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生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2)

辛亥革命网 2018-03-26 11:12 来源:《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 作者:张海鹏 查看:

从革命史视角,研究者可以充分肯定三民主义在推翻清朝统治,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作用。从思想史视角,则必须分析三民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民生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逻辑体系是否一以贯之,是否有内在矛盾。

  二、孙中山的阶级观点与阶级斗争论述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的大题目下,也涉及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孙中山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认识也是矛盾的。

  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学者一般认为,孙中山反对阶级斗争学说。台湾学者蒋永敬也有类似的观点。[⑱]最近的说法见杨天石在共识网的演讲。[⑲]孙中山自己说过:“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⑳]所以孙中山批评马克思是一个“社会病理学家”,不是一个“社会生理学家”。这是一般学者所指孙中山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根据。张磊对孙中山民生史观中涉及阶级斗争的观点作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指出:“孙中山撇开了人的社会性,撇开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抽象地去理解所谓社会—民生问题”,“缺乏阶级分析观点乃是‘民生史观’的主要缺陷”,“始终没有认识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21]很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孙中山有关阶级斗争问题认识进行分析,张磊的文章是较早的一篇。

  笔者在较早前的一篇文章中也做出了类似的分析:“孙中山以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病态,是可以人为地加以医治的。殊不知阶级斗争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阶级利益差异之驱使必然产生的客观存在,人们不可主观上想象去消灭它的。阶级斗争有时激化,有时缓和,在根本的阶级利益差异消失前是不可消灭的。有远见的政治家、政党可以引导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方向,却不可能像外科医生一样,把阶级斗争这个毒瘤从社会病体上割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不可避免。设想避免阶级斗争,避免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作一劳永逸之计,是主观的、空想的、幼稚的。”[22]

  到目前为止,上述说法是研究民生主义的学者对孙中山的阶级观点评述最多的。对孙中山民生史观中涉及阶级斗争的观点评述到这里,似乎应该不算结束。仔细研读孙中山民生史观各项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孙中山有关阶级斗争观点是割裂的、主观的,是一厢情愿的。

  讲清孙中山的阶级斗争观点,首先必须明确孙中山是否有阶级观点。从孙中山的论述看,孙中山是承认社会存在阶级的。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自革命失败以来,中等阶级频经激变,尤为困苦;小企业家渐趋破产,小手工业者渐致失业,沦为游氓,留为兵匪;农民无力以营本业,至以其土地廉价售人,生活日以昂,租税日以重。如此惨状,触目皆是,犹得不谓已频绝境乎?”

  “国内之军阀基于帝国主义相勾结,而资产阶级亦耽耽然欲起而分其馂余,故中国民族政治上、经济上皆日即于憔悴。……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

  “盖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

  “实行普通选举制,废除以资产为标准之阶级选举。”[23]

  这个宣言里出现了专制阶级、特殊阶级、资产阶级、中等阶级、知识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阶级概念,除了地主阶级外,上述阶级包含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级。应该说,在这个文件里,社会阶级概念是很清晰、明确的。当然,这个文件不是孙中山本人写出的,是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主持起草的。根据周恩来和张国焘的回忆,宣言是鲍罗廷起草,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的。实际上参与宣言讨论的还有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孙中山还指定了9人组成的大会宣言审查小组,成员包括胡汉民、戴季陶、叶楚伧、茅祖权、李大钊、恩克巴图、王恒、黄季陆、于树德,其中李大钊、于树德是共产党员。审查中有争论,但争论中由于党派不同产生的争论较多,参与审查的国民党党员黄季陆认为“属于理论上争论并不如我们想象之大”。[24]根据黄彦的研究,分歧和争论“主要集中在土地问题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上面”,[25]也许有关阶级观念的争论不大。总之,宣言虽然不是孙中山本人写成,却是在孙中山指导下写成的,得到了孙中山同意,并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该宣言基本上反映了孙中山的观点。[26]

  一大会后不久,孙中山在广州对驻军演说中提到:“在现在的俄国,什么阶级都没有,他们把全国变成了大公司,在那个公司之内,人人都可以分红利。”[27]可见,社会分成阶级,这样的认识,在孙中山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况且,孙中山关于阶级的论说,所在皆有。顺便指出,孙中山对苏俄“什么阶级都没有”的这个认识是很不准确的。斯大林宣布苏联没有阶级是在1938年。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很明显的事实。

  如前所述,孙中山是承认社会分成阶级的。我们再看孙中山对欧洲近代历史的叙述,孙中山没有否定欧洲历史上出现过阶级斗争。

  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学说时,叙述自己民生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常常联系欧洲近代历史。他说:“就欧洲的历史说,从前常发生国际战争……经过这次大战之后,世界上先知先觉的人,逆料将来欧洲没有烧点可以引起别种国际战争,所不能免的或者是一场人种的战争……但是那种战争,不是起于不同种之间,是起于同种之间,白种与白种分开来战,黄种同黄种分开来战。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28]这里所谓阶级战争,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阶级斗争。他认为欧洲大战之后,接着来的就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之间的阶级斗争。

  “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在德法战争以后,世界上不但是有民权的战争,并且发生经济的战争。在那个时候,民权的狂热渐渐减少,另外发生一种什么东西呢?就是社会主义。这种主义就是我所主张的民生主义。人民得了这种主义,便不热心去争民权,要去争经济权。这种战争,是工人和富人的阶级战争。”[29]这里是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就要发生经济的战争,就要出现社会主义运动,这就是“工人和富人的阶级战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现在资本家有了机器,靠工人来生产,掠夺工人的血汗,生出贫富极相悬殊的两个阶级。这两个阶级长相冲突,便发生阶级战争。”[30]这里有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原因,大体上是讲得清楚的。

  “社会主义之发生已经有了几十年。但是这几十年中,欧美各国对于社会主义,还没有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现在还是在剧烈战争之中”;“欧战没有发生以前,世界各国只有赞成社会主义和反对社会主义的两种人。反对的那种人,大多数都是资本家。所以从前只有反对社会主义的资本家同社会党来战争”。[31]这里是说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剧烈进行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至于这种大生产所得的利益,资本家独得大分,工人分得少分。所以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常常相冲突,冲突之后,不能解决,便生出阶级战争。照马克思的观察,阶级战争不是实业革命之后所独有的,凡是过去的历史都是阶级战争史”。“如果照马克思的学说来判断,自然不能不说是由于阶级战争。社会上之所以要起阶级战争的原故,自然不能不说是资本家压制工人。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总是相冲突,不能调和,所以便起战争。”[32]这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产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阶级利益常相冲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