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接力走好新长征(上)

辛亥革命网 2016-10-22 09:0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温红彦 毛磊 冯春梅 倪光辉 卢晓琳 查看:

一路走来,国家实力正如一次次腾空而起的“长征”火箭,始终昂扬向上;一路走来,变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执着的初心!

  出发!

  1934年10月,被誉为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长征,从江西瑞金迈出第一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进行战略大转移。那是一段血衣裹身的征程,一支人类奇兵,从此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转战几万里、血洒几万里、建勋几万里。1936年10月22日,终于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长征,写就了雄浑的英雄史诗,筑就了伟大的精神丰碑。

  出发!  

  2016年10月17日晨,中国酒泉,“长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万众瞩目下,“神箭”擎天撼地冲出霄汉,中华儿女再探苍穹。82年前的同一天,1934年10月17日夜,8.6万名红军跨过江西于都河,正式踏上漫漫征程。长征,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人最壮丽的篇章,奠定了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基础。“长征”,同一个词汇,折射出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神穿越时空,旗帜引领航向。当年,那些曾庇护红军战士、为成长的理想遮风避雨的危旧土坯房,如今已成了红墙黛瓦的居民小区;当年,那些曾为红军照亮行程的松明火把,已变成了明亮的白炽灯;当年,那些泥泞狭窄的土路,已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百姓安居乐业,城乡一派祥和,国力日益昌盛,这不正是红军队伍所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一路走来,国家实力正如一次次腾空而起的“长征”火箭,始终昂扬向上;一路走来,变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执着的初心!

  “革命理想高于天”——路线正确后愈挫愈勇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静静流淌的于都河波光粼粼,荡漾着历史的回响。当年红军架设渡河浮桥的地方,如今已矗立起多座现代化钢筋水泥大桥。

  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河畔布满青苔的石阶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妻送郞、娘送儿、无数生离死别的一幕幕。

  上个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风雨如磐。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领导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出发时8.6万人,抢渡湘江伤亡惨重,锐减为3万余人。在红军血洒湘江、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力谏中央,挽狂澜于既倒,红军急奔黔北,强渡乌江,向遵义挺进。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广西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一尊红军指挥员——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雕像静静矗立。突破湘江时负责断后的红34师陷入重重包围,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29岁的陈树湘因腹部受伤被俘,躺在担架上的他,一把扯断自己的肠子,“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雪山极寒挡不住理想的追求,泸定铁锁拦不住无畏的勇士。长征期间,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江西兴国县老红军钟发镇回忆起长征,言语动情:“不管困难多大,从来没有掉过队,一直跟党走!”

  “一直跟党走”“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折射的都是红军将士忠于理想、忠于信仰的初心。

  80年前,理想信念是长征之魂;今天,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列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大任务,中央八项规定巩固理想信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补足精神之钙,“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出“醒脑良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思想之基……

  新长征路上,无数为崇高理想信念奋斗的人们举起精神火炬: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担任法官的22年里,参与审理一系列大案要案和起草多项重大司法解释,扛起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操盘手的重任,为实现心中的理想信念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工作岗位上时年仅46岁。在这个曾因贫困“出名”的偏远小县,他耗尽最后一份心力,换来了晴隆的大变样;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在训练中遭遇突发险情英勇献身,壮阔海天绚烂绽放的生命之花,永远定格在29岁的青春;

  ……

  信仰之花,需要用行动去浇灌;信念之志,需要用行动去践行。红军当年在罗霄山脉举起的理想火炬,一代一代地传到了今天,还将一代一代地传向未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艰难困苦中淬炼洗礼

  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底有多苦?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

  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轮番扫射、轰炸,地上有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饥饿、寒冷、伤病,红军趟过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许多人在长征途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共产党员和红军官兵没有被死亡和困难所吓倒,而是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挑战生命极限,坚持走到胜利。

  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13岁参加长征,三过草地。他们班原有14人,到第三次过草地时只剩7人。进入草地后,干粮、野菜、枪袋都吃完了,开始吃皮腰带。7个人的皮带吃掉了6根,当吃到第七根皮带的扣眼时,战士们得知即将走出草地。为了纪念这段岁月,大家一致决定忍饥挨饿把这半根皮带保留下来……

  半截皮带流过时间的长河,依旧有着那坚实的力量与内涵。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皮带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当记者问,长征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是什么时,101岁的老红军王道金低头沉思了片刻,“过夹金山!”这座雪山被当地老百姓称作神山,因为除了神仙,连飞鸟都过不去。但就是凭着两身单衣、两双布袜、一双草鞋、一根木棍,还有宝贵的几枚辣椒,王道金翻过了夹金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时红军指挥员平均不足25岁,战斗员平均不足20岁,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14年,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仅仅7年。正是这支由年轻的党所领导的年轻军队,征服了20多座雪山,渡过了30多条险流,穿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类壮举。

  红军将士在血与火的奋斗中打造出一座座精神高地,激励着后来者在新的长征路上拼搏前行——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大漠敦煌,兢兢业业50多年,全身心投入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员工徐立平,20多年来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用奋斗雕刻出“大国工匠”的坚守;

  ……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13亿多人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