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精心筹划 再掀壮举(2)

辛亥革命网 2019-01-02 10:2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1907年5月,第二次黄冈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和萧惠长、江柏坚等人不甘心失败,不久又再次召集会党同志以图东山再起。

  1911年初,尚炬失联后,何子渊又委派石马刁田村的洪门兄弟陈甫仁(即陈文友,又名辅仁)赴港,配合何天炯、黄兴的起义筹备工作,并交代陈甫仁负责和罗炽扬、严德明等人尽快从香港运带驳壳枪、无烟枪,还有九响枪和弹药一批回惠州,拟在惠城发动起义,接应广州“三·二九”起义。不料,商船在大亚湾澳头靠岸时,遭到巡逻清兵的搜查,陈甫仁等人被当场抓捕,罗炽扬则乘机逃脱。当他俩的身份暴露后,严德明试图用革命大义说服士兵,兵勇们都尊称他们叫“革命先生”,戒备亦随之松懈,严德明乘夜色逃脱,陈甫仁则被严密监管,递解惠州。案发后,同党严确廷在惠州中学的学生杨瑞廷陪同下赶来营救,但没有成功。驻惠的广东陆路提督秦炳直凭直觉发现革命党人起事在即,于是下达密令,立即将严确廷逮捕,随后用专船押解陈甫仁、严确廷到广州,秘密将他们囚禁在南海监狱。

黄花岗起义烈士铭碑(陈甫仁:广东梅县),立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坟场主祭坛右侧

  3月29日,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等革命同志围攻督署失败,陈甫仁听到这个消息,在狱中连声哀叹:“同胞可怜、同胞可怜……”,狱卒听到后回答他说:“你们这些人都是硬骨头,都是一群不怕死的人啊!”第二天,便立即将这些革命党人拖出监狱门外,斩首示众。

  烈士陈甫仁、严确廷的遗骸和“三·二九”死难烈士遗骸一同堆放在咨议局门口,后来一起由潘达微将其收葬在广州红花岗山坡,不久红花岗更名叫“黄花岗”。

  1919年,审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为56 人。1922年,审定第二批烈士为16人。1932 年,审定陈甫仁等起义烈士13人,另外又立了一块碑石,碑文为胡汉民所书。

  孙中山在美国芝加哥得悉广州 “三·二九”起义失败的消息,认为此役义军的“勇敢英烈”为世界各国所“未曾有”,“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称这次起义虽然失败,“然其影响世界各国实非常之大,而我海内外之同胞,无不以此而大生奋感”。

  1912年5月15日,孙中山发表《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说“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

  1914年,他又说“第一次革命,虽由武昌起义,而实广东三月廿九之役为之先”。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中写道:

  “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1921年12月他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又说: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为此,中山先生还为黄花岗纪功坊题写“浩气长存”四字。

  1924年5月2日,他又发表《祭黄花岗烈士文》,应邀出席岭南 大学举行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说,号召大家学习烈士的志气,“为我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

 2012年,广州“三·二九”起义纪念日,孙中山副官张猛之子张华安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为何子渊题词“高山仰止,风范长存”

  下面是“根据邹鲁编著国民党史及其侄陈启贤所供资料整理写成”的“陈文友烈士传”,载于1992年2月出版的《兴宁石马区志》——

  “陈文友,字甫仁,石马刁田村孝安围人。性亢爽,尚侠气,富于民族思想。早年加入洪门会,欲覆清政府,累谋举事不成。后侨居南洋,加入中国同盟会。在英、荷各属竭力宣传革命。姚雨平深倚重之。其后归国,与党人罗炽扬、严德明在惠州一带活动。严德明胞弟严确廷在惠州水东街开设寿康西药房,掩护革命活动。

  1911年3月上旬,陈文友和罗炽扬、严德明等从香港运带驳壳枪18支、无烟枪17支,还有九响枪和弹药等回惠州,拟在惠城起义。船抵大鹏湾澳头港上岸,巡逻清兵搜查出陈文友等密藏的枪支弹药,立将他们拘押,罗炽扬乘机逃脱,暴露后,严德明想用革命大义说服士兵,士兵们称他们为“革命先生”,戒备随之松驰,严德明于夜间越出逃脱,陈文友即被严密递解惠州。

  当案发后,严确廷偕惠州中学学生杨瑞廷驰往营救未遂。驻惠的全省陆路提督秦炳直知党人要起事,密令捕获严确廷,随后专船押解陈文友、严确廷至广州。押于南海监狱。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同志围攻督署事败,文友闻之,在狱中连声呼曰:“同胞可怜”。狱卒闻之曰:“是诚可谓不畏死者”。第二天遂被斩于监狱之外。

  烈士陈文友、严确廷的遗骸和“三·二九”进攻督署死难烈士遗骸一同堆置于咨议局前,由潘达微收葬于黄花岗。1919年审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姓名56 人,1922年审定第二批姓名16人。1932 年审定陈文友等13人,另立一碑,碑文为胡汉民书。

  烈士死难时,老母赖氏在堂,幼弟文宪经商南洋,痛其无后,以自己所生二子启贤、彬贤过继,以承其宗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