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计划》的交通蓝图(2)

辛亥革命网 2018-09-25 09:51 来源:团结报 作者:戴鞍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2年清皇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满怀热情地筹划并亲身参与实业建设,想以此稳固民主共和的根基。,孙中

  孙中山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继承和发展了戊戌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于帝国主义在落后国家推行铁路政策的思想认识,明确指出列强的势力所以“日益伸张”,“亡人家国”,一个重要的手段即这种铁路政策。因此,他在强调铁路建设对发展中国经济的先决作用的同时,还要求国人从保障中国的统一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去认识修筑铁路的重要性。他指出铁路固然是发展实业之必需,而“尤其重要者,则为保障统一之真实,盖中国统一方能自存也” 。强调“今日我国,如欲立足于世界,惟有速修铁路,以立富强之基” 。否则,在强邻环视、竞夺我路权的形势下,“一旦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35、436、491页)。总之,无论为了强国富民,还是为了保障国家的主权和统一,筑路都是当时的急务。

  1912年卸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不久,孙中山便提出了在10年内建设三大铁路干线的计划,其中之一就是起自长江口的“中路”,它经过长江流域的江苏、安徽,转入河南、陕西、甘肃,迄于新疆伊犁,是横贯中国东西诸多省份,行程数千公里的铁路大动脉。在以后完成的《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又进一步使自己的设想周密化和系统化,详细提出了在长江流域修筑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铁路运输网的计划。其中包括:(1)以上海地区为中心的江浙沿海,至塔城、库伦、乌里雅苏台、重庆、广州各线。又通过沿海铁路线,往南至宁波、福州、厦门、汕头以迄广州,往北至海门、通州、青岛、荣城、文登、芝罘、莱州以迄天津;(2)南京至洛阳、汉口、韶州、嘉应、海州、新洋港、吕四港各线;(3)汉口至西安、芝罘、海州、黄河港、直隶湾的北方大港;(4)霍山、芜湖、苏州至嘉兴线。

  从孙中山对修筑铁路网的构想中,不难看出他有两个明确的思想:其一是要用铁路把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各省,同西北、西南、南方、北方和东北广大地区,密切联系起来。在孙中山的铁路计划中,“中央铁路系统”是“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36页)。在他所列出的“中央铁路系统”的24条线路中,有15条线路都直接同长江中下游联系着,可见,“中央铁路系统”的重心,乃是长江中下游经全国腹地同各大边区的联系,其二是要加强长江中下游各省之间的联系。

  铁路与公路

  当然,孙中山完全了解,铁路较之公路虽然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铁路的修筑既费资又费时,而公路的修筑则省资省时。况且有的地区限于种种条件,并不完全需要修筑铁路。因此,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同时,总是积极发展公路交通,使两者互相补充,以收取更大的效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中山在1912年卸任后游历长江中下游考察访问期间,在宣传铁路建设的同时,又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形,要求重视公路建设,使之同铁路建设相辅相成,以节约建设资金,并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的经济效益,推进地方的经济建设。

  孙中山途经江阴时,曾有人写信要求他支持在江阴筑一铁路达沪宁线常州附近一个小镇横林。他就在江阴各界的欢迎会上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筑铁路和火车的机车、车厢造价高昂,主要应在远距离和全国交通要枢的地方建筑。象江阴距沪宁线不远,地方不大,来往的人又不多,每天火车开驶次数也不多的地方,若修筑铁路,不仅铁路公司赔本,而且百姓也不很方便。相反,修筑公路,开汽车或用马车,造价既低,来往亦便捷。铁路交通“必要靠马路或运河的帮助方能发达”。因此,孙中山在长江中下游多处旅行演说中,反复宣传发展实业“须从交通入手。交通之法,铁路为急务,然马路尤不可少”的观点,并且劝导官绅与百姓要重视公路的修筑(《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27、535页)。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