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有:孙中山是民族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

辛亥革命网 2016-08-12 08:5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薛冰妮 孙长山 查看:

今年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昨天,孙中山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家有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开讲《孙中山的世界观与全球意识》,吸引了不少学界人士和市民。
  今年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昨天,孙中山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家有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开讲《孙中山的世界观与全球意识》,吸引了不少学界人士和市民。这是该馆开展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讲堂第4讲。

  林家有提出,孙中山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将中国和亚洲与西方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共同发展的全球意识,说明孙中山虽然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也是国际主义者。

  孙中山有近30年浪迹海外

  为什么还要纪念孙中山?林家有认为,孙中山是历史伟人,他领导结束了君主专制,开辟了共和民主新时代。孙中山逝世时年仅59岁,根据生平粗略统计,包含在国外读书等经历,孙中山差不多有30年浪迹海外。

  林家有说,孙中山不简单也不容易。他从事民主革命多次被通缉追杀,萍踪四海。也正是由于孙中山在外多年,他非常了解这个世界。在演讲中,林家有从多方面解说了孙中山的国际视野和相应的革命实践,阐述了孙中山的世界观以及他的全球意识。

  由文化世界观向民族世界观转变

  林家有认为孙中山企图从文化层面入手,力图了解西方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他了解西方是为了中国,通过了解世情和国情来构建自己的政治理论。孙中山世界观的基点是中国不是“百事不如人”,他不认为中国的文明会遭遇到根本性的挑战,但中国人的观念必须改变,文化应当更新、重构。

  随后,孙中山的世界观经历了由文化世界观向民族世界观转变过程。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开始三民主义演讲。他强调“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提倡三民主义就是为了“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这就改变了过去三民主义只是对内的含义,将其拓展为反对帝国主义与列强争平等的主义,并强调要“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指出“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

  改变“天下”即中国即世界的意识

  孙中山认为,中国要复兴,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进行改革,必须走西方和日本开启的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中国的危险命运,但中国又绝对不能沿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走下去,造成社会的贫富不均,引起社会革命。

  林家有提出,这种变化的观念表明孙中山包含有对中国文化主导世界观念的新认识,又包含有他对中国与世界的新看法。孙中山没有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陈旧傲慢的观念,但他对中国的优良文化又具有深深的依恋;他崇拜西方文明和日本的进步,但他又反对全盘倾倒,更反对日本对韩对华侵略,他又有意识将西方进步价值观和日本人的强国精神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考虑中国和世界的未来。这标志着孙中山已改变旧式的“天下”即中国即世界的意识,形成了相对性的世界观念。“益敦睦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和平共处、共同进步的泛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互惠,便成为其远大理想和追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