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秋瑾英勇就义111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8-07-15 08:5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丁纯蓝 万学工 查看:

鉴湖女侠秋瑾离开我们已经一百多年,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今天将文图及丁纯蓝女士赋诗发到网上,以此纪念。

  1907年7月15日,秋瑾英勇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鲁迅著名的小说《药》里被砍头的革命党人夏瑜,指的就是秋瑾。2018年7月15日是秋瑾英勇就义111周年了。

  秋瑾,一个家境殷实的女子,有丈夫有儿女,却仍然义无反顾走上革命的道路,即使放到现在,亦有何人所能做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朋友们凑钱买了把宝剑送给她,她把裘皮当了付酒资,并端起酒杯赋诗一首“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等豪气,如今哪个男儿能望其项背?

  1905年,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她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1907年2月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她与徐锡麟联系,制定了皖浙起义计划,“以安庆为重点,以绍兴为中枢”。大通学堂成为当时浙江革命的大本营。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怅恨自己壮志未酬,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烈士灵柩定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20世纪50年代迁葬杭州鸡笼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现西泠桥畔立有秋瑾烈士全身塑像,接受世人缅怀。

  1912年12月孙中山莅临杭州亲往秋社致祭,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39年周恩来巡视浙江,在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

  就在刚才快转钟,湖南浏阳谭嗣同研究会丁纯蓝女士联系我,说7月15日就是秋瑾就义111周年忌日,写了一篇怀念秋瑾的诗歌,我说秋瑾也攻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秋瑾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包括120多首诗,38首词。她以天下为己任,大义凛然,气势豪迈,文词朗丽高亢,音节嘹亮。为了普及革命,她还写过白话文,谱歌曲,甚至编弹词,来向广大群众传播革命的道理。这些皆收于《秋瑾集》中。

  悲哉!秋之为气也;

  惨乎!瑾其可怀矣。

  鉴湖女侠秋瑾离开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今天将文图及丁女士赋诗发到辛亥革命网上,以此纪念。

---万学工2018年7月15日零点于辛亥首义之地武昌

 

秋瑾像

 

致“女版谭嗣同”秋瑾

----纪念秋瑾英勇就义111周年

丁纯蓝

  这些年我走过秋瑾走过的地方,湘潭、湘乡、双峰、昭山、株洲、绍兴和杭州,感悟“鉴湖女侠”的一生的传奇经历和爱国情怀。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光辉灿烂,在7月15这个日子来临之前,一直反反复复念想着女版谭嗣同—秋瑾,唯有用文字来纪念这位鉴湖女侠。

  有人问那位穿着男装骑着一匹白马,

  从十八总跑到九总来的女人是谁?

  她是义源当铺的湘乡王家媳妇秋瑾,

  除了爱读书还到处找名师学习巫家拳,

  这位侠女身上有着非凡的英雄气概。

  

  和田庄园门前的荷花开得鲜艳,

  荷田照见过秋瑾的飒爽英姿。

  她希望夫妻“琴瑟和鸣”,

  将太冲别墅改名为“槐庭”。

  

  她经常在槐庭骑马、射箭,

  往返于湘江两岸乡村和古道,

  还走访农家了解民间疾苦,

  劝妇女们读书,争取自由解放,

  还创作了一批豪放悲壮的诗词。

   

  她登上长沙定王台去踏青,

  她行吟于岳阳楼、屈子祠,

  流连于贾谊故居和马王堆,

  还去浏阳结识了谭嗣同和唐才常。

   

  1898年谭嗣同变法遇难,

  其湖南浏阳老家被查封,

  是她冒着危险女扮男装,

  骑马去看望谭嗣同夫人李闰,

  并将诗词、信札和带到北京,

  交给谭嗣同的挚友梁启超,

  《仁学》孤本才得以明世。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

  

  怎舍得一双好儿女?

  你怎舍得你亲手书写的槐庭?

  你怎舍得祖国的大好河山?

  绝笔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她怀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

  以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一切

  明明已知徐锡麟失败的消息,

  却拒绝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

  主动赴死一如当年的谭嗣同,

  用一腔热血换来了民族的觉醒。 

  她血洒轩亭口的第四年,

  终于换来辛亥革命的成功,

  她为中华民族的新生,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