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革命实绩的显示者

辛亥革命网 2019-04-02 09: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陈漱渝 查看:

鲁迅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漩涡,但他对这场运动始终是关切的,并长期思索着这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局限。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有这样 的自评:“从1918年5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地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如果说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倡白话文和范式,鲁迅主要贡献则表现为他以文学为载体,提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人如何真正争得“人“的地位(《坟·灯下漫笔》),如何不让“中国人”从“世界人”被挤出的问题(《热风·随感录三十六》)。他以如椽大笔横扫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以洪钟大吕的声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问题。

  鲁迅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漩涡,但他对这场运动始终是关切的,并长期思索着这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局限。5月4日上午,鲁迅到教育部同事徐吉轩家,为徐父吊丧。下午学生孙伏园来访,向他介绍了当天集会的部分情况。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详细问我天安门大会场的情况,还详细问我游行时大街上的情况,他对于青年们的一举一动是无时无刻不关怀着的。”(《五四运动中的鲁迅先生》,《中国青年》1953年第9期)当天刘半农也到鲁迅家,谈及集会游行的情况。

  鲁迅对五四进行回顾总结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期。他在《热风·题记》中写道:“五四运动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但那是革新运动,表面上却颇有些成功,于是主张革新的也就蓬蓬勃勃,而且有许多还就是在先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们,但他们却是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新文化运动。这也就是后来又将这名目反套在《新青年》身上,而又加以嘲骂讥笑的,正如笑骂白话文的人,往往自称得风气之先,早经主张过白话文一样。”这短短几行文字,勾勒出了新文化运动中某些投机者的脸谱。这篇题记作于1925年11月3日夜。一个月后,鲁迅又为译文集《出了象牙之塔》写了一篇《后记》。他深刻指出:“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能得诞生的机运。五四运动,本也是这机运的开端罢,可惜来摧残它的很不少。”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但揭示了在传统积习甚深的中国进行改革的艰辛,同时也肯定了五四运动开中国现代改革先河的重要历史地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