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的陈桂春

辛亥革命网 2019-03-15 16:00 来源:浦东史志办 作者:陈佩芳 查看:

陈桂春的名字收录在民国《上海县志》上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他在上海辛亥革命的关键之际为革命筹措军费,推动革命取得成功。

  陈桂春的名字收录在民国《上海县志》上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他在上海辛亥革命的关键之际为革命筹措军费,推动革命取得成功。这种举动,在当时被称为“见义勇为”。 民国《上海县志》里,有这么一段文字记载:“陈桂春,烂泥渡人,以驳运起家,性慈善,于地方公益事业尽力佽助,孜孜不倦。光复之际,地方警饷无着,几致譁变,桂春临时筹垫,得以无事。又于警局路私立小学一所年捐经费千余金,县长沈宝昌嘉其好义,赠以见义勇为额。所居曰:‘颍川小筑’,布置娴雅,有隐士风。卒年五十二。”

  陈桂春生于1873年,祖籍福建长汀。先辈靠在沙船上捕鱼为生,有一年船驶过上海吴淞口时,突遇台风,全家遭难,只得将船卖掉后在宝山安家落户,另谋生计。后又迁至高桥海滨。陈桂春自幼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因受不了兄嫂的奚落而郁郁寡欢。他频频思变要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一度曾去上海某西餐馆当西崽。不料此事给兄嫂知道而横加指责,说他败坏了兄长的声望,他因此只得作罢。陈桂春长大后自谋生计,先是在黄浦江上当摆渡工,后从事货运。当时,黄浦江淤塞严重,而进入黄浦江海轮的吨位越来越大。吨位大的船只无法直接靠岸装卸货物,需用驳船驳运部分货物后方能靠岸。因而黄浦江上的驳船业十分发达。陈桂春见此情况,即将自己的货船加入了规模最大的会德丰驳船公司。由于陈桂春的勤奋、聪慧、干练,讲信誉,不久便博得了洋人船主的赏识和器重,事业也渐渐红火起来。

  1896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兴建铁路。此时,陈桂春除了专心经营驳运业外,还兼营了两路局(沪宁、沪杭甬铁路局的简称)的供煤任务。铺设铁轨需要枕木,而所需枕木大部分须进口。经奋发努力,陈桂春成了会德丰驳船公司木材驳运的负责人。他和当时几家知名的大木行,如:英商祥泰、久记,日商三井,美商美最时等木行积极疏通、接洽,保持良好的买卖关系。这样,陈桂春的生意越做越大,钱财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仅用一二十年时间,陈桂春就由赤贫变成巨富,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草根实业家。

  陈桂春靠运输和经商发家后,成为浦东近代有名的实业家,上海滩沿江一带名操一时的风云人物。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上海革命军的军费发生极大的困难,陈桂春以热忱的态度为革命军筹募巨额资金,为上海光复作出巨大贡献。辛亥革命胜利后,上海新政府授予他“见义勇为”匾额。此外,陈桂春还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在当地作了不少善事。他长期资助浦东警局路(今东宁路)小学,并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20年春,为了解决浦东沿江地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陈桂春会同上海滩名流虞洽卿、王一亭、朱葆三、朱福田等人发起募捐,在浦东陆家嘴地区建造了浦东最早的医院——浦东医院(1993年改名为东方医院)。陈桂春任首任院长。他在担任院长期间,对医院的经费也尽力资助。

  陈桂春成为巨富后,南来北往的宾客盈门,前来投靠的亲友众多,为了接待客人,也为了保护财产,他斥巨资在陆家嘴置地造房。之所以建在陆家嘴,为的是“日观江南旷野之景色,夜听浦江川流之涛声”。地处陆家嘴路上的陈桂春故宅,1922年动工,1925年落成,建筑面积为1786平方米。因陈姓的发祥地在颍川(今河南登封一带),陈桂春便用他祖先的发祥地把自己的私宅命名为“颍川小筑”。

  “颍川小筑”坐北朝南,红墙翠瓦,双层二楼,四进三院,是一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为一体的优秀近代建筑。尤其前后两厅雕梁画柱,刻有整套《三国演义》的故事,门窗窗棂精雕细琢,有人物、花鸟、骏兽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人称“浦东雕花楼”。

  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陈桂春,在发家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辛亥革命期间,他又为上海光复作出巨大贡献。虽然陈桂春逝世较早,但他的一生值得后人怀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