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护国建功唐继尧青史垂名

辛亥革命网 2018-06-15 14:19 来源:云南文献第32期 作者:沈径瞻 查看:

护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云南军民出力最多,唐继尧贡献最大,唐受到政府最高荣誉奖赏,受勋一位及一等宝光大绶嘉禾章并晋升陆军上将。

  前言

  云南在二十世纪初叶曾发生两件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大事:第一件是为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率先各省宣布独立的重九起义;第二件是袁世凯僭号称帝,动摇国本,赖云南省起义拥护共和并出师讨袁,逼袁败亡而国脉得以延续,共和赖以再造。然因岁月推移世局多变,往昔义举已成陈迹,历年以来,部份地区虽仍有纪念仪式,但只纪念事而非纪念人,以致躬与各役将士的丰功伟绩,牺牲奉献,行将散漫而不可考。为免青史成灰,后之来者,亟宜根据史实将前人对各役的苦心焦思,经营擘划以及摧灭强暴,伸张大义的情节加以发扬,俾藉楮墨继续留传。语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历史如镜,可考鉴得失,惕励传承,对伸张正义,净化人心,应有正面作用。

  重九起义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声震全国,消息传至滇中,人心振奋,云南同盟会革命党人唐继尧、刘存厚、殷承献、张子贞、黄毓成等人积极谋划准备响应,在十三天内举行五次秘密会议,商讨起义事宜,列席者有蔡锷、罗佩金、谢汝翼、李根源、李曰垓、庚恩暘、邓泰中、韩凤楼等人,会中决定:

  第一、起义兵力安排:陆军步兵七十三、七十四两标,炮兵第十九标。

  第二、攻击计划:军械局及五华山,由七十三标占领。巡防第二营及第四营,南门城楼、督署、藩库、盐库由七十四标占领。由讲武堂学员负责开啓北门、小东门、小西门。

  第三、推蔡锷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唐继尧为步兵七十四标第一营临时管带,刘存厚为第二营临时管带。李根源为步兵七十三标第一营临时管带,刘祖武为第二营临时管带。

  第四、起义时间订在一九一一年十月三十日深夜。

  一切部署完毕后,不意在预订起义前数小时,因革命军派兵搬运子弹被北洋军发现而发生严重冲突,不得不提前发难,由蔡锷下令整队出发攻城,第二营刘存厚率部首先开拔到达南门,守门官兵不战投诚。第一营唐继尧部附大炮六门,与李根源、庾恩暘、刘祖武等部配合由南门直朴云贵总督署,署内有卫队数百名,机枪八挺,负隅顽抗,唐即指挥炮兵向督署猛轰,毙伤敌百余人。此时进攻军械局部队已成功占领,消息传来,士气大振,往取大批枪弹补充后,向督署发动总攻,卫队大部投降,总督李经羲弃职逃走,唐遂率部占领督署。另清兵第十九镇统制锺麟同率部据守五华山顽抗,经起义军炮轰溃散,锺自杀身亡。昆明城内战斗全部结束。史家评论:「云南省城起义,除首义的湖北武昌以外,是其他独立各省中起义战斗最激烈,代价也最大的一次,唐继尧在是役中智勇双全,指挥若定,堪称骁将」。综观唐公自加入新军宣传革命运动到策划起义,率部奋战攻入总督署以及起义成功后效力军政府,维持地方治安等等,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首义护国

  袁世凯帝制遗孽包藏祸心

  袁世凯于攫得大总统特权后,为欲遂其盗国的野心,迫不及待地将其势力扩至西南各省,首先调走云南都督蔡锷,以削弱云南军力。唐继尧继任云南都督后,袁加紧实施威逼利诱,同时在云南各级政府机构内安插亲信,严密监视唐的一举一动,从此云南局势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必遭杀身之祸,唐深知袁阴谋,表面虚与委蛇,暗与革命志士紧密联系,一旦时机成熟,即挺身而出,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袁为排除异己,指使刺杀革命元老宋教仁,暴力镇压赣、宁等省的反袁运动,授意杨度等十三人公然在北京成立筹安会,鼓吹帝制,大倡君宪救国的谬论。日本政府亦于此时支持袁逆称帝,提出二十一条件,旨在灭亡中国,袁为达到称帝目的,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准备接受。唐公则致电粤、桂、湘、鄂、川、黔六省将军巡按使,建议诸省互相提挈,整理军备,一旦中日交涉破裂,即励兵秣马以抗日本侵略;一面密嘱参谋长孙永安拟订新军组织计划,以备不时之需。唐公所以如此谨慎从事,除一二心腹将领外,绝不外露反袁意图,足见所虑深远,非一般纠纠武夫可比。

  唐继尧矢志护国伸张正义

  筹安会对复辟帝制的活动加紧进行,不少省份召开劝进大会,恳请袁大总统尽快就皇帝位,仅唐公置之不理。是时适接蔡锷北京来电:「变更国体势在必行,国内必生动摇,望公预为准备」。唐公当即复电热情邀请:「业经有所准备,请公前来共图大计」。鉴于当时帝制舆论汹汹,民国国体阽危的事实,唐公抱着誓与民国共存亡的决心,连续召集秘密会议五次,为求深切了解北洋军系现况,特由从北洋军冯国璋处借来担任云南督理公署上校李宗黄在会议上将北京、南京和长江下游的政治倾向与军事布防,及北洋军系内部不合情况详作报告,增强了与会众军官对起义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会议并具体商定讨袁起义时机,对内积极整顿武装,增强军力,将正规军兵力由原来两师一混成旅近十团扩充到二十六团,成为护国军的主力,并向日本购买军火,筹备军实,对外密派干员联络各方策动一致讨袁,或筹集军饷。并将三个梯团以剿匪为名分三路开进四川叙府泸州及重庆附近,出其不意将三大城市一举占领,然后宣布独立反对帝制。另再派一师兵力开往贵州助黔独立,再出师湘西直指武汉。会后有关将领依据决定的用兵计划进行准备,为日后护国起义奠定良好基础。唐公对未来讨袁大计争取支持,特重托李宗黄三事:一、嘱李秘密由滇入桂,转交唐致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亲笔函,望陆共同举义。二、转交唐公致时在上海的陈英士及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的亲笔函,望登高一呼,共锄巨奸。三、转交唐公致江苏督军北洋军冯国璋的亲笔函,希望冯在云南宣布首义时保持中立或暗中相助,至此,唐的反袁准备工作初告就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