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与孙中山文化构筑湾区人文底色

辛亥革命网 2018-09-13 13:44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梁东麒 王欣琳 李鑫 查看:

9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合作座谈会在中山市举行,中央文史馆、省文史馆的重量级专家学者,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两区九市的代表,在座谈会上,聚焦人文湾区,发出交流先声。

  9月11日,一场由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和政协中山市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山市翠亨新区管委会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合作座谈会在我市举行,中央文史馆、省文史馆的重量级专家学者,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两区九市的代表,在这场全国范围内第一次举办以“人文湾区”人文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座谈会上,聚焦人文湾区,发出交流先声。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地理、文化渊源、人文精神、风俗习惯上同气连枝、一脉相承,在发展人文湾区的过程中,岭南文化与孙中山文化应是构筑湾区人文的两种最基础底色。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杨兴锋等与会代表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具有同一性,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链。大湾区各城市和地区应注重挖掘、融合和利用这些人文价值链,尤其是应注重建设发展与大湾区各地均有深刻联系的“孙中山文化”,形成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孙中山文化是湾区重要文化支撑

  潘公凯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地区、城市是互融互补的关系,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在各个城市都有承接和体现,且与孙中山文化有较大共鸣。各地区、城市在文化上密切相关,处于共生的大环境,注重文化统一部署、重视高端人才培育是让文化发挥作用的关键。

  大湾区的文化领域交流合作要加强,首先要打破地域限制。各地区、城市实施统一的思想文化部署,提高文化相通程度,进行更多交流,探讨活动策划,文化交流的效率将会提升,成果将会显著。

  其次,基于大湾区现有文化成果和人才情况,必须要重视高端人才的集聚培养,增加高端引领性的文化项目、文化成果的组织与培育,注重学术研究、文化继承与发展。更多展示文化湾区的艺术研究创作、表演展览,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深度和高度,达到令人佩服的效果。

  此外,孙中山文化也是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文化支撑,需要整个湾区共同予以关注和实施操作,中山尤其可以建立更多博物馆、美术馆等,宣传其生平事迹、文化理念与革命实践,这对大湾区有直接影响。

  多方面思考人文湾区的发展之路

  陶思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既要建设经济湾区,也要建设文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继承了岭南文化,文化渊源一脉相承。但是,三地由于历史原因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分离,因此在各方面的条件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发展湾区,首先要让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发展研究海洋文化的基地,维护海权,做好海上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要通过海上交通和渔业文化将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社会联系起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利用好侨乡文化在中外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和历史经验优势,在大湾区发展好侨乡文化,做一个面向世界传播侨乡文化的文化枢纽。

  同时,要以信仰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大湾区的文化根基和认同基础,加深大湾区三地间的文化融合;整合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令大湾区内的旅游景点走出国内,走向国际。发展旅游有利于改造环境,并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要统筹大湾区内的教育资源,用开放式的观念办教育,吸引人才;三地教育部门应当联合起来编写教材,注重基础教育,向祖国的下一代传递爱家爱国爱湾区的理念。

  打造文化产业高地 吸引优质人才

  田丰(省文史馆馆员、省社科联原主席、研究员)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文化引领创新区,需要把握港澳“一国两制”这个湾区最大特点,以及岭南文化这一共同背景的文化优势。

  岭南文化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内生动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强大文化纽带。人文湾区的建设应有传承性、融合性、创新性,建设人文湾区,为大湾区合作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和良好软环境。大湾区文化建设立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把大湾区打造成与北京、上海三足鼎立的文化产业高地,继承岭南文化精华振兴文化产业。

  此外,人文湾区还要不断加强智库交流,联合大湾区社科人文专家学者研究课题,并设立奖励机制。畅通文化人才引进,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让孙中山先生“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伟大理想在粤港澳大湾区得以实现。

  湾区内需做好“协同创新”这篇文章

  徐真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发展,要充分利用湾区内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优势和创新产业优势,加强湾区与周边国家的活动和合作。经济与科技的交互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互。在此过程中,可以寻求话语共识与价值共识,建立起一种互相理解与尊重的跨文化人际交流。

  其次,湾区内需做好“协同创新”这篇文章。湾区内高科技产业、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热点、难点,联合共建实验室,联合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早布局全球创新科技合作网络和创新人才合作平台,实现现代产业高地与现代高等教育高地的双轮驱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