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婚姻生活与思想变迁(2)

辛亥革命网 2017-06-23 13:38 来源:《清史参考》 作者:夏晓虹 查看:

秋瑾可以说是晚清最有名的女性革命家,她在组织反清起义失败后就义于浙江绍兴,并留下了“秋雨秋风愁煞人”的绝笔。而她的婚姻生活也一直受到后世的关注,并有各种不同的解读。

  服部繁子还记述,秋瑾谈到她的家庭状况时,竟然用了“我的家庭太和睦了”的表达。这实在让我们非常诧异。而秋瑾接下来讲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她说:“我对这种和睦总觉得有所不满,甚至有厌倦的情绪,我希望我丈夫强暴一些,强暴地压迫我,这样我才能鼓起勇气来和男人抗争。”就是说,秋瑾本来希望反抗男权,如果她丈夫给她的压力更大一点,她就更有勇气去抗争。这个谈话是在1904年2月,距秋瑾6月东渡日本已经不远了。这样的追述当然也可能是受过“贤母良妻”教育的服部夫人对秋瑾性格的不理解,会有一些偏差,不过这种说法出自秋瑾之口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

  当然,王子芳的温顺,并不意味着秋瑾的家庭生活真的和睦。秋瑾到日本以后,写信讲过,有一次她跟丈夫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住到一个旅店里不回去。另外,她在北京,有一个交往很多的同乡,名叫陶在东。他也提到,秋瑾在北京时,家庭矛盾比较多。当秋瑾和她丈夫发生冲突,他们这些朋友就经常去调解。

  秋瑾为什么会出走?按照后来的记述,起因是某天王子芳让秋瑾在家中做饭,说要招待客人,结果她丈夫被朋友拉去逛妓院、喝花酒没回来。秋瑾因丈夫不归,觉得在家中无所事事,于是带上小厮,改穿男装,到戏院里看戏,结果回来就被她丈夫发现了,认为她不守妇道,动手打了她。秋瑾在一怒之下住进了旅店,后来通过朋友的调解,最终又回到家中。从这则材料看来,在秋瑾的家庭生活中的确发生过冲突甚至王子芳动手打人的情况。当然,肯定是打架打得很少,要不然怎么会一怒之下出走了呢!

  秋瑾有一首诗特别值得关注,题目叫《谢道韫》, 是一首咏古诗。这首诗很短, 一开始的两句描写谢道韫如何才思敏捷:“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最后两句是:“可怜谢道韫, 不嫁鲍参军。”这里有两个典故,第一个“咏絮才”是形容女子有才华, 出处是《世说新语》讲到的, 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的轻柔, 胜过了堂兄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第二个是暗含的典故: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这桩婚姻门当户对,似乎不错。但谢道韫出嫁后,非常瞧不起王凝之, 回娘家以后心情不快。她伯父谢安看出来了, 就安慰她说, 王郎人材也不错, 你为什么这么不满意?谢道韫回答说,我们家中,从叔父到兄弟, 个个杰出,“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所以“天壤王郎”后来就成了比拟不如意女婿的典故。从这首咏古诗中,可以看出秋瑾当时的婚姻理想,即才女应该配才子。谢道韫嫁给鲍照这样的才子才合适,否则就是婚姻错位。当然,因为谢道韫太杰出了,所以婚姻上的遗憾就显得更深。而秋瑾自然不仅仅是为古人打抱不平,实际上是曲折地表现了她对自己婚姻的不满。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女性生活中的这种痛苦其实非常之多, 所谓“天壤王郎”应该并不算是非常严重的缺憾吧?但在秋瑾的诗中, 她不断表露的是“天壤王郎”的遗憾, 认为它是包办婚姻最大的苦果和不幸。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感觉和秋瑾对自己作为才女以及以后作为革命家的定位是有关系的。

  三

  在秋瑾离开京城去日本之前, 夫妻关系还算正常, 至少没有严重到完全破裂的地步。到日本以后, 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秋瑾是靠自己的嫁妆和朋友的资助去留学的, 没有得到王子芳的支持, 经济方面的冲突就很大。另外, 到日本以后, 秋瑾趋向革命, 成了一个胸怀大志的新派留学生, 而王子芳不过是一个庸俗无为的小京官,这种差别也使得她对丈夫更加不满,这种不满甚至转变成为痛恨。从秋瑾留学后写给她哥哥的信中, 看到的都是对她丈夫的痛骂。比如说到她丈夫的行为“禽兽不如”,可见秋瑾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情分了。而且她还嘱咐说, 如果有人问到她丈夫, 就说他已经死了。当时她也在考虑要和王子芳离婚。

  为什么秋瑾对她丈夫会由不满急转直下到痛恨?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还有思想的差距, 当中可能还有误会, 即秋瑾以为王子芳另娶了, 因此, 她的感情才会表现得如此激烈。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再回首往事,留在她记忆里的不愉快就更上升为痛苦。所以我们看到秋瑾和她丈夫由原来的“情不投”发展到“意不合”。何况, 当时秋瑾更多考虑的是救国救民、流芳青史。

  秋瑾对出名的渴望在湖南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在家信中说得最明白。她非常在意自己的生前身后名。因为有这样一种流芳千古的追求,她就会考虑到她的婚姻是人生的一个污点。她在信中不断提到, 如果她有一点进步,一定不能让王子芳的姓氏加在她的名字之上。而且说她自己“儿女诸情俱无牵挂, 所经意者, 身后万世名耳”,否则她宁可默默无闻,但绝不让“此无信义者有污英雄独立之精神”。

  在她的弹词《精卫石》中,最明显地表现了秋瑾的这桩心事,她希望能够把婚姻这个人生污点从记忆中完全抹掉。《精卫石》可以看作是秋瑾的自传, 其中的主人公叫黄鞠瑞。姓黄在晚清是颇有意味的, 带有民族主义情绪, 自认是黄帝子孙,当时很多革命派写的小说,主人公都姓黄。鞠瑞到日本后改名“汉雄”,也可以说和秋瑾的女权思想有关联。

  讲到秋瑾为什么最终会从一个才女变成一个革命家,过去大家考虑比较多的是她的性格问题、机遇问题, 例如在日本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趋向革命。但我想强调的是,秋瑾在走向革命的过程中, 她的婚姻状况实际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因。这个问题其实过去也有人提到过。陶在东就说,秋瑾走向革命完全是因为“天壤王郎”之憾。只是他的说法过于绝对, 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在性格和环境等原因之外,她对家庭的不满确实有比较多的表现, 她认为不能遇到知己, 就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凄凉女子。在这种情况下, 家庭对她是一种束缚, 她摆脱家庭的束缚之后,就可以在革命中得到满足。所以我讲秋瑾的婚姻状况,想要说明的是, 我们对秋瑾的了解, 不能仅仅从革命家这个角度来看, 她有很多方面,也有很多人生的经历。对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多关注, 才能得到一个更坚实、更丰满的秋瑾形象。

  作者简介

  夏晓虹,女,1953年生,北京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晚清文人妇女观》《晚清的魅力》《晚清社会与文化》《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晚清上海片影》《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