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辛亥革命网 2016-10-20 14:56 来源:团结杂志 作者:娄亚丽 查看:

本文即以体现孙中山经济思想成果的著作《实业计划》为切入点,梳理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间异同,进而体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近些年,学界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成果丰硕,但少有探索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结合当下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过程,本文即以体现孙中山经济思想成果的著作《实业计划》为切入点,梳理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间异同,进而体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孙中山经济思想发展概况

  孙中山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但是在国外求学的所见所闻,大大开阔了其眼界,为其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90年,孙中山在《致郑藻如书》中首次提出了振兴农业的思想。其后,又相继提出效法西方,在各省设立农业博览会,国家要大力扶植农业,派专业人员综合管理农事,赴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耕种技术,并编纂成书,进行推广等。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逐渐由振兴农业向振兴实业方向转变。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表示民族革命与民权革命的两大任务已经完成,因此转而投向实业救国当中。1913年,孙中山在东京实业家联合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对发展实业的重要性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政治之改革可以短时间成就,实业之发达非有长时期不能”,实业“实人类发达之基”。

  发展实业之外,孙中山又提出了发展交通事业。孙中山认为“建设最大者,莫如交通事业”,“以中外资本办全国铁路,四十年后收归国有,每年可得十五万万”,由此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

  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来到上海。他在上海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撰写《实业计划》一书。该书共由10部分组成,分别是序言、自序、篇首、第一计划、第二计划、第三计划、第四计划、第五计划、第六计划、结论,另有附录6则。内容方面,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互补、社会和谐进步等视角展开论述和规划,内容涉及外资利用、港口建设、水路疏通、铁路系统、农业、矿业等多个方面,是当时特殊国际国内环境下追求国家发展富强的积极尝试,具有相当超前的历史眼光和深远的政策意义,被认为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总结,也是其对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但在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的时代,这样的理想最终仅付诸纸笔。

  二、从思想到实践:《实业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重新探寻丝绸之路的精神,促进丝绸之路沿线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成为历史坐标上一个新亮点。通过考察两者内容可以看出,《实业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间有着诸多契合:

  一是都在谋求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处于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孙中山希望“利用此绝无仅有之机会,以谋世界永久和平之实现也”。在看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后,孙中山开始研究国际问题,并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其中。在看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与国际发展存在巨大差距、仍被资本主义列强欺凌后,他提出以合作为途径,以中国市场作为吸引,借助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经济。但他强调,这种发展不是通过竞争从中获胜的,中国的发展是为了“化彼族竞争之性,而达我大同之治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从最初习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再到此次《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直在强调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互鉴,目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都在筹划区域经济发展。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注重区域经济开发,以点带面,通过区域发展促进全国一体化发展。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以铁路联络海港,并与河运、公路相互配套,最终通过“铁水联运”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他计划以北方、东方、南方三大港口为中心,以沿海为主轴,依托三大江河及六大铁路系统,把全国划分为北、中、南三大经济区。具体而言就是,由北到南修筑三大世界性港口、四个二等海港、九个三等海港、十五个渔业港。孙中山试图以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三大港口为依托结合水路、陆路交通形成三大经济区。在三大港口之间及南北两端,孙中山认为还需配置四个二等海港,分别为营口、海州、福州、钦州。这四个二等海港建成之后,将带动港口及腹地经济发展,成为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在《愿景与行动》中,“一带一路”战略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区域的区位功能定位。“一带一路”规划圈定重点涉及18个省份,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6个西北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西南3省区,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内陆地区则是重庆,可谓囊括了各大经济区域。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还强调加强从大连到三亚等一系列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要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三是力促东西部共同发展。孙中山认识到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以及东西部的人口及资源优势,试图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协调发展。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七大铁路系统,包括西北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中央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有学者就认为,“在孙中山的铁路规划中,发达地区的铁路规划线长度约占全国铁路规划线长度的1/3,2/3的线路属于‘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注重东西部之间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相互促进,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

  “一带一路”战略也包含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从《愿景与行动》中可以看到,其中的许多规划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有共同之处。首先,二者均注重促进西部发展。孙中山提出的扩张西北铁路系统和高原铁路系统中新疆开发是重中之重。而《愿景与行动》中则将新疆确立为两大核心区之一。其次,二者均提出促进福建的开发。孙中山提出修筑东南铁路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设计有福州镇江线、福州武昌线、福州桂林线、厦门建昌线,并将福州定为二等海港,厦门定为三等海港。《愿景与行动》将福建确立为两大核心区之一。最后,二者均强调促进内陆城市开发。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到的内陆地区开放城市有镇江、南京及浦口、芜湖、安庆、鄱阳、武汉。《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八大开放高地,有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兰州、西宁。孙中山提出共建设24个港口。《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建设15个港口,在港口规划上,有宁波、厦门、海口三个重合城市及天津、广州两个被规划到北方大港、南方大港中的城市。

  四是倡导对外开放。孙中山高度赞扬西方的物质文明,并提出利用西方的资金、人才与技术来发展中国经济,但同时又提出了在开放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第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第二,倡导互惠互利原则。他认为“中国天然富源的开发,会增加整个世界的财富”。第三,倡导共同发展原则。孙中山指出发展我国经济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要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发展思想在“一带一路”中也有明显体现。《愿景与行动》指出,中国致力于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遵循维护世界和平、遵循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这里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原则。2015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第54届年会开幕式上阐述了“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一是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二是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放有序;三是努力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四是共同应对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五是积极深化国际法治交流合作。

  第二,打破意识形态限制,促进亚、欧、非国家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原则。“一带一路”提倡各国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自愿为原则,无论国家政治体制性质如何,都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贸易保护主义,更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条件,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对接,达到各经济体之间的互补互利互惠,彻底终结冷战格局及冷战意识。

  第三,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原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仅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为出发点,更放眼全球,以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为目标。“一带一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旗帜,以“亲诚、惠容”为外交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旨在造福沿线国家人民,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

  小结

  孙中山对《实业计划》寄予了深厚的希望,认为“此政策果能实现,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实业计划》为国人描绘了一幅近代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展现了对未来中国规划的宏伟理想。然而,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孙中山的这些宏伟理想难以付诸实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正在逐步实现孙中山的理想。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预见性也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及“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体现出来。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下具有超前性,虽然限于当时条件难以实现,但却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意义,是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正在将孙中山的经济思想、规划变成现实。

  (娄亚丽,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