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和云南护国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15-12-17 09:51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李季平 查看:

护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发起讨袁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次年形成全国规模的反袁斗争。

  2015年是云南护国起义100周年。护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1915年12月,袁世凯竟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以李烈钧为首的革命党人纷纷从海外回国,蔡锷也秘密离开北京转道海外回到云南。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发起讨袁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次年形成全国规模的反袁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病死。国家恢复了共和体制。

  讨袁护国前的形势

  1913年3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4月袁世凯未经国会同意向列强借款,5月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在国民党和孙中山的指示下,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发起“二次革命”,就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同时江苏、安徽、广东、上海等地也宣布独立。因实力等关系“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和革命党人纷纷逃亡海外,继续进行反袁斗争。

  1914年春,李烈钧离开日本至香港,赴南洋,稍作停留即赴欧洲。

  在路过南洋的短暂期间李烈钧积极会见和广泛接触各界海外侨胞,继续进行讨袁活动。

  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李烈钧准备和在欧洲的革命党人束装东归。

  李烈钧12月份正式参加了“欧事研究会”,该会是以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海外国民党的军事领导人物为主,例如李根源、熊克武、陈炯明、林虎、方声涛、程潜等100余人,是日后反袁的一支重要力量。

  1915年5月,黄兴、李根源、李烈钧等联名通电反对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李烈钧到南洋后马上和“欧事研究会”的成员李根源、陈炯明、林虎等加紧策划,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正式明确提出“先得西南数省,以为根据地”,同时发动中部和北方“与西南数各省同时并发”等。

  1915年8月袁世凯成立筹安会,各方势力都积极关注云南唐继尧的动向。孙中山也函电督促李烈钧尽快回国,组织反袁斗争。同时李烈钧也多次密函唐继尧,并委托柏文蔚准备面见唐继尧,因路途艰难困顿,柏文蔚只能将密函转请大理团长华封歌“代呈于唐”。10月上旬李烈钧将“西南保障”、“国家柱石”之刺绣,派人从新加坡送往云南交于都督唐继尧,以试探唐继尧的反袁态度。10月下旬就有了回音,说唐继尧看了刺绣甚为满意。向李烈钧发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李烈钧再派以前在云南讲武堂担任过教官的方声涛等先行入滇,摸清滇军部队中下级军官的态度。讲武堂学生得知李烈钧将抵滇参与讨袁,“无不喜形于色”。唐继尧得到消息,也去探望了方声涛,通过这次接触,革命党人完全了解了唐继尧的态度。

  此外李烈钧还密函以前在云南的日本士官同学和讲武堂同事罗佩金、黄毓成等要求共同起兵反袁,捍卫民国。

  李烈钧和唐继尧的关系

  李烈钧和唐继尧的关系非常密切,二人年龄相仿,且都是1904年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后共同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同属炮兵科,也是同宿舍同学,更为重要的是都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们在日本一起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相互之间联系交流比较多。

李烈钧在唐继尧墓前

  1908年底,李烈钧、唐继尧毕业后分别回到国内,李烈钧回到江西,担任新军管带,因在士兵中积极进行革命活动,遭到迫害,后到云南担任讲武堂教官,与唐继尧、方声涛、罗佩金等为同事。后升任为陆军小学堂总办兼任兵备处提调。因李烈钧在讲武堂学生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革命的力量,在中下级军官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