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重构晚清叙事

辛亥革命网 2016-09-22 08:50 来源:凤凰网综合 作者:马勇 查看:

历史是永远消逝的过去,一百个史学家会有一百个近代史的表述,一百个文学家也会有一百个文学的想象。历史是所有人文学科中主观性最强的学问。这也是其魔力所在。

  十几年前,张建伟的《温故戊戌年》、《最后的神话》、《流放紫禁城》、《世纪晚钟》和《老中国之死》等几部报告文学作品被冠以“晚清报告文学”的总名横空出世,以一种全新姿态解构过去几十年的近代史叙事模式,用一种全无教条的鲜活语言娓娓道来,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与先前近代史教材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框架中,孙中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更生动更可爱的革命领袖,不再是“孙道临式”的庄重;李鸿章也不再是简单的汉奸卖国贼,虽说不上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但总还算近代中国一个敢于负责任的政治家;翁同和,这个被颂扬了几十年的“维新导师”似乎也不再那么高尚,他的许多令人诧异的政治言行,好像都还有另外值得解读的空间。至于康有为、袁世凯等一大批近代著名人物,在这批“晚清报告文学”中都有了新的解读,不仅让一般读书界耳目一新,而且深刻影响了近代史学界。

  回想当年近代史学界对这些“另类看法”的回应,不外乎两种情形。

  一种观点认为,“晚清报告文学”并没有在学术上有所推进,作者只是在利用先前十几年中国近代史学界的研究积累,是将近代中国史学研究成果再创造、形象化。

  比如作者对洋务新政的赞美,对李鸿章等人的部分肯定,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学术界就有很好的讨论,许多问题都作了重新疏理,重新认定。只是学术界的研究毕竟只停留在很小的学术圈子,既无法影响教材,更无法影响民众。这些评论大致肯定作者的贡献,以为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向读者传递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说不上功德无量,但有百益而无一害,对于近代史研究领域继续向前推进是非常重要的同盟军,文史结合,“晚清报告文学”或许提供了一个范式。

  与这种看法不同的,是有一批近代史学者求全责备,以为作者不懂历史,只是凭着感觉为历史人物翻案,先前的正面人物被慢慢妖魔化,先前的反面人物诸如慈禧太后、李鸿章等都被渐渐正面化。这些史学界大佬继续延续“阶级斗争”历史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考据本领,一条条一件件重述这些历史人物为什么不能翻案的道理。

  纸质媒体的讨论毕竟还局限于不太大的圈子里,等到2003年非典时期,一部根据这几种历史报告文学改写的电视剧《走向共和》惊艳亮相,而且亮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那段时间的北京原本就因非典闹得万人空巷,人心惶惶,人们也只有躲在家里观赏这部空前绝后的影视巨制,许多平常时期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剧的人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毫不夸张地说,许多人对近代史的看法大约都在这个时候因这部电视剧而颠覆而改变,开始能够温情回望自己民族的心灵史,能够善待自己民族的先人。历史迟早会证明这是一个进步。

  然而,这部电视剧以及电视剧所凭借的这几部书毕竟由于作者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对于史料的把握与处理也不能说全无问题,因此有一些比较正统的老派学者全面否定这部作品的意义,以为这部作品传递了一种错误的历史观,是在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细节把握上,《走向共和》及其依据的这五部作品确实有些硬伤,确实对历史学界的一些细节考据尊重不够,确实有可能向读者向观众传递一些不太真实的历史细节,最主要的就是那些细节想象和对话设计,确实流露出作品对历史感觉还有待于深化。

  中国人已经走过的那段近代史究竟应该怎样表述,慈禧皇太后、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翁同和、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这一大批政治精英究竟应该怎样展示,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确实值得认真思考。我们过去直至现在正统史学依然坚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叙事框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真实,究竟在全球背景下有多少近代史研究者信奉和使用,如果我们始终自说自话强调那段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就是这一批中国人的卖国史、祸国史,那么这是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