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与中国现代化建设(2)

辛亥革命网 2018-09-25 09:5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蒙和开端,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建国方略的实践和延伸,两者一脉相承,目标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建国三序在中国大陆得到完美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孙中山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构想和建立,提出了一整套政治设计,这就是建国三序。所谓建国三序,是指当时中国要从一个军阀割据、民智未开的国家,过渡到一个民主自由的宪政国家,不能一步到位,需经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军政时期,设立军政府,以扫除军阀割据、完成国民革命为要务;军阀扫除、国家统一,即可进入训政时期,由执政党培养训练民众学会并掌握权力之运用,党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法律的权力,以党治国;经过训政,地方自治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对选举、罢免等项权力已会运用,执政党即还政于民,制定宪法,进入民主宪政时期。所谓以党治国,即在训政时期,由执政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此外,还有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等论述,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考试、监察这些精神,设立平行的五院分别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大权力,其地位平等,且相互制约。这一整套政治设计,在当今民主社会里人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对于刚从二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脱胎而来的民国初期社会来说,是十分先进的制度,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现今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实际上是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的体现形式,并有所创新。海峡对岸的台湾,因历史原因与大陆分割,在蒋介石执政时期,因岛内多乱曾长期实行军政、训政,自蒋经国开放党禁以后,也进入了宪政时期。现今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人民开始友好往来,相信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和努力,可望实现“一国两制”形式的统一。香港、澳门回归后,更加繁荣,港澳同胞有了归属感,强大的中国是他们的支柱。大陆同胞希望两岸和平统一,香港、澳门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明天,而且会更好。

  三,实业计划中铁路、港口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想已实现,中国现代建设蓝图日臻完善

  实业计划中的铁路建设,孙中山考虑得甚为细致周到。他设计了五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分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最大创意的设想莫过于高原铁路建设,他称“此系吾铁路计划之最后部分,其工程极为繁难,其费用亦甚巨大。”他说这一块土地矿藏丰富,世人罕至,待其它铁路完成后,这条铁路实有必要。让人钦佩的是,他还细列出了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线等16条具体线路,沿线所列地点之细令人惊叹,字里行间浸透着他的良苦用心。如今,这些铁路建设构想都已成为现实,现在中国铁路网的构架,基本上符合他的规划。关于港口建设,包括北方京津地区、东部上海地区、南方广州地区,同时根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域,近似于现今全国大经济区域规划。在改良水道方面,提出整治长江口至重庆的河道、建设沿江港埠外,还提出在长江上游开发水利,明确说明在三峡建坝发电。如今,三峡大坝建成,已发挥巨大效益,在防洪方面,可抗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航运方面,万吨级轮船可通达重庆;在发电方面,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干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此外,工业、农业、商贸、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已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越来越高。更令人欣慰的是,着力于民生大计的“十二五”规划展开实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望再一个或两个台阶。

  而今,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在中国大陆已经完全实现开有所超越和创新。 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有知,定感欢欣。

  (作者简况:作者刘平贵,安徽省巢湖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现为陕西辛亥革命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常务理事、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