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一亭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与贡献

辛亥革命网 2019-03-22 09:18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沈文泉 查看:

人们对王一亭的认识,首先认为他是一个书画家,但是,少有人知道他是辛亥革命功臣、民主革命家。

  人们对王一亭的认识,首先认为他是一个书画家,曾任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和豫园书画善会副会长,和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是清末民国年间上海三大买办之一,曾任上海总商会协理、沪军都督府农工商务总长;再次是一个慈善家,曾筹集上亿善款赈灾济贫;还有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曾任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但是,少有人知道他是辛亥革命功臣、民主革命家。

  王一亭起先并不倾向于激进的革命,而是温和的改良派。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王一亭创作了《两先知图》,表达了对康有为、梁启超两位维新运动领袖的敬仰和对运动失败的痛惜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倾向。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给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一个深刻的启示:“俄国之败,败于专制;日本之胜,胜于立宪。”于是,王一亭又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立宪运动上。当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王一亭满怀激情地参加了由张謇、郑孝胥等人在上海成立的预备立宪公会,还参加了“国会请愿同志会”。然而,实施宪政的时间被一再地拖延,好友沈缦云等人赴京请愿要求速开国会的行动遭到失败,王一亭终于认清了满清皇朝假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的真面目,毅然从一个“立宪派”转变成为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参加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特别是亲身参加陈英士领导的光复上海的斗争,将王一亭的政治生涯推向了高潮。

  王一亭是于1910年参加中国同盟会的,但具体是几月几号,入盟介绍人是谁,还难以考证。有两个人物对他政治思想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一位是孙中山的重要助手陈英士;另一位是他生意场上的重要合作伙伴沈缦云。

  王一亭长子孟南是陈英士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再加上吴兴同乡的关系,可谓亲上加亲。这种特殊的关系使王一亭很快成为陈英士在上海工商界最可靠的同志。

  加入同盟会后,王一亭首先在经济上资助革命,他出巨资帮助于右任创办了《民立报》。这张报纸成为随后成立的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也成为革命党人的通信联络机关。陈英士、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党人都以此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民立报》率先作了报道。青年毛泽东深受这张报纸的影响。此外,王一亭又为陈英士垫款负担其联络各地来沪同志的食宿等项开支,并将好友李云书、虞洽卿等上海商界的头面人物拉入革命队伍。

  王一亭做的第二项革命工作就是为革命准备武装力量。他和李平书、虞洽卿、沈缦云等人一起组织商团武装。到辛亥革命前夕,上海商团团员已经发展到6000余人,后来成为光复上海的重要力量。

  在光复上海的斗争,王一亭是5名核心领导人之一,其他4个人是陈英士、于右任、李平书、沈缦云。

  起义前夕,王一亭和李平书、朱葆三等人一起成功策反了沪军巡防营和吴淞炮台守军。使得上海起义几乎是不战而胜,唯一的硬仗是攻打江南制造局。

  当起义军攻打清军在上海的最大堡垒——江南制造局受挫,陈英士被扣押的关键时刻,王一亭曾和李平书冒险进入江南制造局,面见总办张士珩,要求以商会的名义保释陈英士,遭到张的拒绝。

  当李平书面对数千商团团员的生命安危难下决心的危机时刻,王一亭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事亟矣。进或亦死,退则必死,等死耳,与其引颈待戮,无宁为国殉身。若事有济,则与民国前途裨益良巨。”促使李平书下决心拿下江南制造局,并救出陈英士。

  沪军都督府成立后,王一亭出任交通总长。在陈英士组织江浙联军攻打南京时,王一亭和李平书、朱葆三、虞洽卿等人帮助筹办枪支弹药、慰劳物品,还经手向三井洋行借款35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联军作战。

  当袁世凯攫取革命的果实,复辟称帝,上海工商界大多数人表示反对继续革命时,王一亭坚定地站在孙中山、陈英士等革命党人一边,在经济上支持陈英士的反袁斗争,遭到袁世凯政府的通缉。

  反袁斗争失败后,王一亭退出了政治舞台。这固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不彻底性使然;也是反感于革命党内部尤其是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的互相排挤和倾轧。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使他对革命前途感到迷茫和失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对辛亥革命所作为的重要贡献:如果没有他的帮助,陈英士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赢得上海商界的支持和参与;如果没有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主张拿下江南制造局,起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陈英士能否成功获救,沪、浙、江、闽等地能否光复,乃至整个革命能否成功,都难以预料;如果没有他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国民党人的宣传和中部同盟会的活动就会困难重重,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总之,王一亭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是坚定的、勇敢的、智慧的,他对辛亥革命所做出贡献的是巨大的、关键的,他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今天,我们集会纪念辛亥革命,就应该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