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楼上指挥平叛

辛亥革命网 2017-07-14 09:4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李穗梅 查看:

1923年4月16日,桂军将领沈鸿英发动叛变,孙中山亲赴观音山的五层楼指挥反击,挫败了沈鸿英占领广州的阴谋。

观音山上五层楼

  1923年4月16日,桂军将领沈鸿英发动叛变,孙中山亲赴观音山的五层楼指挥反击,挫败了沈鸿英占领广州的阴谋。

  1923年1月16日,沈鸿英在讨伐陈炯明进入广州后,盘踞官署,自收租税,并令其部下李易标占据观音山地区。1月26日发动江防会议之变,谋害军政要员,企图控制广东,他的阴谋被及时洞察而未能得逞,于是玩缓兵之计,率所部移驻广州郊外,上书孙中山,表示服从孙中山的命令。2月21日,孙中山经香港抵达广州,就任大元帅,并以大元帅名义,管制海陆各军。2月23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指令沈鸿英驻防西江、北江,杨希闵驻省城,刘震寰驻东江,李福林驻河南,李烈钧驻潮汕一带。规定“非奉本大元帅命令,不得擅自移动”。第二天,任命沈鸿英为桂军总司令,杨希闵为滇军总司令。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建立后,北洋政府加紧笼络南方各派军阀,以分化广东革命政府。3月20日,北洋政府任命沈鸿英为广东军事督理。沈见时机尚未成熟,假意通电,拒受督理之职。对此,4月4日孙中山下令,沈所部移防西江。此时,吴佩孚又派人来广东,促沈鸿英就任督理职。岑春煊又多次电催,于是沈鸿英决心叛变广东革命政府。他以移防为名,将部队集中于韶关、新街、高塘一带。并在新街召开秘密军事会议。13日,设行营办事处于新街,颁戒严令。沈鸿英之叛已明,为作好对沈部叛变的军事布防,4月15日上午,议决由杨希闵加强防备,在广州东西北三门,颁布戒严令。同时派飞机携带作战计划到江门,命令驻江门之海陆军,相机前往西江之三水河口、芦苞、肇庆一带截击沈军,使分驻西江与北江之沈军,不能协同作战。

  4月16日,沈鸿英宣布就任北洋政府所委的广东督理一职,诬称孙中山“开府称尊,抗拒中央”,要孙中山下野。并令所属李易标由白云山进窥广州。在危急关头,孙中山立刻率侍从副官黄惠龙、马湘和数十名卫士,由大元帅府出发,乘电船渡珠江,转乘汽车直上广州城的制高点观音山五层楼。沿途看见小北门、观音山一带的滇军,都没有作好战斗准备,连守卫放哨的都没有,十分生气。他步入五层楼时,见守卫观音山一带的滇军军长范石生正躺在床上吸食鸦片,3个勤务兵一齐动手烧烟装斗,还供应不及,勃然大怒,指着范石生说:“范军长!我已命你警戒这一带地区,现在敌人已迫近了,你不特全无准备,并且绝不察觉,置军法于何地?”范石生正在吸食鸦片,其乐陶陶,忽闻有人向他大骂,抬头一望,见是孙中山,登时手足失措,慌慌张张地爬起来,极力稳住身子,作立正姿势,行鞠躬礼,但身子仍不住地抖动。孙中山高声说:“马湘!你立即率领各卫士拿这里的机枪去布置阵地,听我指挥!”他取了范军的轻机枪3挺,重机枪2挺,在五层楼西边至大北门一带的城墙上,选择好地形布置好阵地。孙中山步出五层楼,在城墙上用望远镜瞭望,黄惠龙和几个卫士持枪,范石生也跟在后面。范石生的部队知道了大元帅和范军长亲自督战,也拿起武器,各就各位,准备迎战来犯之敌。此时叛军先头部队约二三百人,快步逼近,当到达大北门七八百米距离时,便纷纷蹲下,放了一轮步枪。孙中山见敌人蹲下,也立即卧倒,敌人的子弹从上空掠过,呼呼作响。孙中山十分谨慎地用望远镜观察,注视敌人的动静。敌人向大北门急进,距离只有四五百米了,孙中山忽然站起来,大叫:“快放!”顿时5挺轻重机枪,20多挺手提机枪一齐开火,滇军的步枪、机枪也响了起来。孙中山的卫士们个个都是一流的好射手,弹无虚发,一阵猛烈的火力,几百个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跑的逃跑。敌人的后续部队纷纷溃退,队伍大乱。孙中山见此情形,遂下令:“范石生,你立即率部追击,不许敌人有喘息机会,一定要把敌人消灭。”范石生振起精神说:“我尽力去干,不敢再负委任。”言毕便带领千余人,从大北门向三元里急进。孙中山态度谨慎安详,在城墙上不时用望远镜观察。不久范石生以军用电话来报:石井墟已克复,俘获敌兵敌械不计其数,现正向残敌穷追。孙中山放心下山。

  孙中山从五层楼下来后,巡视了市面,然后返回到大元帅府。当天,孙中山下令杨希闵、许崇智、刘震寰等联合进剿叛军。叛军抵不住联军猛攻,于次日退出白云山一带,向江村、新街败退。19日,孙中山在大本营召集军事会议,决定:梁鸿楷部肃清珠江叛军,恢复省城秩序;蒋介石赴三水、河口,堵截叛军;派2艘军舰赴汕头,将许崇智的军队运回来;杨希闵、刘震寰开赴北江,追击叛军。20日,革命军占领叛军在新街的大本营,叛军仓皇逃走。5月,革命军先后收复了韶关、肇庆等地,讨伐沈鸿英战役暂告一段落。

  五层楼是广州北城墙上的城楼,又有“望海楼”或镇海楼之称。楼高28米,阔31米,深16米,登楼可眺望整个广州城及珠江。五层楼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所建,是兵家必争之地。600多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灾难,五层楼屡遭毁坏,数度重修,其中有5次,分别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1928年、1946年和1952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1928年重修时,将楼内的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楼东西两面的山墙、后墙第一、二层的红砂岩和第三层以上的青砖墙基本上保存明代的旧物。这次大修后,在此建立广州博物院。解放后,五层楼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博物馆馆址,常年展出广州的历史文物。清末李棣华撰的著名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至今仍悬于顶楼上,吸引着每年几十万的中外游客。五层楼已成为广州著名的游览胜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宋庆龄:广州蒙难记

本文一九二二年在报刊发表时,曾用过“粤变纪实”、“广州脱险”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