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湛岑与渔父中学

辛亥革命网 2018-12-14 09:36 来源:文史拾遗 作者:曹先辉 查看:

龙湛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教育界知名学者。他是宋教仁的同乡和挚友。为了纪念宋教仁先生,他在常德发起创办一所私立的“渔父中学”,这所学校就是现在的常德市第五中学前身。

  龙湛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教育界知名学者。他是宋教仁的同乡和挚友。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先烈,别号“渔父”的宋教仁先生,他在常德发起创办一所私立的“渔父中学”,这所学校就是现在的常德市第五中学前身。

  潜心研习书法和古文

  龙湛岑,字麟秀,笔名岂凡,桃源县人,生于1889年,卒于1969年。小时候父亲要他学习八股文,他却偏爱书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购得隋代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如获至宝,从此他反复展看。日夜临摹不厌,父亲深怕影响他的科举考试,但屡禁不止。当他十三岁的时侯,因漏报“童试”未能参试,从此他再也不参加应试了,而是潜心研习书法和古文。

  清光绪三十四年,龙湛岑考入长沙的湖南优级师范学校,他与同学合资购得全册《淳化阁法贴》欣喜若狂,他分得王羲之、王献之部分,从此将它带在身边反复地临摹深得其法。

  那时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革命党人谋划推翻清政府,拯救中华民族。龙湛岑便剪除发辫,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宋教仁、覃振等人领导的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爆发后,龙湛岑赶赴武汉参加民军工作。后来应宋教仁之召赴南京政府任职,又由宋教仁推荐以官费留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学习。此时,他开始研习怀素的诸贴。

  一个字值得一块光洋

  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谋杀,护国讨袁之役失败,龙湛岑因留学的官费中断被迫回国,此时他囊中匮乏,不得不以擅长的草书在北京、上海一带卖字挣钱度日。每当他挥毫泼墨时,观者如云争相购买。那时他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值得一块光洋(银元),于是他的名声大震,誉满京沪。1925年,龙湛岑经人介绍,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后来又在湖南大学任教,时间长达12年。

  龙湛岑教学期间,同时从事草书的书法研究和创作,著有《文体释例》、《习草南针》。他在《习草南针》中,主张草书“须具审韵、合草法、有笔力”,“字宜清瘦以见骨,不宜肥肿以见肉”等等。此著作问世后震动书法文坛,求索者与日俱增。

龙湛岑书法

  1937年春,龙湛岑辞去教学职务,带着笔囊漫游到南京。有人建议他请同乡,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为他筹办书法展,被他一口拒绝。他说:“弘扬艺术,要靠自己的艺术功底,不可以攀附名人成事。”

  龙湛岑不仅对中国文史以及英语修养有素,而且对于书法的钻研至为精湛,其中草书可谓独辟蹊径。由于先生字艺精湛、每当他展纸案头挥毫时,慕名前来观赏和求墨宝者“户限为穿”。 得其字者“珍如拱壁”,是时的南京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赞誉他是“草书名家”。

  发起开办“渔父中学”

  “芦沟桥事变”发生前后,龙湛岑痛恨国民党对日妥协,对内践踏民权。他回到常德在省立三中(现常德市一中)任教。为了培养青年继承和发扬宋教仁的革命精神,打造抗日救国的孵化基地,他发起以“渔父”为校名开办一所初级中学,此建议得到桃源籍工商界、教育界人士响应和慷慨解囊,并拨出大西门外龙坑(现屈原公园东部)附近的桃源会馆作为校址,它就在如今的湖南幼专附属小学位置。是年三月,龙湛岑发起成立了“渔父中学董事会”,由龙湛岑、龙常、李季声、吴继学、罗裕培等十一人担任董事。推举龙湛岑为第一任董事长兼学校校长。此事得到国民党立法院副院长、宋教仁的同乡、同学覃振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在湖南省教育厅立案。1937年下期开学。

  这所新办的学校一无资金,二无校产,可谓一钱不值,龙湛岑遂发起每位董事借垫给学校法币200元,合计2200元,用来购买黑板、课桌、纸张和教学用品等。学校最初招收一个班,学生40名,聘请教职员工9人,任命杜占渥为教务主任,于9月5日正式开学上课。到后来,每学期招收新生一个班。人数最多时有学生330名,教职员工31名。

常德市第五中学新校门

  龙湛岑先生对当时达官贵人,不屑一顾,对革命人士则乐意交往,借机保护。1938年共产党员张云逸同志路过常德,曾在渔父中学避乱,龙校长设法保护,临走时还赠送路费四十块光洋。解放以后,张云逸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时,还与他互相通信。

  “读书不忘救国”

  渔父中学是纪念宋教仁先生而创办的,而且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所以学校负责人龙湛岑首先把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要课题。提出“读书不忘救国”的口号。

  那时常德经常遭到日机轰炸,炸弹落在距学校50米远的地方。于是,学校迁往宋教仁先生的家乡桃源县农村。几度经过辗转,由大河口到双溪口,又转到花桥坪,后到转到泥窝潭,全校师生以抗战大局为重,共计搬迁五次。抗战胜利后,才于1946年迁回常德原址。然而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战,学校受到兵、匪、官,绅的摧残,奄奄一息。国民党、三青团几度想在学校中建立组织,都遭到学校的拒绝。因此,渔父中学内自始至终都没有反动党团组织活动。

  那时常德经常遭到日机轰炸,炸弹落在距学校50米远的地方。于是学校迁往宋教仁先生的家乡桃源县农村。经过几度辗转,由大河口到双溪口,又转到花桥坪,后到转到泥窝潭,全校师生以抗战大局为重,共计搬迁五次。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于1946年迁回常德原址。

  星移斗转,物事沧桑

  星移斗转,1949年常德解放,渔父中学得到党和政府扶植,发生了质和量的蝶变。它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中。1956年8月,渔父中学由常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私立为公立学校,命名为“常德市第五中学”。如今又迁往原常德师范学校的校址获得长足发展。

  物事沧桑。是时龙湛岑已年逾六旬,当选为常德市政协委员。当他退职回家后,住在葫芦口那座木质大院东边靠北的一间木房子里,但他仍习草书一如既往,尤爱毛泽东主席的草书.他从1958年起,开始研习毛主席草书的气势和书法,曾临写《毛主席诗词》成贴,拟将复印时,不幸发生“文化大革命”,这些临帖被造反派抄家焚毁,1969年12月,龙湛岑先生病逝于这间木房子里,终年80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