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同情中共 暗助农工

辛亥革命网 2019-01-21 14: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何子渊是著名的开明士绅,对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决策是从内心拥护和支持的。

  何子渊是著名的开明士绅,对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决策是从内心拥护和支持的。

  1927年,随着北伐军的向北推进,国共两党的政见分歧和矛盾逐步浮出水面。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后,国民党中常委决议国共分家,因林柏渠首先向蒋介石下手,而被国民党右派抓到口实,进而发动“清党”,国共第一次合作就此宣告失败。广东兴宁当局也抓紧向中共武装和国民党左派发起进攻,他们下令解散农会、工会和中共地下组织,并逮捕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分子。

  何子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对中共的同情,慢慢转变为对国民党右派做法的反感,并逐渐萌生了要帮助中共脱离困境的想法。4月中旬,中共梅县部委、团地委在梅县召开联席会议,成立“武装斗争委员会”,决定马上组织工农武装,反击国民党右派的镇压,实行暴动。

  中共兴宁特支按照这一会议精神,组织黄石乡、小洋乡、墨池乡农军200 余人,联合绿林武装张英部于5月18日一起攻打兴宁县城。此役由于准备仓促,激战一天,攻城不克。

“五一八”暴动农军出发前在兴宁洋里誓师(黄佑鹏、林东、钟思婷:《苏区精神激励兴宁砥砺前行》,《梅州日报》,2016年7月7日)

  9月1日,中共兴宁特支领导人蓝胜青、刘光夏、卢惊涛、曾不凡等,在兴宁福兴区梅子坑胡屋召开干部会议,吸取第一次攻城失败的教训,决定由湖尾乡、小洋乡、大城乡、茅塘乡、黄石乡、乐仙乡等地的农民义勇队员与城内学生联合行动,攻打兴宁县城。

  9月2日晚,蓝胜青、刘光夏、蓝再寒、胡燧良等集合参加攻城的武装队伍100多人在梅子坑举行誓师大会。当晚12时,刘光夏、蓝胜青等率领农民义勇队沿城南方向的中心陂、树桥坝,过南济桥到南门坛“游鱼上水”,分三路进攻,搭云梯攻城。此时,在兴宁督学何子渊的默许下,县立中学部分学生与埋伏在校园内的中共党员教师李一啸和团员张和祥、伍晋南等20多人燃放鞭炮佯作枪声,并高呼:“贺叶军来了!贺叶军来了!……”,国民党县长廖森圃及警察署长陈任甫无心恋战,闻声越墙逃命,起义队伍遂顺利攻占县城。

兴宁学宫后面的拱辰门

  起义队伍缴获步枪200余支,子弹1000多发,军用物资一批,县政府钢印一枚,筹措军饷2000元,开监释放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100多人。

  攻占县城的第二天,廖森圃纠合反动商团100多人进行反攻。因众寡悬殊,为了保存力量,刘光夏等便率领农军连夜撤退到湖尾乡,并在盘古庵成立了“广东工农讨逆军”第15团,同年11月改名为广东工农革命军第12团,刘光夏任团长,蓝胜青任党代表。

  因敌我力量差距较大,中共兴宁起义失败后,何子渊凭着自己德高望重的身份,多次找兴宁县长廖森圃和警察署长陈任甫交涉,设法营救、保释了一大批中共党员。

  不久,为调解国共纷争,他又冒着被双方误解的极大风险,知难而上,被大家推举兼任团防委员会主席,并利用这一特殊身份极力劝阻、说服国民党右派刀下留人,并劝说蓝胜青、刘光夏暂避锋芒,保存实力,将队伍带往江西井冈山等根据地发展,以图东山再起。

  此次起义,大大促进了兴宁各区乡武装斗争的发展,建立了工农红军队伍,成立了兴宁县苏维埃政权。1927年冬,在永和湖尾村又成立了首届中共兴宁县委。

1927年12月7日,“兴宁起义”失败后,《梅州民国日报》关于中共在兴宁的活动以及蓝胜青遇害的报道(来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

  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何子渊又交代子孙设法在兴梅交界山区支持革命,培养革命幼苗。后来,尚未暴露身份的中共地下党员、中共梅兴边区区委书记叶曼青(家名叶焕泉、化名阿别哥)等人在何子渊后裔尚荣、尚文、尚周、桂芳等儿孙协助下,成功组建了闽粤赣边游击大队(又称武工队)。

  何子渊的子孙不仅动员家人参加队伍,而且还将箭竹顶茶场及刚刚兴建的光裕庐祖屋腾挪出来,作为游击队的联络据点,并协助中共充分利用石马地处兴梅交界山区,很多地方属于三不管地带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壮大革命队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