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普通爷爷(2)

辛亥革命网 2016-12-01 08: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张宝川 李冰洁 包松娅 查看:

今天是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我们拜访了朱德的外孙、全国政协委员刘建,听他讲述自己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岁月,为我们还原一个生活中的朱老总。

  “朱德的扁担”

  刘建在上小学六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时候学校不上课,刘建也就没什么事做,留在家里陪爷爷,和爷爷朱德相处的时间更长了。

  虽然爷爷从来不谈自己的事,但是随着对爷爷的了解不断加深,刘建发现,爷爷不仅是一个亲人,也是一个对国家、对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领导人。

  我们对于这个领导人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从课本里读到的那篇名叫《朱德的扁担》的文章。

  朱德在1943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曾回忆了那段日子:“我在井冈山的时候,大家去挑米我也去挑,挑到半山上我就挑不动了,肩膀也压痛了,虽然如此,但你一挑他们就都来抢着挑,一带头事情就好办了。”

  这段话讲的就是1928年冬天,发生在井冈山上“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据《朱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研究组编著)一书记载,当时,红四军集结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之间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内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至粮食都奇缺。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并储备一定的粮食,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了下山挑粮运动,朱德就常常和战士们一起挑粮。

  战士贺礼保回忆说:“一些人叫朱德同志伙夫头,他满身衣服上都是油,帽子上也有油,和我们战士打成一片。他挑粮我是亲眼看见的,他把裤子脱下来背米,把裤头、裤脚捆起来背米上山。”不仅如此,朱德还常常“穿双草鞋,戴斗笠,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和战士们一道爬山”。

  战士们都是20多岁的人,为了照顾年过40的朱德,他们把他挑粮用的扁担偷偷藏了起来。找不到自己扁担的朱德就又做了一根,并在上边写了“朱德记”三个大字,以防别人再拿走。

  如今,这根扁担依然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小插曲。

  在“文革”时期,朱老总的革命故事被肆意篡改,井冈山上“朱毛会师”被演绎成“毛林会师”,就连课本上“朱德的扁担”也被改成了“林彪的扁担”。

  女儿朱敏听说了这些事,见到朱德时说:“爹爹,大家都知道,井冈山上是您和毛泽东会师,史称‘朱毛会师’,怎么变成‘毛林会师’了?您在井冈山挑粮的扁担,怎么也变成了‘林彪的扁担’?”

  而朱德当时只是笑了笑,回答说:“历史就是历史,当时他林彪只是个营长嘛。”“爷爷还开玩笑地说,‘扁担可以先借给他,早晚要还回来的。’”刘建回忆道。

  如今,“扁担”早已“还回来”了,当年那个看似丝毫不在意历史被篡改的老人,有着他独到的历史洞察力。

  中南海里的“南泥湾”

  因为从小在爷爷朱德身边长大,刘建曾经在中南海生活过十几年。“住在中南海”,现在听起来会让人觉得羡慕,但是当年刘建跟着爷爷在中南海生活的日子却十分艰苦。

  朱德家是雇农,小时候全靠家人节衣缩食,才供得他上学念书。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感恩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便要他们各家送一个孩子到北京读书,培养孩子们用知识建设祖国,于是,这一下子就来了十几个孩子。

  当时的粮食是供应制,因此,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北京就没有定粮供应,孩子们的粮食,只能是夏收秋收时从老家背到北京来。在没有粮食供应的季节里,这些孩子们就只能分吃爷爷朱德和奶奶康克清的口粮。

  “爷爷的定量是每个月26斤粮食,奶奶的更少,只有22斤,两个人加起来只有40多斤粮食。”刘建回忆说。

  这40多斤粮食要供朱德康克清夫妇和十几个孩子一起吃一个月,肯定是不够。而且,家里这么多孩子,不仅饭不够吃,睡觉的地方也不够,但孩子们有自己的办法。

  “地方不够住我们就睡大通铺。”刘建说:“分的粮食不够吃,就自己种地。现在的中南海里边种的都是花,我们小时候,都在院子里开地,种粮食、种菜。”

  那时的中南海,俨然被开辟成了另一个“南泥湾”。

  为了不让国家负担自家的粮食,朱德有时会去买一些粗粮,拌上野菜,做成窝窝头吃。《朱德》一书的附录中,收录了女儿朱敏对爹爹朱德的回忆。

  朱敏讲,父亲和母亲多年来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年春天到地里挖野菜吃。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他们更是坚持不吃肉。

  一天清晨,朱德和康克清散步回来,又带回许多野菜,“两位老人的衣袖和裤脚都被露水沾湿了,满手泥土,但是,爹爹却高兴地说要请孩子们会餐。”

  朱敏回忆说,那时和爹爹朱德一起吃饭,餐桌上摆的是马蓿菜玉米面窝窝头,朱德带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得特别香甜。虽然全家人都觉得朱德上了年纪,劝他不要吃这些野菜粗粮了,他却笑着说,现在比长征的时候吃得好多了,长征的时候,马蓿菜是最高级的野菜。

  但是,刘建他们这些孩子却都觉得野菜很苦很难吃。

  看到孩子们不愿意吃野菜,朱德严厉起来:“长征的时候,多少同志因为没有东西吃而牺牲了。”他要求孩子们:“以后都住到学校去,同学们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回家来就到大食堂吃饭,一点也不要特殊。”

  于是,刘建说,他们这十几个孩子上学后,就都住到了学校。不过一到周末,孩子们就会回家来看望爷爷奶奶。但是因为家里人多,每次吃饭都要开两大桌,吃的也都是大锅菜。

  “因为家里人多,那个做饭的师傅就会在炒菜的时候,拿猪油在大锅里擦两圈,再把菜下到锅里,‘呲啦’一声,倒点儿水进去,撒点儿盐,菜就算炒好了,拿个脸盆盛好就端上桌。”刘建说。

  当时在中南海,刘少奇、朱德和杨尚昆三家在同一个食堂里吃饭,现在,刘建有时还和刘源将军(刘少奇之子)相互打趣,一个说“你们家人多”,另一个说“你们家更多,一到周末就拿脸盆儿装菜”。

  当年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刘建委员谈起来,脸上却一直洋溢着笑容,还常常拿它当趣事与老友们一起回忆,这大抵就是“以苦为乐”的真实写照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