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首位革命同志郑士良

辛亥革命网 2018-09-29 11:11 来源:东江时报 作者:何志成 查看:

郑士良,原名郑振华,字安臣,号弼臣,1886年到广州求学,入读油栏门德国礼贤会学校后又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并与孙中山同窗,是孙中山交结的第一位革命同志。

  郑士良,原名郑振华,字安臣,号弼臣,1864年生于归善淡水圩,祖父、父亲均为惠州淡水承办盐务署稽查。而稽查工作多借助地方会党为耳目,故郑士良的祖父、父亲与各地会党均有来往,关系密切。郑士良受祖、父影响,少有大志,早年入读淡水私塾时就慷慨尚义,喜欢技击,身体矫健异常,所结纳皆江湖之士。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在淡水加入三合会组织,从乡中父老练习拳技,与邻近绿林豪侠及洪门会党相往还,渐具“反清复汉”思想。1886年到广州求学,入读油栏门德国礼贤会学校后又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并与孙中山同窗,是孙中山交结的第一位革命同志。因德国人在广州开办的礼贤会学校是基督教开设的学堂,郑士良受其影响下,开始信仰耶稣基督,并正式受洗加入礼贤会教会。郑士良原先的“反清复汉”观念,逐渐转化成为“民主革命”理念,最终由江湖绿林中人转变为理性的民主革命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郑士良入读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期间,与孙中山和陆皓东 (陆和孙是同乡好友)为同班同学。孙中山对郑士良的印象和性格,曾对日本友人宫崎寅藏曰:“在许许多多的同志中,我没有见过比他更奇怪的人。他是我广东医学院和香港医学院前后六年的同学,但他却从没来上过课,也不看书。在学业之余,如果有人谈政治论革命的话,他一定来旁听。……迨至我医学院毕业在澳门开设医院,他完全没有跟我商量就退学到我的医院来。到广东的时候,他也跟我来,仍然无所事事。我长期观察他的举动,知道他喜欢革命。”后来孙中山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也说:“予自乙酉(1885年)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当予肄业于广州博济医校也,于同学中物识有郑士良号弼臣者,其为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结纳皆江湖之士,同学中无有类之者。予一见则奇之,稍与相习,则与之谈革命。士良一闻而悦服,并告以彼曾投入会党,如他日有事,彼可为我罗致会党以听指挥云。”也就是说,孙中山是从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广州博济医学堂开始从事革命活动,而郑士良当时向孙中山承诺如发动武装起义,将率领会党支援。

  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在香港士丹顿街之会址聚集各路新旧同志,成立香港兴中会组织,并决定以香港作为集结人员和策动广州起义的基地。时郑士良在澳门,孙中山遂命陈少白到澳门邀郑士良往香港,商议举事。据《国父实录》记载,孙中山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中提出:“广州第一次起义,必须有三合会支特;只要跟三合会取得联络,便可成立近乎完整的革命军。”当大家热烈讨论此事时,郑士良笑眯眯地说:“我早也联络好了。”孙中山问他怎么办?郑士良说:“我就是三合会头目。”并微笑着,意即孙中山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于是他们举手向天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在军力方面,他们计划利用郑士良的影响力,征集港、粤两地的会党、绿林、乡团和防营等力量,作为起事的基本队伍,广州一带的会党及绿林的征集乃由郑士良负责。这是孙中山与东江会党合作进行革命的开始。

  三洲田起义之后,郑士良退避香港后,在英美基督教宣教士的保护下,继续联络会党,从事革命工作,以图东山再起。1901年8月7日,郑士良在香港不幸被一名谋赏者下毒暗杀,以身殉国,年仅38岁。其友人按基督教仪式为他举行了葬礼,并将他安葬于香港薄扶林道基督教坟场。孙中山闻讯后极为悲痛,特地派人到香港吊唁并抚恤其遗属。

  对于郑士良之死,冯自由在《郑士良事略》中记载的颇为详细:“辛丑(1901年)郑复奉总理命,自日本返香港有所活动,是年七月某日与中国报记者郑贯公、同志陈和等饮于水坑口宴琼林酒楼,忽觉不适,贯公、陈和送之回寓,道经永乐街中国报,贯公扣门欲入,则郑已毙于手车上,乃直送赴警局。其夫人钟氏闻讯请官检验,医言验无伤痕,系中风所致。一说谓:实由清吏购使郑友、郑梦唐下毒食品中杀之云。”又据《国父实录》记载,三洲田起义失败后,日本人山田良政死难,清军获其尸,粤督德寿以为是郑士良,遂以郑士良已斩入奏清廷。后发现郑士良未死避地香港,乃阴令省河缉私委员会李家焯前往香港将郑士良杀害,避免被清廷发现郑士良未死而犯上欺君之罪。张其昀、萧一山、彭国栋等撰编《清史》对郑士良之死,也作以下评论:“兴中会为革命草创时期,风气未开,时能知民族大义而为之死者,大笑洪门中人。故广州、惠州二次起义,皆以会党毕事,而主之者,郑士良也。士良初与孙文交,即愿以会党从,其后卒践之,亦卒以此慑清吏。盖广东多会党,士良能左右之。士良不去,清吏一日不安。是则士良之暴卒,岂无因哉。”

  总之对于郑士良的死因,流传着多种说法,但世人多偏重于郑士良是被毒杀。但不管那种说法对,总之郑士良之死,使兴中会失去一位重要的活动家,孙中山失去一位亲密战友。当孙中山闻士良死讯后,深为悲痛,叹曰:“自陆皓东成仁后,史坚如复继之;杨衢云被刺后,今郑士良又死。”孙中山益感旧日同志凋零,叹十余年所建立之革命基础之丧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