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与云南

辛亥革命网 2019-05-31 15:16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翟小纯 查看:

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是民革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他是彝族部落酋长之后,参加过反清地方武装、四川保路运动;治理云南17年,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对外等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还是名副其实的抗日爱国将领,为中国抗战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笔者评价龙云为:彝族行伍之奇才,治理云南之典范,抵御外侮之表率,民主人士之贤达。

  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是民革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彝族行伍之奇才

  龙云,字志舟。彝族,祖籍四川金阳。1884年11月19日,龙云出生在云南昭通市炎山镇松乐村,龙云的祖父纳吉迪府,曾任彝民部落酋长,后封土司。父亲纳吉瓦梯,汉名龙清泉。龙云彝名纳吉鸟梯,又称纳吉岬岬,龙云是他后来使用的汉名。

  龙云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读过三年私塾,后弃文从武,拜江湖武师四川人马德胜为师,学了一身好功夫。凭着一股正气,他靠一身精湛武功,只身闯进绿林头子“顺江王”余海山的老巢,一举杀掉余贼,为民除害,威振金沙江两岸。 后来,参加过魏焕章的反清地方武装。

  1911年10月30日,云南革命志士举行重九起义,光复云南,推蔡锷为都督。适逢四川保路运动高潮,云南立即组织援川军前往支援,很快进入宜宾。魏焕章、龙云率部近百人投奔滇军谢汝翼团。从此,龙云正式加入了滇军,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四川保路风潮平息后,龙云和卢汉跟随滇军回到了省城昆明。龙云获委上尉侯差,卢汉获中尉侯差。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部队的裁减。在老师长谢汝翼的保荐下,他们于1912年5月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四期学习,龙云学骑兵科,卢汉学步兵科。

  在龙云毕业前这一年的夏天,一位法国拳师到讲武堂参观,一时技痒,就在讲武堂的操场上摆下擂台要与学员比武。当时的龙云正卧病在床,由于无人敢上前应战,他才不得不穿着草鞋跳上了擂台。几个回合下来,外国拳师被打昏,自甘认输。这次比武使名不见经传的龙云名声大震,并受到了云南督军唐继尧的赏识,命运由此转折。

  1914年底,龙云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分回昭通独立营任中尉排长。1915年见习期满,被调回唐继尧身边任贴身侍从,很快升任唐继尧的警卫军“佽飞军”大队长。1921年2月,唐继尧任命龙云为近卫第11团团长。1922年2月唐继尧将驻扎在柳州的滇军编为第1、2、3、4军。龙云任李友勋第1军的前敌司令,后代理第1军军长、云南省警察厅厅长、随即担任第5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驻守昆明。

  1924年底,唐继尧勾结陈炯明,合谋出兵两广,阴谋推翻广州国民革命政府。1925年初,唐继尧利用孙中山逝世、胡汉民代理元帅的机会,企图攫取革命果实,以期实现“西南王”的美梦。他兵分两路,分由其弟唐继虞和龙云指挥,打进广西。龙部能征善战,捷报频传,唐部却兵败山倒,溃不成军。这次“东征”本属于不义之战,滇军大败亏输,只好退守云南,各部损失惨重,唯有龙云第5军保留较为完整。

  1926年底,云南人民反唐斗争高涨。广州国民政府亦派密使策动龙云、胡若愚等人倒唐。龙云等四镇守使顺势上书唐继尧,提出改组省政府、靠拢广东革命政府、还政于民的建议,但被唐拒绝。1927年2月6日,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等调兵逼进省城,对唐继尧实行“兵谏”,史称“二六政变”。唐继尧策反卢汉不成,眼看大势已去,被迫交权,后于5月23日病死。“二六政变”后,云南省务委员会宣布成立,胡若愚被推为省政府主席兼军政厅厅长,龙云为省政府委员兼云南讲武堂校长。省务委员会的成立,名义上是四镇守使联合统治云南,但实际大权操纵在实力较强的胡若愚、龙云手中。张汝骥拥兵3个团,倒向胡若愚一边,李选廷只有1个团的兵力,觉得力量太弱,不敢参与争夺。这样,龙云与胡、张两军对垒,矛盾日益尖锐。但是,龙云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未有防胡图胡之心,致使胡张占了先机,险遭不测。

  1927年6月14日夜,胡若愚、张汝骥突然派兵袭击了龙云在昆明翠湖东路的住宅,龙云和卫士奋勇反击。一颗炮弹在住宅附近爆炸,击毁了门窗。龙云的左眼球被玻璃碎片炸伤,顿时鲜血淋漓,身体不支被俘。胡若愚俘虏龙云后,昆明城防司令王洁修把龙云关在大铁笼子里,囚禁在五华山上达一月有余,龙云的左眼得不到治疗,造成终身失明。就在“六一四事变”当日,蒋介石正好发布命令,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胡若愚为第39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8师师长。只是一个多月后,龙云才得到这个消息。龙云虽然被囚,但龙云部的主要将领卢汉、朱旭、高荫槐等却趁混乱逃到了滇西,龙云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大损失。龙部遂在滇西邀请滇军元老胡瑛代理第38军军长,指挥部队反击。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与胡若愚、张汝骥部在祥云县清华洞、禄丰县城郊展开激战。在击溃胡、张部队之后,乘胜进入昆明。胡若愚挟持龙云撤走,在退至昆明东郊大板桥时,恐38军跟踪追击,乃向龙云言和示好,双方达成了“板桥协议”。商定由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张即行北伐,由龙云在后方补充饷械。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了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并重新改组了云南省政府,延续一个多月的“六一四滇变”闹剧收场。1928年1月,蒋介石指定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指挥,龙云的地位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认可。

  龙云主政后,又与胡若愚、张汝骥和唐继虞部及支持他们的黔、川军,进行了两年左右的政权保卫战,最终基本肃清了云南境内反对势力。

  治理云南之典范

  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龙云在云南站稳脚跟后,利用云南相对安定稳定、远离中原战乱、自成一体的优势空间,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教育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提出建设“新云南”的主张。龙云励精图治,使云南各方面的建设生机盎然,使地处边疆的云南成为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一个引人注目的省份,龙云也被称为 “云南王”。

  政治上,云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主气氛浓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龙云对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深表钦佩。在民族矛盾上升的关键时刻,龙云的政治态度有了积极的变化,“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全力支持全面抗战。过去,云南军阀混战,盗匪横行,社会治安极其混乱。龙云整肃了各路军事武装集团,使得匪患渐平,民得安居。为云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因此,抗战期间,大批进步教授、民主人士、社会团体和大中学校纷纷入滇。他们在云南的活动,推动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进步,也推动了当地的政治活动。

  龙云保护和支持民主运动,使云南昆明有了“民主堡垒”之称。抗战爆发初期,中国共产党即与龙云建立了秘密联系。1943年,中共又派华岗同志到龙云身边工作。华岗向龙云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国的政策方针,阐明坚持抗战、反对内战、支持民主运动、反对法西斯专政的重大意义,使龙云对中共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蒋介石铲除地方势力、排除异己的一贯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龙云倡议下,中共在五华山龙云驻地设立电台,供双方及时联系。1945年7月,龙云又同意中共《新华日报》社在昆明青云街31号设立营业分处,发售《新华日报》和《群众》半月刊,民盟机关报《民主周刊》,也在昆明发售。这年年初,昆明还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义同盟”。1944年底,龙云加入了民盟。民盟在云南工作比较活跃,在群众中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对于配合共产党、开展抗日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上,龙云执政后,整顿财税,巩固金融,稳定货币,兴办实业。他重用陆崇仁等,改革财政税务,取消苛捐杂税,删繁就简,另立新税。将财政、企业、金融合而为一,以财政扶持金融,发展生产;以金融充裕财政,支持生产;以生产巩固财政,充实金融。他改组富滇银行,发行钞票,统治外汇,巩固云南金融。他大力扶植云南地方资本,支持兴办实业,扩大纺织出口,整顿发展个旧锡矿及其他钨、锑、铜、锡、盐、煤矿等,使云南省财政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

  龙云还十分重视农业和交通设施建设。大力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达6条,分别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特别是后来修建的滇缅公路,更是龙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公路的修筑,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发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龙云推广“新教育”运动,加大教育经费,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使云南这个边陲省份,在文化教育上显得十分发达。1932年,龙云为培养云南当地人才,在昆明北门街创办私立南菁学校,设小学、初中、高中三部。抗战期间,进一步扩展教学设施,先后培养了数千学生。其中有数百人后来在国内外颇负盛名。龙云从各个方面支持东陆大学的建设。1930年,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其经费由省府直接拨付。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云南大学。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属改为国立。抗战期间迁移到云南的一批大学,如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正医学院、华中大学等,龙云也给予了热情帮助,经济上大力支持,生活上予以关照。龙云还重视扶持、推进滇剧的发展;倡修云南通志、云南省志和云南各县县志。由于他的努力,1935年,《新纂云南通志》定稿;1941年,80卷、21部类、计400余万字的《续云南通志长编》也基本完成,这为保存云南历史文献,研究云南近现代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抵御外侮之表率

  1937年8月,龙云在西安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机飞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多次会晤。朱德和龙云是云南讲武堂先后同学,双方交换电台密码,开始建立联系渠道。在与中共领导人交谈中,龙云受到巨大鼓舞,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表示要“尽地方所有之人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1937年秋天,中国军队在华东重镇徐州与来势汹汹的日军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的决战,正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龙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多年精心培养出来的数万子弟兵送上了前线。9月9日,龙云一身戎装,誓师巫家坝,滇军首批以卢汉为军长的第60军4万余官兵浩浩荡荡步行1000多公里到达长沙集结,随即奔赴台儿庄战场。此时的台儿庄战事对中国极为不利,孙连仲部第二集团军被日军包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滇军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甚至还没来得及将机枪从马背上卸下来就投入战斗。英勇的战士前仆后继,与日军展开了反复肉搏,没有人因胆小而退却,没有人因怕死而逃跑。营长尹国华全营500人,最后仅一人生还。台儿庄战役胜利了,滇军坚持了二十多天,重创日军,威震敌胆,名扬天下,但自己也付出了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接着,云南又新编成第58军和新3军,与60军合组第30军团,年底又扩编为第1集团军,由卢汉指挥,龙云自兼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等。

  八年抗战,在仅有900万人的云南,龙云共组建派出了22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经历各种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十余万。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使云南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成为中华民族背水一战时脚底下为数不多的一块土地。这是龙云政治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和辉煌的一笔。考虑到战时港口会被日军封锁,重庆又地处内地,交通上必须保证国际通道的顺畅,1937年,龙云主动向蒋介石请命修筑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交通线。此条公路地势险峻,须跨越澜沧江和怒江,施工实属不易。在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等几乎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龙云坚决地下达了筑路饬令。在国难当头时刻,为了抗日救国,云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长途跋涉纷纷赶往筑路工地,平均每天出动数万人,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修筑了974公里的公路,滇缅公路全线通车。1938年5月17日至19日,英国《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和照片,报道滇缅公路的修筑情况,赞美“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这条公路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当时的国际援助物资均从此公路运至昆明,在军事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龙云本来还打算修筑一条滇缅铁路,后因缅甸沦陷,建路物资运不进来,铁路最终没有完成。滇缅公路被称为“抗日输血管”。

  民主人士之贤达

  随着抗战的胜利,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和各种民主力量,就不能不强化其在大后方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以消除其发动内战的后顾之忧。因此,解除龙云在云南的统治,清除民主阵地,就成为蒋介石在抗战后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

  1945年4月,蒋介石秘密召见昆明防守司令官杜聿明,商谈解决龙云的问题,要杜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做好准备。1945年10月3日,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杜聿明指挥中央军包围昆明城,解除了龙云的警卫部队和滇军守城地方的武装,并传达蒋介石的命令,免去龙云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辕主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及所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史称“十三事件”。龙云逃出公馆,登上五华山省政府驻地后,一面指挥警卫营奋死反抗,一面等待后援,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在宋子文等人的反复劝解下,龙云才放弃抵抗,留恋地离开了他经营十七年的云南,被迫飞往重庆接受院长任命。实际上,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由,等同于被软禁起来了。处于软禁中的龙云,丝毫不惧蒋介石的淫威,经常与中共、民主人士和滇军老部下秘密联系策动反蒋,并在旧政协开会前,资助民盟经费2000万法币(当时值黄金200两)。后来,潘朔端、曾泽生起义和张冲投向共产党,都与他们的老长官龙云不无关系。

  1946年3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龙云提出想先回昆明一趟,然后再去香港,希望脱离政治,遭到蒋的拒绝,龙云只好跟随大队人马回到南京。第二年,龙云所在的军事参议院被撤销,另立战略顾问委员会,由何应钦任主任,龙云任副主任。蒋介石几次要战略顾问委员会拟“剿共”计划,但均为龙云所拒绝,双方关系更为紧张。

  在南京,龙云受到严密的监视,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例如,1946年秋他想到杭州参观,1947年夏想到上海送爱女国璧赴美留学,均被无情拒绝。1948年秋,龙云听到蒋介石要把自己挟持到台湾的消息后,决心逃出虎口,并立即着手自救行动。他先与上海中共地下负责人吴克坚取得联系,计划乘船北上解放区,但未能实现。接着又派人到上海找到抗战期间在云南结识的美国飞虎队大队长陈纳德将军求援。在老朋友陈纳德的帮助下,1948年12月8日,被蒋软禁了整整三年的龙云终于脱离牢笼,搭乘陈纳德的一架商业飞机从南京经上海飞赴广州,随即远走香港。

  龙云脱险后,立即站到了反蒋反内战的行列。他到达香港不久,就发表长篇谈话,公开抨击蒋介石的阴谋,拒绝了代总统李宗仁要他去南京“共商国是”的要求,并力劝李宗仁接受中共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民革中央负责人之一。他时常关心云南的局势,多次派人去云南劝说卢汉早日起义。1949年8月13日,他同黄绍竑等44人,在香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痛斥蒋介石祸国殃民的政策,表示同蒋彻底决裂,并号召国民党军政人员认清形势,不要跟着蒋南逃。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开除龙云等人党籍并加以通缉,甚至派遣特务到香港伺机刺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龙云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62年6月27日,龙云因急性心肌梗塞病逝于北京,享年78岁。6月28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宣布摘掉龙云的“右派分子”帽子,组成了以陈毅副总理为首,刘伯承、彭真、卢汉、程潜等31人参加的治丧委员会。7月2日,周恩来总理、彭真副委员长前往吊唁。1980年6月,中共中央对龙云被错误处理为“右派”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名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