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桥 谢良牧

辛亥革命网 2018-10-30 09:27 来源:梅县区情网 作者:梅县区情网 查看:

谢逸桥,字逸桥(乙桥),梅县松口铜盘村人。谢逸桥之弟谢良牧,字叔野(良牧)。谢逸桥、谢良牧兄弟参加民主革命过程中。与孙中山结下深厚的情谊。

  谢逸桥(1874-1926年),家名锡元,学名延懿(元骥),字逸桥(乙桥),梅县松口铜盘村人。谢逸桥之弟谢良牧(1883—1931年),家名钧元,学名延誉(圆人),字叔野(良牧)。父亲谢国生为邑中宿儒,生有八子,逸桥居长,良牧居三。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香港筹划革命,谢逸桥和谢良牧专程赴港谒见孙中山。兄弟返乡后,谢逸桥协助岭东名儒丘逢甲、温仲和创办汕头同文学堂,传播新学,宣扬民主。1904年兄弟两人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结识了黄兴等一批爱国志士。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东京组织同盟会,谢逸桥兄弟同时加人,良收任执行部会计长;逸桥为岭东(粤东)地区代理主盟人。

  1907年3月,孙中山委派谢良牧负责在梅县策动起义工作,谢逸桥则通过铁路渠道秘密运送军火和传递信息,参加了5月22日举行的黄岗起义。1908年春,谢逸桥、谢良牧奉孙中山之命,赴南洋募集经费以支持黄兴等组织的钦州、河口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到按榔屿召开同盟会员会议,谢氏兄弟参与接待工作。会上孙中山决定组织广州起义,计划筹措经费10万银元,谢氏兄弟主动承担筹募任务。经过他们的努力,募得革命活动经费20万银元,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谢良牧力主策动广东水师提督李准起义,加速广东的光复进程。民国成立后,谢逸桥多次谢绝政府当局之邀请,不愿为官,返乡居住。谢良牧则当选为参议院议员,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讨袁护法运动。1917年,谢良牧奉孙中山之命,与海军总长程壁光共谋护法,率舰队南下。1921年5月,谢良牧任中华革命党广东筹备处处长。陆海军大元帅府参议。翌年6月,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走于宝壁舰,后转移至永丰舰指挥平叛。谢良牧随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就任中路讨贼军总司令职,组织力量讨陈。

  1923年,孙中山从上海返粤,复大元帅职,谢良牧先后任广东政务厅厅长、大本营内政部第一局局长。1924年国民党改组,谢良牧被选为中央临时候补执行委员。他拥护孙中山,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尽心尽力。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谢良牧不再过问时局。

  谢逸桥、谢良牧兄弟参加民主革命过程中。与孙中山结下深厚的情谊。1918年5月,孙中山由广州经汕头到大埔三河坝视察援闽粤军时,专程到松口探望谢氏兄弟,驻足于谢氏“爱春楼”盘桓3日,亲书门楼两联以赠,一是“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另联是:“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二还为谢逸桥题词:“吉光片羽珍同壁,潇酒迫秦七,好诗读到谢先生,别有一番天籁任纵横。五陵结客赊豪兴,挥金为革命,凭君纽带作桥梁,输送侨胞热血慨而慷。”盛赞谢氏襄助革命义举。

  谢逸桥长期患咯血病,于1926年5月在汕头病逝,终年53岁。谢良牧于1931年病逝于广州,终年48岁,葬于广州红花岗,国民政府为其举行隆重葬礼。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