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命题评析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江汉论坛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以“反封建”作为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中心题旨,是陈独秀从日本“大正德谟克拉西”借来的一种法兰西式的激进主义表述。陈氏的“反封建”

  笔者在《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发表的《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论及,由汉语旧名转变成的新名“封建”,其概念泛化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国际二大文件译入中国(该文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将近代中国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进而在20、30年代之交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泛化封建观得到学术论证。此说大体符合史实,然而,推原史迹,共产国际二大文件传入中国之前,新名“封建”概念泛化在五四时期已初现端倪。

  一、陈独秀“封建=前近代=落后”公式的提出

  将“封建”指称周秦以下直至现代的全部历史,并以“封建”总概中国的各种落后属性,首见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的言论。

  陈氏1915年夏自日本游学回归,创办《青年杂志》(著名的《新青年》前身),9月15日在该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此为新文化运动的开篇之作。该文以“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新精神号召青年,并抨击与之背反的旧精神———“奴隶的、保守的、退隐的、锁国的、虚文的、想象的”。在“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一目,陈氏说:

  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征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之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1

  他把各种陈腐、落后的现象都归之“封建制度之遗”,“封建”被指为陈腐、落后之渊薮。陈氏认定,正因为有此“封建制度之遗”,使得当代中国人与白种人(时称“皙种”)相比,思想落后千年。

  1915年10月15日,陈氏撰《今日之教育方针》,在论述教育方针之二“惟民主义”时,又说:

  封建时代,君主专制时代,人民惟统治者之命是从,无互相连络之机缘,团体思想,因以薄弱。2

  将“封建时代”与“君主专制时代”作为同义短语并提互用,这是前无古人的,不仅与周秦以降的全部“封建论”相异,也与近代诸作者的用例背反。梁启超1901年还将“封建时代”(指殷周)与“君主专制政体全盛时代”(指秦汉以降)明确地区分为先后两个历史阶段。严复1903年、孙中山1924年也有与梁启超相类似的论述。

  纵览清末民初各种论者的“封建”用例,莫不包含“封土建国”义,与秦汉至明清的君主集权制恰相对应。然而,陈氏却将这两个意蕴大异的阶段归并为一,统称“封建时代”,并认定此一时代延及当下。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时,有如下分析:

  辛亥革命所以失败的原因……也正以当时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未曾发达到与封建!官僚阶级截然分化的程度。3

  将当时的官僚阶级冠以“封建”,也即把现实中国纳入“封建社会”。

  在一封书信中,陈氏论及现实中国为“封建”所笼罩,他说:“封建时代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仍复遗僵印影,呈其余势,善恶是非之辨,遂纷不可理。”4此类“泛封建”论述还散见于陈氏五四时期的多种文字之中。

  二、陈氏说从日本移植而来

  陈独秀何以别出心裁,将“封建”的外延作如此巨大的扩张呢?陈氏本人并未对此加以说明,我们略考陈氏生平,发现其新说实来源于日本,是陈氏在留学日本期间形成的一种感悟性产物。

  1901—1905年间,陈独秀曾先后五次游学日本。陈氏旅日期间,正值明治末、大正初,日本刚刚走出封建阶段(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的七百年,是日本的封建时代),迈入近代门槛。明治间的日本启蒙思想家仿效法国启蒙运动的提法,将过往的、落后的制度及观念、习俗称之“封建的”,并将德川时代的基本性格概括为二:封建与锁国,称“封建制度”与“锁国政策”是“德川时代的重要的两个基本性格”而“立宪制”与“封建制”的对立,“开国”与“锁国”的对立,是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题旨5。此类论断在明治、大正年间的书报文字中随处可见。

  以被称之“日本的伏尔泰”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为例,其在幕末明初思想文化批判的锋芒,直指僵化的封建制度。他在自传中描述江户时代家乡的情形说:

  当时中津这个地方在封建制度下,就好象把东西严严实实地装在箱子里一样,建立了一套牢固的秩序,尽管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也丝毫没有变样。6

  福泽谕吉着重谴责封建社会的核心体制——门阀制度。《福泽氏纪念之碑》载:“福泽氏的先祖乃寒族的一小民”,身为中津底层藩士的父亲年收入仅13石,一生抑郁凄苦,这给福泽谕吉留下悲惨印象,他在《自传》中对世袭贵胄把持社会资源的不合理现象充满义愤,将“封建的门阀制度”视作底层人士生存与发展的大障害。福泽说:“父亲一生四十五年当中为封建制度所束缚,甚么事情也没做出个成就来。空怀不平,饮恨而死。”7福泽发出痛心疾首之论:“门阀制度是父亲的死敌”8

  福泽的名著《劝学篇》,成书于反封建的“废藩置县”(1871)之后,其主旨在打破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桎梏,促使国人树立人格尊严,倡导人的自主、自尊、自觉。“一身独立,一国独立”为该书名论,遍传国人之间,故《劝学篇》被称之反对封建等级制的“人间平等宣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