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布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网 2018-09-10 15:20 来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陈宏明 查看: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研究探讨《实业计划》中所包含的工业布局思想,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另一方面对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实业计划》原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以下简称《实业计划》[1]),自1921年10月在国内发表后,就备受国人瞩目。孙中山先生手制《实业计划》的目的是要利用战时资本主义国家宏大规模的机器及完全组织的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的发达,从而使中国的物质建设有一突飞的进步[1]298。这一宏愿体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振兴中华、情系民生的博大胸怀和抱负。近二十年来,研究《实业计划》的论文不断出现,但是论述其中蕴含的工业布局思想的论文还没有见到,因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研究探讨《实业计划》中所包含的工业布局思想,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另一方面对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孙中山《实业计划》蕴含的国家经济建设理念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是一部全面论述振兴中国实业问题的专著,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以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先导,注重矿业、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等各业全面发展,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目标的一个宏伟规划。《实业计划》中蕴含着孙中山深厚的国家经济建设理念。

  (一)全面、系统地绘制国家实业振兴的蓝图,注重各地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在一战接近尾声之际,孙中山审慎观察国际国内的形势,认为中国可能会迎来一个利用国际资本开发中国实业的历史新机遇,于是他满怀信心地研究国家实业振兴的计划。由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实业落后、百废待兴,因此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内容广博,涉及宽泛,涵盖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重大方面,他说:“欲谋实业之发达者,非谋其一端之成效也。必也万端齐发,始能收效。[1]294”。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之间联系密切,如果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某一或某些部门,是难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实业计划》分为六大计划,具体分为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即是交通的开发、商港的开辟、铁路沿线及大河沿岸商埠市街工厂的建设、水力的开发、冶铁制钢造士敏土等大工厂的建设、矿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蒙古新疆的灌溉、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植树造林、向东北蒙古及西北移民等[2]301-302,这些都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大经大唯,构成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工程。《实业计划》不仅注重国家实业建设的内容广泛性和全面性,尤其注重各地的平衡和协调发展,他的实业规划着眼全国,各地统筹兼顾。如全国七大铁路系统的规划,沿海数十个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商港的设计,沿大江大河及铁路线商埠城市建设的构想,以及从人口稠密的东南地区移民至东北、西北等地的设想等等,都体现了孙中山关照各地均衡发展的思想。

  (二)突出国家实业开发的重点和主导部门

  《实业计划》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孙中山关于中国实业振兴的一系列思想,其中最重要之一是关于经济建设中全局与重点的关系问题。《实业计划》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主导部门的规划和开发。他曾说:“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其次,则注重于移民、垦荒、冶铁、炼钢。盖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且钢铁者,为一切事业之本质也。凡观一国之实业发达与否,观其钢铁出产多少可知也。”[3]1016-1017结合此论和《实业计划》可见,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孙中山认为的重点和主导部门是:首先是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其次是三大世界港和沿海渔港及沿江商埠的建设,第三是以冶铁、炼钢、造士敏土等为重点的关键及根本工业(即重工业)建设,第四是满足广大人民食衣住行需要的各类工业本部(即轻工业)建设,最后,注重移民,垦荒和开矿。而在《实业计划》的各个计划内部也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如在第一、第二、第三计划中,三大世界港的建设是各计划中的建设中枢和核心;在六大铁路系统中,西北铁路系统、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及西南铁路系统的重要性则十分突出;在沿海数十个渔业港的规划中对它们又有不同等级和层次的划分等等。孙中山的这种实业规划理念既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符合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三)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国强民富的宏愿振兴实业思想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振兴实业根本目的是为了民生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当时欧美国家已完成工业革命,而我国仍然极端落后的状况,他说:“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既废手工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2]300以及“发展中国工业,无论如何,必须进行”。[2]466孙中山还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患贫”,是“受贫穷的痛苦”,国势积弱不振,久受列强欺凌,也是因为国弱民贫。他说:“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4]802他提倡振兴实业就是要实现“给养人民”的生产目的。他把民生问题分为“食、衣、住、行”四个方而。他宣称,民生主义者“必须有四大主旨:一为国民谋吃饭;二为国民谋穿衣:三为国民谋居屋;四为国民谋走路”。[5]862可见,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不仅是要使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而且要把振兴实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把满足广大人民食衣住行的需要作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目的。

  孙中山《实业计划》中蕴含的国家经济建设理念既是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的概括与体现,也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现方法和指南。《实业计划》中包含了丰富的工业布局思想,这些工业布局思想是孙中山国家经济建设理念的落实和具体化,总结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布局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孙中山国家经济建设的理念。

  二、《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布局思想

  《实业计划》一书博大精深,它是一部完整系统的国家建设方案,实际上也是一部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实业计划》不仅绘制了一幅国家工业化的宏伟蓝图,而且对各类工业建设的地理分布也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部署,它包含了丰富的工业布局思想,任美锷先生说:“《实业计划》完全是一部应用经济地理学”。[6]2书中所举的四大原则:必选最有利之途以吸外资,必应国民之所最需要,必期抵抗力之至少,必择地位之适宜。[2]304-305实际上都是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布局思想概括如下。

  (一)工业分区发展的思想。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要进行工业建设必须分区进行。孙中山先生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业分区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工业分区建设的思想。它将全国的铁路划分为六大系统,这六大铁路系统所覆盖的六大区域,实际上就是国家工业建设六大分区,另外,《实业计划》在中国的东南的海岸上,规划了三个世界大港,这三个世界大港就是他心目中的三大经济中心,所以《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分区思想集中表现为六个工业区和三大经济中心。

  1.以三大世界港为龙头的三大经济中心

  将三大世界港建设为中国的三大经济中心,体现了孙中山目光远大、高瞻远瞩的伟大气魄。中国作为一个临海的大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孙中山先生洞察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未雨绸缪,在《实业计划》中于中国的北部、东部及南部海岸规划了三个世界级海港,其规模参照美国纽约,这一思想是把中国放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考虑的,他设想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有丰富的农矿产品等工业资源需要出口,外国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将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海岸线漫长的泱泱大国,不仅需要数量众多的海港作为中外商品贸易交流的基地,更需要为数不多但规模巨大、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世界级大港作为实现《实业计划》的策源地。这三大世界港通过以六大铁路系统为骨干的全国交通网与祖国大陆腹地相连,通过辽阔的海洋与世界相通,三大世界港之所以能承担全国三大经济中心的重任,是因为它们具备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实业计划》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

  北方大港通过西北铁路系统,连接着广大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该区域腹地辽阔,地旷人稀,有无限的开发潜力。因此有足够的有利条件可将北方大港开发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东方大港位于杭州湾北岸乍浦岬与澉浦岬之间,该地港深水阔,航洋巨舰可自由出入,具有建设世界大港的天然优越条件,它可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扬子江流域拥有二万万人口,是中国物产富饶之区,各种重要矿产及农产十分丰富,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南方大港以广州港为核心,广州历来就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对广州港略加整治,它就能成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大港。西南铁路系统将它与辽阔的西南地区相连,西南地区富饶的农矿资源是南方大港繁荣发达的重要保障。

  2.六大铁路系统构成六大工业区

  《实业计划》中的六大铁路系统覆盖全国,六大铁路系统涵盖的区域是孙中山心目中的六大工业区,即西北区、西南区、中央区、东南区、东北区和高原区,每一个区域里,由于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因素的影响,形成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每一区域内部,都有重要铁路线联结着重要的城镇与农矿资源区,从全国来说,各个区域的铁路线便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经济体系。

  (二)工业沿交通线布局的思想。在工业革命的前期,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工业一般布局于水路通达的江河湖海岸边或陆路便利的平原地区,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工业布局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实业计划》中,工业布局特别注重交通条件,六大铁路系统的干线和各大江大河的干流上都是工业布局的重要位置。交通条件从来就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有时是为了开发矿产资源而兴筑交通,有时是利用既有的交通线路而开发其附近的资源。实际上在《实业计划》中工业沿交通线布局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交通方式形成的,下面为了叙述的方便,按照不同的交通方式来分别论述。

  1. 工业沿铁路线布局

  近代以来,工业的繁荣与铁路的迅速发展是同步而行的,通过兴筑铁路来发展国民经济是许多国家曾经走过的成功道路。在《实业计划》中,工业的开发沿铁路线布局是倍受重视的,下面以西南铁路系统为例来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孙中山的“铁路梦”

从孙中山青年时萌发“铁路救国”思想,到任职“全国铁路督办”的初...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