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6-12-29 14:37 来源:团结报 作者:马思宇 查看:

2016年,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丰硕,各个领域均有拓展和深化。

  2016年,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丰硕,各个领域均有拓展和深化。今年学界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海内外学者强化合作,学科之间深化交流,重点研究新意迭现,研究领域开疆拓土

  今年出版的《两岸新编近代史》集中了两岸学界诸多优秀的研究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近30年来两岸研究的新成果,是一次共写史书,建立共识的有益尝试。同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史料数据库,以及新型的地理学和统计学软件和方法研究近代史,成为今年多次会议的一个共同话题。限于篇幅,本文拟以专题形式对本年度的热点问题和代表性论著作简单梳理。

  热点纪念研究

  “周年纪念”是近代史学界的一项重要传统,也带动了相关主题成为该年的学术热点。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近代史学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长征的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的召开,极大推动了长征研究的发展。同时,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其中既有对红军领导权变迁、红一、四方面军从分到合的历史进程、蒋介石是否对红军“放水”等问题的探讨,如杨奎松:《关于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考察》;黄少群:《长征中红一与红四方面军由分到合历史必然性探讨》;卢毅:《蒋介石“放水”长征说辨正》等;也有对《红军长征记》这样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如于化民:《长征早期叙事的鲜活画面与生命张力——以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为中心的文本解读》。另外,相当数量的经典研究和资料汇编得以问世,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的《红军长征史》、朱晓宇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些都为长征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今年还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北京、南京、上海、台北等地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学术纪念活动。今年也有许多优秀著作问世,如尚明轩:《孙中山图文全传》,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日)武上真理子著,袁广泉译:《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及澳籍华人黄宇和:《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研究口述史》12卷本采访了近百位研究孙中山的专家学者,以口述史的方法对既有研究作一总结回顾,颇具新意。

  许多期刊推出了孙中山研究的纪念专栏,相关论文涵盖了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各个时期,如左玉河:《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欧阳哲生:《近代国家观念之兴起——以孙中山国家观为中心的探讨》,周利生、王钰鑫:《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关系再认识——以维经斯基与孙中山的互动为考察中心》,李国芳:《变抑不变:国民党一大前后孙中山民族主义学说之考察》及熊秋良:《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诞辰“逢十”纪念活动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但令孙中山的形象更为立体丰满,也加深了对孙中山背后的时代的认知。

  此外,今年也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学界除了召开学术会议外,也有李义彬的著作《西安事变事略》,曾景忠:《西安事变发生后奉系旧部和东北籍人士的反应》及冯兵:《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其形象的重塑》等论著。

  抗战史研究

  抗战史依然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1期与第2期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笔谈,探讨抗日战争如何继续推进,指出抗战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新视野(比较视野、国家视野、国际视野)、新方法(军事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新境界(共有、共鸣、共享)。今年也出版了许多重要成果,如张宪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四卷本,肖如平的《南京国民政府与一·二八淞沪抗战研究》,解学诗主编的《抗日义勇军与抗日救亡运动》,杨栋梁翻译的日本学者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1931-1945)》及史义军的《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

  国内外的多部作品不约而同地将眼光转向底层,体现出研究者关注相对广泛、失语的弱势群体的研究自觉。战争中中国民众痛苦与抗争的个体经验得到了充分重视,除了徐旭阳的《灾难·屈辱·倒退和抗争——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沦陷区历史研究》外,美国萧邦齐的《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日本石岛纪之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饥饿、社会改革和民族主义》,美国学者周锡瑞、李皓天主编的《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等相关译著,也被国内学者翻译出版。

  研究论文关注面更为广泛,在对日关系、士兵教育、战地救护、军备建设等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如彭敦文:《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对日处置的基本思考述论》,陈默:《不教而战: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士兵的教育与训练》,段金生:《地方势力的国家参与:变局中边疆实力派的政治选择——抗战爆发前后龙云言行的观察》,张德明的《国难下的基督教与民族主义:1931—1937年华北基督教会抗日救亡运动论析》及毛光远:《抗战前国防危机加深与国民政府整顿军备——以马政建设为中心进行考察》等。

  今年出版的抗战研究资料也是出版多部,如有《中国抗战大后方中间党派文献资料选编》《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论著目录索引(1979—2011)》《伯力审判庭审记录》《二战日军暴行报刊资料汇编》《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史料》《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抗战阵亡将士资料续编》《日军侵华期间中国劳工伤亡调查(1933.9-1945.8)》等。

  经济史

  晚清经济史研究是今年近代史研究为一大热点。刘增合认为清末新政期间初步建立了近代预算制度,能够督责各省外销财政核实上报,但本身也存在缺陷。(刘增合:《纾困与破局:清末财政监理制度研究》)王昉、燕红忠、高宇指出营口的“过炉银”,为营口贸易及其市场覆盖区域提供了交易媒介和信用工具,是一项极具特色的区域货币体系。舒满君、曹树基通过分析光绪年间发生在安徽的“胡六贵隐匿田粮案”,呈现出一套不同于常征的税收机制,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整合重组。(舒满君、曹树基:《太平天国战后歙县的田赋征收机制——以“胡六贵隐匿田粮案”为例》)王国平和张燕指出,晚清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苏州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近代化转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王国平、张燕:《论晚清苏州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拓展》)

  此外,吴景平的著作《政商博弈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金融》,黄正林的专著《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朱荫贵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与日本的比较》,李金铮的《“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研究》,朱英的《研究近代中国制度变迁史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及皇甫秋实的《中国工商界谋求战后发展的努力》等,也多探讨了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诸多问题。

  政治史

  近年来,打破晚清、民国的时段限定,寻找近代政治与社会的连续与断裂,已经成为研究者的一种自觉。桑兵在《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一书中,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亲历者日记的细致考察,挖掘其观念和心态变化,探求巨变下民众的复杂感受。黄兴涛、朱浒主编的《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试图将晚清覆亡与民国肇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放在同一平台探讨,试图勾勒出鼎革之际更为复杂生动的历史场景。张仲民则在其《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一书中,以文化史的视野,透视外来新知如何在地化,并被大众所接受,为清末民初的变与常提供了另一角度的思考。李文杰的《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从职官制度角度梳理外交官群体的起源和流变,颇具启发性。李在全在《民国初年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兼论辛亥鼎革后的人事嬗变》一文中,认为民国的司法革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