脚布而辨认出断肢,大家含泪将肢体拼和装殓。人们从烈士的衣袋中检出一纸,上书就义诗一首:

  慷慨吞胡羯,舍南就北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

  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

  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

  1912年7月,白毓昆烈士灵柩被运回家乡南通。9月,民国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上将衔。10月10日,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为白毓昆烈士了追悼大会。翌年夏天,校园内矗立起一座白毓昆烈士纪念碑(该碑于日军侵占时期被毁,残碑现置于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内)。

图:1913年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今上海交大)为白毓昆烈士所立的纪念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