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上海(2)

辛亥革命网 2018-01-10 09:59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周育民 查看:

我们谈上海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主要集中在1900年至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这段时间。我在这里仅就在上海发生的一些辛亥革命中的大事作一简单介绍。

  制造局的地点在今天的江南造船厂旧址,上海世博会的地方。上海商团公会会所在南市毛家弄。信成银行也在那里,攻打制造局的日子就是在信成银行开会决定的。策划起义的会议地点,一是《民立报》社,一是在后马路天宝栈。沪军都督府的位置没有见到记载,据说在曹家渡(据曹芷江回忆,沪军都督府要接收大清银行,行长宋汉章不答应,陈其美乘宋汉章离开租界到曹家渡小万柳堂吴芝瑛家里吃饭的机会,把他抓来关在了曹家渡都督府)。但这个地点很可疑,估计还是应在上海老城内。根据1911年11月5-6日《申报》的记载,军政分府最初设于救火联合会,第二天就因办公地方不敷,迁到海防厅(位于小东门,今不存)。

  上海起义的胜利,是辛亥革命时期带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事件。首先,它切断了清政府的重要财源和军火渠道;其次,上海起义之后,推动了江浙两省的独立,随即组织江江浙联军,一举攻克南京,扭转了汉口、汉阳被北洋军攻占的不利局面,推动了南方各省的独立,巩固了革命后方。第三,巩固了同盟会在组建新政府中的领导地位。

  五、孙中山回国,组建临时中央政府

  上海独立之后,应江浙两省之请,沪军都督府发出通电,呼吁各省派代表来沪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则也发出了相同的通电,意在由湖北军政府作为临时中央政府。湖北作为首义之区,上海方面无力抗衡,便同意将代表会议迁到武昌。但正在这时,南京攻克,而汉口陷落,武昌形势危急,各省代表会议随即决定到南京开会,并作出了将临时中央政府设在南京的决议,并且明确由黄兴任大元帅,负责筹组临时政府。但黎元洪不同意,要求推翻成议。临时中央政府组建问题一时陷于难产。

  12月25日,孙中山由香港返抵上海,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7年在伦敦被难,经英文媒体报道,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到20世纪初,孙中山完整地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亲手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革命者公认的领袖。他回到祖国,很快在同盟会内部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打击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气焰。12月29日,17省代表会议以16票通过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5日上午9时许,孙中山乘“地湾夏”号客轮进入吴淞,沪军都督府派军舰迎接,在租界码头登岸后,乘176号汽车到哈同公园驻跸(这个车号可能是租界工部局发的车牌编号)。在上海短短的一星期内,孙中山会见各方人士,接受记者采访,宣传革命主张,明确应建立民主政体,新政府应取总统制。29日,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11点乘沪宁专车由上海火车站出发,前往南京,当晚11时,于总统府举行就职典礼。

  孙中山在哈同公园的临时住所已不复存在,离沪出发的火车站是上海老火车站,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六、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派荫昌为钦差大臣,率北洋军到前线。北洋军是袁世凯一手栽培起来的武装力量,袁世凯闲居彰德,暗中遥控,北洋军自然不愿为荫昌效力。荫昌督师无功,各省独立不断。清政府万般无奈,只得请袁世凯重新出山。开始任他湖广总督,继而派为钦差大臣,袁世凯仍以足疾未愈为借口,就是不出山。清王朝在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只得答应袁世凯的要求,改组内阁,由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把军政大权交到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在北京重组内阁之后,便指挥北洋军猛攻武汉,同时与湖北军政府接洽,希冀更大的政治利益。11月末,汉口被北洋军攻占,北洋军在龟山架炮轰击武昌,都督府中炮起火。黎元洪立即下令与袁世凯进行谈判。袁世凯便派亲信唐绍仪为代表准备与黎元洪进行谈判。但17省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以后,湖北方面失去了掌控全局的地位,根据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建议,南北双方同意在上海进行谈判。由于多数独立省份的军政府实权已经掌握在旧官僚和立宪派手中,革命党人无法改变这一成议。

  1911年12月17日,代表清廷的北方代表团到达上海,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唐绍仪下榻于戈登路英商李德立的寓所,其余代表如伍廷芳住静安寺路的沧州饭店,距“惜阴堂”均不过数百米之遥。谈判地点名义上设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实质上重要议题都由赵凤昌安排晚上在自己家中“惜阴堂”举行。南方的主代表名义上是伍廷芳,实际谋主是赵凤昌。后来南北双方公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差不多都在“惜阴堂”提前讨论、拟订方案,或者找到寻求解决的大致方向,其实质是南方的立宪派、旧官僚与袁世凯进行的一场政治交易。南北会谈的核心问题有三,一是国体是帝制还是共和,二是召开国民会议,三是清帝退位后袁世凯的政治地位问题。这三个问题因政治局势迅速变化而循序推出。

  最初南北双方因国体取共和还是取帝制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召开国民会议投票公决“国体”。经过谈判,初步议定于1912年1月8日在上海举行国民会议。而暗中他们已达成了南方暂成立大元帅府,待国民会议公决共和政体之后,推举袁世凯为第一任民国大总统。但12月25日孙中山到达上海,29日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国体问题已在事实上确定,国民会议无须召开。袁世凯恼羞成怒,唆使北洋将领坚决反对,呼吁开战。1月上旬,南北代表达成协议,由袁世凯逼迫清帝在优待条件下退位,赞同共和政体,然后把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职位转让给袁世凯。根据这个交易,2月11日,清帝宣布退位。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17省代表进行临时大总统选举,袁世凯全票当选。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举行就职仪式。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辞去临时大部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政治果实落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南北议和的公开谈判场所在位于今天福州路的工部局大楼,而进行秘密政治交易的惜阴堂在南阳路10号(今南阳路154号),今已不存。

  七、刺宋案

  根据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1912年8月10日,《国会组织法》颁布。为取得国会选举的多数,重新掌握政权,宋教仁积极推动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组织完全政党内阁,在中国建立宪政体制。国会选举从1912年12月上旬开始,到1913年3月基本结束。国民党在议员选举中取得了绝对多数。宋教仁为争取选战胜利,于1912年10月离京南下,到处联络,发表演说,抨击袁政府,反复阐发国民党的政见和组织国民党内阁的重要意义。袁世凯最初对宋教仁进行利诱,许以50万大洋,宋不为所动。宋南下之后,袁世凯便指使爪牙密谋加害。等到3月,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胜,袁世凯感到其权力将受到直接威胁,决心除掉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由黄兴等人陪同,自《民立报》社赴沪宁车站,准备北上。10点40分,他们走到检票处,突然三颗子弹从背后向宋教仁射来。宋教仁当即被关往附近的铁路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于22日清晨去世。宋教仁的遗体葬在现在的闸北公园,墓地、墓碑保存完好。

  袁世凯自以为此事做得诡密异常,凶手也当场逃离,便贼喊作贼地下令限期破案。不料事态出乎他的意料。23日就有一个古董商人王阿发向巡捕房提供了重要线索。要犯应虁丞很快落网,第二次凶手武士英被捕,并于应家搜出了刺宋用的枪支以及袁世凯的亲信洪述祖、赵秉钧与应虁丞的来往密函。刺宋案由袁世凯一手导演的真相大白,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袁世凯决心铲除南方的革命力量,向列强举借善后大借款以筹措军费,然后调兵南下,并下令免除李烈钧江西都督、胡汉民广东都督和柏文蔚安徽都督的职务,这三位都是国民党人。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人被迫反抗,于7月决心发动二次革命,武力倒袁。“二次革命”又称为“赣宁之役”,战争主要在江西和南京进行,国民党人寡不敌众,很快失败。

  沪军都督府在南京临时政府北迁以后,于当年7月撤销。“二次革命”发动以后,陈其美以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名义于7月18日宣布独立,率讨袁军攻打制造局。但浙江都督朱瑞、江苏都督程德全均先后倒向袁方,到7月底,陈其美完全失败,辗转流亡日本。1915年他回国进行反袁斗争。次年5月,袁世凯收买张宗昌派人在上海刺杀了陈其美。

  镇压了南方国民党人的反抗之后,袁世凯完成了“武力统一”,一步一步地由独裁走向复辟帝制,民国仅仅成了一块招牌。为中华民国成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国民党人成了政治流亡者。“二次革命”的失败,成为辛亥革命结束的一个标志。

  (2011年9月应中国通讯社上海分社之邀为记者采访上海辛亥革命旧址和后裔作的辅导报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