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调元家世源流考

辛亥革命网 2018-07-17 08:56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 作者:邓江祁 查看:

宁调元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宣传家、文学家和诗人。但长期以来,由于史料匮乏,史学界对于宁调元家世源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楚攸甯氏六修族谱》等史料,解开了宁

   宁调元(1883-1913),湖南醴陵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宣传家、文学家和诗人。近百年来,学界对于宁调元的研究一直不断,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史料匮乏,对于宁调元家世源流的研究则一直相对薄弱,时至今日,我们只是大致知道祖先原籍江西省莲花县,后迁湖南省攸县,再迁醴陵县东富镇,对于其先人及家庭的情况均所知不多,这就直接影响到对宁调元全面、深入、精准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于今年4月初前往醴陵市调研,终于在该市东富镇芷泉村宁氏后人宁海根同志的帮助下,找到了《楚攸甯氏六修族谱》,终于解开了长期以来关于宁调元家世源流的谜团。

  一、宁氏起源

  宁(繁体字“甯”,宁调元在南社入会书上签名时,写的就是“甯”)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在2017年最新姓氏人口排名第187位,拥有人口60余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53%。

  关于宁氏的来源,历代姓氏谱书均有记载。《潜夫论·姓氏志》曰:“宁氏出自卫武公。”《通志·氏族略》曰:“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元和姓纂·卷九·四十六径》中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姓氏考略》中也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史记·卫康叔世家》云:“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根据以上史籍和族谱的记载,我们知道,宁氏发祥于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姓氏。

  关于宁氏早期的居住地,史籍也有记载。《左传·文公五年》曰:“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赢从之。”杜预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之修武县下:“有小修武聚。”刘昭补注:“春秋曰宁。”《路史·国名记六》云:“宁,杜注云:汲郡修武,今卫之获嘉有宁城,故修武也。”《大清一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记载:“修武故城,今获嘉县治,即古修武也。亦即宁邑。”从以上有关文献的记载看,宁氏祖地宁邑应为古之修武,即今之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一带。

  关于宁氏来源和祖地,历代姓氏谱书的记载虽然比较简略,但宁氏后代是认同的,其族谱中的相关记载就比较详细了。《宣威宁氏族谱》说:“宁氏系周文王之后裔。文王第九子,武王同母弟姬封,协助武王伐纣有功,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史称康叔。商灭后,武王亦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分商地为三部,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据一部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崩,子成王姬诵即位,因年幼,武王同母弟周公姬旦摄王位,代行国政。三监不服,武庚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同反。周公东征,康叔率兵辅助。平武庚之乱后,周公把殷民七族和商都附近地区封给康叔,成为当时大国,国号卫,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康叔为卫国君,传十一世,至卫武公姬和。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武公率诸侯平定犬戎主大闹镐京之乱,扶周平王姬宜臼即位,受封为司徒,位备六部,秉周政。武公少子季亹,俸禄采邑在宁,其地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获嘉县地域,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季亹为宁姓始祖。其后代相传为跪、穆、速、俞、相、殖、喜等,世袭封爵,为卫国上卿、大夫、相国。”《楚攸甯氏六修族谱》所载1771年《初修自序》中也说:“予宁氏系出姬姓,自季亹食采于宁,因以为氏。”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姓氏,在中国历史上,宁氏一族也是雄才辈出,英名远播。卫国宁氏家族的主要成员中,尤以宁俞和宁殖最为突出。宁俞,即宁武子,贤明忠勤、机智勇敢,不避艰险,为卫国排忧,能委曲以求复卫成公之位。孔子称之为“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而今“愚不可及”的成语就来源于宁武子。宁殖,即宁惠子,因卫国国君卫献公专横粗暴,便与大夫孙林父主谋,共同发动宫廷政变,放遂卫献公,迎立殇公为君。春秋时有宁戚,初怀才不遇,隐于商贾,贩牛至齐国,牧牛于猺山下,扣牛角而歌,被管仲发现,荐以齐桓公,遂拜为齐国上卿,任为主管农业的“大司田”,与管仲同参国政,屡建勋业,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战国时有宁越,他原是赵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农民,发愤读书,努力求学,积学十五年,而受聘为周威烈王之师,成为中原“好学之邑”中的典范。

  二、醴陵宁氏

  秦统一六国,季亹的子孙繁衍于卫国者,有的仍居荥阳,有的迁徙南阳,而南阳族人较多。在齐国的,有的留居北海,有的迁徙河东,而山西晋阳族亦较繁盛。秦汉以降,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数百年间,世态迁移,沧桑巨变,宁氏子孙或为官,或从戎,或经商,或务农,由齐、卫到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北宋末年,金兵大举进攻中原,大批宁氏后裔为避战乱,纷纷南迁,部分宁氏后裔陆续迁入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其中就有宁调元所在的这一支醴陵宁氏。他们是何年因何迁入醴陵并在此繁衍生息的呢?《楚攸甯氏六修族谱》给出了明晰的答案。

  楚攸甯氏族谱初修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冬,重修于清道光六年(1826)春,三修于清咸丰八年(1858)秋,四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秋,五修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秋,六修于2006年冬,详细记载了楚攸宁氏的源流和分流、楚攸宁氏的风俗文化、楚攸宁氏的簪缨英名、楚攸宁氏的世系世录以及历次修谱的情况,是研究楚攸宁氏源流的重要历史文献。

  据《楚攸甯氏六修族谱》记载,隋朝仁寿二年(602)河南荥阳宁氏之族中有宁干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离任后即定居于衡阳迴雁峰下,成为宁氏南迁始祖。

  南宋间,有司马干公之后裔宁时发(1163-1243),字含章,于绍熙四年(1193)登进士,授大理评事,官吉州(今江西吉安)。含章公离任后卜居永新洋江,后又迁入莲花神泉(今江西萍乡市莲花县神泉乡),遂为江西神泉宁氏始迁祖。

  含章公下传三世,有曾孙宁齐荣(1256-1341),字炳魁,号万七郞,元朝世祖至十九年壬午(1282)领乡荐补承奉郞,任祁阳县丞,致仕回籍路经攸县时,见攸城东北郭地幽形胜,境域似乡,就定居于此,从此就在此地繁衍生息,故齐荣公是为楚攸宁氏始迁祖,为楚攸宁氏之一世。因此,宁氏后裔五修族谱时,断自炳魁公始,炳魁公后详书之,炳魁公之前略之,至六修时则称冠以“楚攸”,是为《楚攸甯氏六修族谱》。

  齐荣公之后均系单传,至第五世生羽高公(1403-1484),羽高公生五子,彦琼、彦瑶、彦瓒、彦玺、彦琇,五兄弟均列庠英,异绝群人,号五马,后派分五大房(即五大分支),各为分房派祖。其中二房祖彦瑶公(1429-1513)之第六代孙,即十二世思邦公(1622-1710)约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从攸城迁往坪阳乡宁家坪,生四子。过了二三十年,其次子,即二房祖彦瑶公第七代孙,即楚攸宁氏十三世祖魁玲公(1644-1710)携子北上,迁居于醴陵东富、孙家湾和萍乡的青山村一带。康熙四十九年(1710)十二月,魁玲之父思邦公以89岁高龄逝世,魁玲兄弟请邻居陈元登为其父作墓志铭。陈元登在思邦公的墓志铭中写道:“生子四:长魁钰、次魁铃、三魁锡、四魁钿,今三子徙居芝都大漠观,惟铃徙居醴陵。” 由此可证,魁玲公是为醴陵宁氏之鼻祖。

  魁玲公生三子,即祖机(宁调元的远祖)、祖相、祖楫。据《楚攸甯氏六修族谱》记载,他们分别葬于醴陵南乡箕斗冲、芷泉财主塘和泗汾易家坪。由此可证,魁玲公的三个儿子是为醴陵宁氏之第二代。

  综上可知,宁调元远祖自河南荥阳迁湖南衡阳,南宋年间迁江西省莲花县,元世祖年间迁湖南攸县,清康熙年间再迁醴陵。若以神泉宁氏始迁祖含章公为第一代,宁调元即为神泉第二十三代;若以楚攸宁氏始迁祖齐荣公为第一代,宁调元则为楚攸宁氏第二十代;若以醴陵宁氏之鼻祖魁玲公为第一代,宁调元则为醴陵宁氏第八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