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启示(2)

辛亥革命网 2018-09-25 09:5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敏 查看: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交通尤其是铁路先行,是孙中山实业计划的突出特色与亮点。据统计,《实业计划》的六大计划中,涉及交通事业的即占四个,在文字分量上占了全部计划的3/4,足见孙中山对发展交通的重视。他认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铁路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

  全面而彻底的“开放主义”

  中国经济实乃世界市场之一部分,必须依靠国际资本的援手方能得到发展。

  孙中山思想的开放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在近代人物中,他可能是最具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的伟人。由此,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又一突出特征,便是极为彻底的“开放主义”。

  孙中山享年59岁,却有31年的时间先后在14个国家和地区活动,堪称“世界公民”。某种意义上,他对世界的情况比对中国情况更为了解。孙中山认为,中国经济实乃世界市场之一部分,必须依靠国际资本的援手方能得到发展,致“方今世界交通,一国有大计划,若合数国之力以经营之,则事之成功甚易,以一国独当之,则成功极难。”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是全面、彻底的,强调除引进外资、外才外,也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他说:“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他并举日本的发展为例,说明全面开放的重要性,“(日本)四十年以前,亦是一个最小、最穷、最弱之国,自明治维新以后,四十年间,俨然成为列强……他是用何种方法,始能如此,亦只是用开放主义。我中华民国土地比日本大二十倍,人民比日本亦多二十倍,要照日本办法,亦采用开放主义,不到三、五年后,兄弟可决定,比日本富强十倍。”

  孙中山为利用外资确立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必选最有利之途以吸外资”;“不失主权”、“不用抵押”。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和前提是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孙中山强调;“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成,操之在人则亡”。为了保证在利用外资时维护国家主权,孙中山主张在借用外资时,最好不通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谈判,而是由民间公司或私人直接交涉,采用“纯粹商业性质之办法”。

  以民生为底色的实业路线

  在孙中山看来,发展实业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是“养民”,要以“养民”为本位。

  孙中山是农民的儿子,来自农村,对中国底层劳动大众的苦难有着实际的了解并抱有深切的同情。因此,他力倡发展实业,最根本的目的,是想通过“物畅其流”而强国富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之过上殷实、富足的日子。民生主义可以说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思想,而其发展实业的主张则是民生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孙中山看来,发展实业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是“养民”,要以“养民”为本位。孙中山指出,“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为了达到养民的目的,政府就必须发展与民生相关的各种实业,为老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保证。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同时,实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注意分配公平问题,防止出现严重的贫富不均,“求富”与“均富”要同时并进。孙中山认为,“经济进步,机器发明,生产力为之大增,得有土地及资本之优势,悉成暴富,而无土地及资本之人,则转因之谋食日艰,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贫富之阶级日分,民生问题随之大起”。为解决随经济发展可能引发的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开出了三副药方:第一,“平均地权”,以解决土地问题;第二,“节制资本”,以解决资本垄断问题;第三,生产与分配并重,以解决国民所得在分配上相对平均、相对公平。“我们要完全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解决生产的问题,就是分配的问题,也是要同时注重的。”由此可见,孙中山发展实业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要四万万人都可以享福,把中国变成一个安乐国家和一个快活世界”。

  在孙中山看来,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大力发展国家资本,方能在经济发展中兼顾国计民生,有效地防止贫富不均。

  孙中山实业思想再认识

  《实业计划》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提出的最富想象力,最为宏伟、全面、系统的经济近代化建设的纲领。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博大恢宏,全面系统,集中反映其实业思想的《实业计划》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提出的最富想象力,最为宏伟、全面、系统的经济近代化建设的纲领,但它又具有突出的超前性特点,无论是修筑十万英里铁路和百万英里公路网,还是建设世界级的三大海港,以及黄河、长江、淮河的治理,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当时的中国也不具备从事如此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