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书香世家 少年入廪

辛亥革命网 2018-10-26 09:0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客家人自古就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何子渊所在的兴宁石马地区是异常贫困落后的山区,人民更是把刻苦读书作为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客家人自古就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何子渊所在的兴宁石马地区是异常贫困落后的山区,人民更是把刻苦读书作为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认可“不读书就拿锄头”“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即使家里再穷再苦也会千方百计让子女读书。这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使石马成为兴宁有名的崇文重教之地。

  何子渊诞生地石马星窝子顺裕庐水塘边的古井。80年代初,兴宁先后进行两次文物普查,星窝子后山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碎片、石刀、石镞等文物,经专家考证,远在六七千年前,星窝子便有人居住。

  据考证,自唐宋至清末,兴宁考取的举人、进士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石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何子渊家族自然十分重视教育,一直秉承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从明清以来,广东兴梅交界的小镇石马便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石马八堡好马下,柳塘万户七八家。

  善公做有九栋屋,三个举人共厅厦。

  其中“柳塘万户七八家”中的柳塘,就是何子渊家族的聚居地,从元末明初迁居梅州的粤东开基始祖何源美算起,迄今已600余载,传到子渊一脉为十九世。当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何氏族人主要靠“过番”到南洋群岛、欧美等地做生意赚回来的钱维持家业,而留在老家的人则做点小生意,种一些经济作物来补贴家用。

  子渊十四世祖宏麟,文武双全、孔武有力,22岁中秀才。无奈时运不济,他早年主要以小本生意兼做裁缝为业。一次,宏麟到马下村三口塘卖豆腐,只见他健步如飞,左右开弓,一手托着一大簸箕热气腾腾的盐水豆腐,一口气从下堂大门口径直冲向上堂,脸不改色,气定神闲。这一幕恰好被坐在中厅一角给老人、小孩算命的先生看到,他顿时吃了一惊,突觉这位仪表堂堂的后生仔身手不凡,长有异相。待宏麟把豆腐放稳妥后,算命先生便叫住他,重新戴上老花眼镜上下打量,啧啧称奇,缓缓开口道:“年轻人,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不是卖豆腐的命,应该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据老夫看,你现在正鸿运当头,行着一条大运,以后不要再卖豆腐了。你如能抓住机会,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百子千孙,无穷无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宏麟被算命先生这么一说,愣了,心想,自己从十几岁开始卖豆腐,直到现在还只是个穷秀才,快30岁了,连老婆都没有着落,能发达到哪里去呢?于是,豆腐还是照卖不误。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当时,他家在一个叫箭竹顶的地方,开垦有一些山地,专门用来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

  一天,母亲叫宏麟跟她一起去箭竹顶采茶。这一去不打紧,当他看到满山遍野、长势喜人、与肩齐高的箭竹和郁郁葱葱的柿子树、板栗树、山茶树、油桐树时,立马惊呆了,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不正是老天爷赐给我发家致富的本钱吗?”于是,他顿时联想到先前算命先生的话,心里豁然开朗,回家后马上放下卖豆腐的营生,开始钻研“笔杆”“柿花(饼)”的制造工艺,专门生产高档毛笔、柿饼和茶油、桐油等,并从偶然发生的一次山火中得到灵感,用“过火”的箭竹制造笔杆。自此,金黄金黄、闪闪发光、略带斑点的“何氏毛笔”便应运而生。不久,产品便沿着梅江、松口、三河坝、韩江、潮州、汕头水路一直延伸出海,行销东南亚等地,商运亨通,家境逐渐变得富足而殷实。

  有一年,宏麟收购了整个石马、窑上、南口等处出产的柿饼,装了满满一条船,会同梅县、潮州、汕头等地的客商,组成12艘装满柿饼的船队,浩浩荡荡向南洋群岛进发,准备大干一场,一路劈波斩浪,畅通无阻。

  不料,天有不测之风云,当商船行驶到金州(今苏门答腊岛)附近海面时,突转东南风,只两天时间,12艘轮船的柿饼便蒙上了一层霉菌,商户顿时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个个愁容满面,叫苦不迭,很快便有人开始将货物倒进大海,准备打道回府。宏麟见山穷水尽,进退维谷,进也是死,退也是死,心情倒舒坦起来,心想“反正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制止大家继续倾倒柿饼,并将自己身上的盘缠全部掏了出来,临时雇佣了一条小船送大家回国。

  他不但承担了其他11艘商船货主的回国旅费,而且还将开始发霉的柿饼全部买了下来,自己亲自押送着几万斤货物驶向了茫茫大海,开始了一段前途未卜的旅途……

  果然,天无绝人之路,船队在风雨飘揺的大海上航行了将近一个晚上,便天开云散,风向逆转为西北季风。12艘商船的柿饼立刻转危为安,上面慢慢泛出了一层白霜,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船队在印尼靠岸后,柿饼被各地商贩争相抢购,供不应求,这次宏麟反而大赚了一笔。

  于是,这一支何氏家族便逐渐发达起来。宏麟先后建起了吉祥第、崇裕围,生下子渊太祖父初桂及仲桂、挺桂、和桂四子。长子初桂又生四子,建柳塘谷饴庐,造倚南洞培兰书室,以作子孙读书私塾。

  初桂长子玉友,建星窝子顺裕庐,并购下旁边的老屋丰裕庐,创办同仁私塾。不久,玉友再添五子。其中,长子炳凤,立守正伯公四子晖吉(23岁中秀才)为子。

  子渊的父亲何晖吉小时候,家里为他娶了个童养媳妇,她名叫陈万秋,是石马上庄的名门闺秀,性格开朗,知书达理。但万秋其貌不扬,人长得比较胖,浑身圆滚滚的,活像个慈眉善目的“地伯婆子”。她七岁嫁到何家后,便与同龄男孩一起接受私塾先生的栽培,家里还雇有佣人专门侍候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