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坝与辛亥革命的渊源

辛亥革命网 2018-03-26 10:23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宜昌政协 查看:

尽管已是绿地茵茵的宜昌夷陵广场,铁路坝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会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抹去。百年前,在风云会际下,铁路坝演绎了一段辛亥革命的传奇。

  尽管已是绿地茵茵的宜昌夷陵广场,铁路坝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会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抹去。百年前,在风云会际下,铁路坝演绎了一段辛亥革命的传奇。

  宜昌铁路坝,是川汉铁路修筑的起点,正是因为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把驻军调到宜昌、四川,导致武昌城空虚。革命军才一举成功。可以说,川汉铁路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铁路坝,与这个历史事件联系紧密。

  上世纪初叶,四川总督锡良要把天府之国经三峡地区与外界用铁路贯穿起来的想法,得到绅商们的响应,于1904年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总公司,其预定线路自成都经重庆、宜昌达汉口。并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商路工办法,奏请派著称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为总工程司,秀山人“戊戌传胪”李稷勋为宜昌总理,首先修筑宜(昌)夔(府)段。1909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在宜昌举行,三万余路工由宜昌城区经晓溪 塔、张家口、雾渡河、水月寺、大峡口至归州一线崇山峻岭间展开施工。修筑铁路利用了宜昌郊外两块地势较平坦的地块,一块在城区东门外不远地段,称上铁路坝,即今夷陵广场至石板溪一带;另一块在城区东南方向的江边地段,称下铁路坝,即今九码头与中心医院之间的胜利一、二路一带。上下铁路坝之间原是大片的水域和洼地,于是人工筑起一道笔直的路基连结两坝,即为后来的汉宜公路今夷陵大道的一段。下铁路坝靠江边修建了新码头,以便将通过长江水路轮运来的筑路器材搬上岸并临时堆放。上铁路坝是修筑铁路的指挥中心,建有各种用房,包括火车站。

川汉铁路宜万段指挥机构办公楼

  1910年7月13日,宜昌新码头经下铁路坝和上铁路坝至晓溪塔15里路基筑成开始铺轨,詹天佑亲自参加铺轨典礼,打下第一颗道钉。

  正当川汉铁路紧张施工期间,1911年(农历辛亥年)5月清廷宣布商办的川汉铁路为国有,并将筑路权拱手交给帝国主义国家,引起朝野上下哗然, 四川和宜昌两地掀起保路风潮。清廷从武汉调遣兵力前往四川和宜昌镇压保路运动,革命党人趁机起事,当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宜昌的革命党人联合驻宜新军在全国最先响应,于10月18日举行起义。李稷勋说,“全国义师桴应武昌,以宜昌为最先”。川汉铁路筑路工人大多来自河北等地,强武有力,从中选出800余精壮路工参加义军。这些路工作战勇敢,在攻打荆州清军的战斗中立功。

川汉铁路宜昌站前的火车

  就此,川汉铁路“仓卒停歇,工材散落,亏蚀尤巨”。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川汉铁路原股东代表赴京与交通部协商继修川汉铁路事宜,还成立汉粤川铁路宜夔工程局于宜昌。实际上恢复筑路仅为纸上谈兵,数年后宜昌筑路工料陆续拆走,留给人们的仅是铁路沿线一个个孤独的桥墩、隧道和火车站,还有那空旷的铁路坝。

  20多年后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宜昌办了两件与原川汉铁路有关的大事,一是将上铁路坝向东筑的铁路路基改建成汉宜公路,1934年12月竣工通汽车;一是将上铁路坝改建成军民两用的飞机场,1935年春告竣启用。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市民们改口称其为“飞机场”。1940年6月侵华日军占领宜昌后,最初也作机场使用,由于中国军队对铁路坝机场两次炮击,日军才改建机场于土门垭。1949年宜昌解放后,恢复了“铁路坝”的名称,并于10月2日宜昌在这里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万人大会,开创了长达四十多年将其作为群众集会和体育运动会重要场地的先河。那一阵阵火热沸腾的铁路坝广场,给老一辈宜昌市民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今日铁路坝——夷陵广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