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一)

辛亥革命网 2016-10-08 10:10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何一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仅毕生致力于革命, 而且还对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交通, 特别是对铁路建设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仅毕生致力于革命,而且还对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交通,特别是对铁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措施,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

  孙中山十分重视发展现代交通,建设铁路,“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的著名论断,是他对中国交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贡献。孙中山的这一思想,一方面受到世界交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在充分吸取了前人和同时代人思想养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他的思想较同时代的人更加深刻,眼光更远,境界更高。

  铁路交通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开创了交通运输的新时代。其后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兴建铁路,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修建铁路都十分重视,19世纪中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将相当部分投资和大部分钢材用于修建铁路。1913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0万公里,其中80%在英、美、法、德、俄五个国家,此外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国也先后建成了各自的铁路网络。铁路成了当时在陆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交通工具,成为这些国家工业化的先驱,对这些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铁路知识输入中国较早,19世纪30年代,一些来华的传教士就将正在欧美勃兴的铁路建设热潮介绍到中国。如传教士郭士立在1840年前后所著的《贸易通志》中向中国人介绍了铁路:“且火机所施不独舟也,又有火轮车。车旁插铁管煮水,压蒸汽轮动轮,其后竖缚数十车,皆被火机拉动,每一时走四十余里。无马无驴,如翼自飞。”“欲施此车,先平其险路辅以铁辙,……行时溜轻如飞,则一马力牵六马之重。”其后,中国的部分先进士人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有了对铁路知识简略的叙述。林则徐在所主编的《四洲志》中多处介绍欧美的铁路状况,如总论中称“其不通河道者,即用火烟车陆运货物,一点钟可行二三十里。”“其车路皆穿凿山岭,砌伐坦途。”魏源在所著《海国图志》中也对美国的铁路火车进行了简介:“又有火轮车,中可住千人,一时能行八、百十里,故国内多铁轱辘之路。”此外徐继余所著《瀛环志略》一书也对美国的铁路分布、运营和修建等进行了介绍。1858年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干王洪仁 在所著《资政新篇》中对于铁路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认为“火船、火车……等物,皆有夺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堂堂正正之技。”从而提出“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这样,洪仁 成为第一个倡议在中国修建铁路的中国人。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具有开明思想的官员对于建设铁路的重要性开始有所认识,如刘铭传、李鸿章、丁日昌等都多次上疏请求修建铁路,却遭到封建顽固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但修建铁路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清政府于1881年同意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长仅10公里的唐胥铁路。其后虽有开平铁路公司的设立,但是清政府和一般的国人对于建设铁路的必要性还是缺乏认识。

  孙中山少年时在美国成长,真切地感受到欧美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于铁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孙中山归国后,在吸收前人思想养料的基础上,曾向清政府提出了包括大力建设铁路在内的若干发展经济的建议,但未引起当权者的重视。这使孙中山认识到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中国只能更加贫弱,为列强所宰割。因而只有先进行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能进行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孙中山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动和领导革命上。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创,百废待兴,如何建设中国,意见纷纭。孙中山以先驱者的远大眼光,提纲挈领地提出优先建设铁路作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基础的主张,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阐述建设铁路的意义和作用。

  1.建设铁路是中国改变贫弱面貌的关键,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生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因而出现了一个发展实业的热潮。但是民国初年,“我国一般之舆论,能作务本之谈者,皆以为振兴中国惟一之方法,止赖实业。”由于“实业的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因此要发展实业,必须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但什么是突破口。这在当时,不仅一般国人对此茫然无知,即使是政府的高级官员和工商业界人士对此也都缺乏认识,对于优先发展交通,建设铁路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还不了解,普遍没有认识到交通是制约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的瓶颈。其时“从事于资本之企画、银行财团之组织,随在有人,而谈论交通者稍寡,热狂留意于交通事业中之重要所谓铁路者尤鲜。盖承前清扰乱于铁路事业之后,而厌倦中之,亦当然之趋势也”。在这种情势下,孙中山深刻地阐述了建设铁路的重要性,他指出:“今日中国既贫且弱,曷克臻此,故欲能自立于地球上,莫如富强,富强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世人皆知农、工、商、矿为富国之要图,不知无交通机关以运输之,则着着皆失败。……则交通不便,实业必不能发达,可以断然。”“今欲谋富国之策,非扩充铁路不可。”“总之,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今日铁道为立国之本”,“中国当此极弱之时,非多筑铁路不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