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中山与海外革命策源地研究的思考

辛亥革命网 2016-11-24 11:15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杰 查看:

多年以来,史界出现了一个惑人的现象:史家对“海外策源地”字眼耳熟能详 ,不时被提及与引用,但在汗牛充栋的学术著作里,对海外策源地发阐的文字却难得一见。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惊见一出奇特的历史画卷:孙中山领导“起共和而终帝制”的壮举功成于国内,指导和主导革命的力量原本理应在本土生发,但引人入胜的是,海外革命策源地应运而生,“出尽风头”,作用彰显;华侨“横空出世”,成了早期革命的主导力量,并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这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特殊性”使然。由是,海外策源地体现了“输入性”“漂移性”“影子性”的特质。

  孙中山在阐释民主革命事功时有过相当多的如是说法:“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新军与会党。”董必武认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强有力支持者。”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毋庸置疑,中国民主革命从海外发轫,在特殊的革命环境中,孙中山创造性地创建了民主革命的“海外策源地”,这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建树,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特殊性的典范式展示。完全可以作这样表述:没有海外革命策源地的孕育与运筹,就没有民主革命运作与成功。海外策源地的建立,功不可没。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史界也出现了一个惑人的现象:史家对“海外策源地”字眼耳熟能详 ,不时被提及与引用,但在汗牛充栋的学术著作里,对海外策源地发阐的文字却难得一见。一个多世纪过去,史籍似乎对策源中国革命的海外根据地有嫌“不公平”。

  海外策源地发轫于檀香山,随后在香港、日本、美洲、南洋等地联动。各板块策源地建立时间有先后,持续有长短,涉面有大小,但是,以海外策源地的“整体”视角考察,在促进民主革命思想的萌发与扩展,推动筹款捐助,引导华侨回国参加起义等作用而言,优劣互补,相辅相成,所引发于民主革命的意义都是“共时性”的——无需强调某一板块影响的多寡与轻重。

  海外策源地之说要

  策源地的地位与作用。海外策源地立足于海外,其所有的思想策源、组织党势、宣传鼓动、筹款捐献、谋划起义等等要项的运作,都服务于推动祖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清朝专制政治、创立民主共和大业。毋庸讳言,辛亥革命的成功,凭藉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但策源地的发韧之举、先驱之声、捐资之功、推助之劳,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近代政党与策源地孪生。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独特现象。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问世于檀香山,是为政党(雏形)之滥觞,标志着海外革命策源地的发轫,开创了以华侨为骨干的革命团体领导中国革命的先河。东京同盟会,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政党横空出世,形成了全国革命的核心集团,留学生成为政党的中坚力量,日本因之一跃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策源地。为了壮大革命组织,同盟会骨干随后分别驰赴南洋、美洲发展分会。随着各地同盟会分会机构的建立,策源地的“板块”地域逐次扩大。

  华侨是革命之母。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命题。如果说近代政党与策源地孪生,那么,华侨便是海外策源地之母。“母”特质的外化,体现于华侨极大的爱国救国热情及其可贵的担当精神。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躬行者,又是体验者和见证者,在回顾革命历程与评价事功贡献时,不忘初衷,强调:“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十余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以长留于国人之脑海。” 孙中山虽然没有题词或提及“华侨是革命之母”这一说法,但是,从孙一向关于对华侨的褒扬表述,他对这一说法是高度认同的,是没有异议的。张永福在《南洋与创立民国》中忆述:“现在有许多人,都承认孙先生说的‘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这是孙中山关于“华侨是革命之母”说的唯一出处。

  策源地的创新驱动。革命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运动,策源地在民主革命过程的“创新”成果,可以誉为民主革命活力与动力的源泉,促使海外策源地的革命行进充满了勃勃生机。南洋的阅书报社,寓立党与宣传于其中,革命活动在其美名的掩饰下大行其道,胜似暗渡陈仓。美洲洪门致公堂与同盟会合二而一,开创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最早”的“统一战线”,成功地导演了美洲华侨革命的风潮。筹款是最为艰辛的活动,檀香山和香港“开其端”,南洋“接其续”,而美洲“推其澜”。美洲“发明”将致公堂会所抵押资助捐款,既减轻了个人的压力,又代表了会众的集体意志,可谓一举二得,彼此双赢!

  起义失败孕育了成功基因。策源地在17年(1894-1911)的光阴中,筹划组织了10武装反清起义及多次暗杀活动,除一二次暗杀成功之外,所有的起事都失败了。不容忽略的是,失败不是白费,鲜血没有白流。第一次起义未遂,社会效应不大,但政治影响不凡:向清廷开了第一枪,宣示了革命党的诞生,并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吹响了开先的号角!更有实质意义的是造就了孙中山(经过伦敦蒙难)名扬四海,为革命党“造”出了伟大领袖!西南边陲的多次失败,引发了党人的反思,分兵经营长江中下游,又从运动会党到策动新军,一是扩大了革命火种的散布,二是拓展了依靠的力量,播种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契机!黄花岗一役,党人“以死唤醒国民”的目的“如愿”达到,五个月后,武昌起义成功。没有前十次起义对清廷的冲击、没有屡败屡起精神对民众的激励与唤醒,没有前期起义经验教训的启迪,便没有辛亥革命的洪流。如果说,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并寿,那么,可以说此前之每次起义,都为武昌起义立下奠基之功。

  会党是早期起义的主力。策源地早期武装反清,主要依靠会党的力量。会党是传统游民社会的组织,人员良莠不齐,作风优劣明显。有激情、肯冒险、不怕死、讲哥们义气,是其优长;见利忘义,无担当精神,图利而来,无利即去,缺乏责任感是为劣根性之痼疾。为何要利用这么一种力量?应该正视的是,孙中山革命伊始,白手起家,孤立无援,面对强大的清政府,他只能利用传统社会的力量、下层的基本民众。洪门具有反清的传统,又与海外华侨相联系,邓荫南、尤列、郑士良等便是不可多得的血性者与胆识者,是孙中山唯一可以信赖和调动的力量。舍会党其谁?这便是存在决定意识。随着国人的觉醒以及革命风潮的鼓荡,转而依靠新军和知识界,这便是后话。

  孙中山是策源地的引擎。孙中山的引擎贡献,主要体现于思想策动与板块串连。思想策动,初期以“排满”“反清”为号召,同盟会成立,孙中山确立了“三民主义”的纲领,以创建共和政治为宗旨。他发动的“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在策源地先后持续了两三年,扫清了革命的绊脚石,奠立了策源地的革命思想基础,营造了策源地倾向革命的氛围,这是策源地得以在“革命”的旗号下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板块串联,孙中山以职业革命家为己任,出生入死,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伦敦蒙难,他逃过被秘密押回处死的厄运,从此扬名;两次倒孙风潮,他虚怀若谷,没有溺于党内意气争斗的漩涡,埋头策划反清起义;经费不济,他环球奔走,亲自到美洲打开局面;他随时随地宣传革命,其富于激情和鼓动式的演讲,赢得了侨众的共鸣。他以流亡革命家的身份,牵起了各个“板块”的联络,导演了海外“整个”策源地的革命风云。以是,后来,有华侨称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更称之为侨父”。

  华侨的捐输数目存疑。策源地对民主革命的热情捐助是为最大的亮点,无可置疑者,这是难以弄得清楚的一笔“糊涂账”。不少学人此前做过努力,有过统计,平实说来,也只是“参据”而已。其原因很多:或因为缺乏实时记录,多为时人回忆,有嫌虚高;或申报数与实缴数不符,甚至有只报不缴者,存在水分;或只有总计,没有明细,如有说孙眉捐出70多万美元,似是一种估算;或有捐款数目,缺失用途去向 ,不甚了了;或仅记载数目而币种不明(美元、港币、秘鲁银元、叻币、缅元),难以换算;还有款项直接捐给个人,如美洲一工人给孙中山送来一麻袋钱,理性估计,里头装的应是小币,而究竟数目几何,奈何永远成谜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