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2)

辛亥革命网 2016-10-08 09:29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马长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数次起义,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起义。 ,

  另外还有“支援队”,各路支援队计划由珠江各支流会聚广州,为此还特意买了两条船,作为运送军队之用。起义发动时,先期分散混进城的北江、顺德、香山三路支援队(计有一千余人)将群起响应。这些支援队基本都是花钱雇来的三合会党徒。自日本横滨赶回的陈清率领炸弹队,在各军事要点投掷炸弹,壮大声势。起义者将以红带缠臂,起义的口号听着耳熟,是“除暴安良”。

  中文讨满檄文由在广州的朱淇起草,并将安民告示先期印好,届时四处张贴。英文对外宣言则由孙中山的老师何启博士与香港《德臣西报》主笔英人黎德在香港拟就,只待广州起义成功,即分送各国,要求承认义军为交战团体,享受各国一切中立权利。

  选举“总办”

  “分道攻城”策略的不足之处在于,上千人混入省城,易被清廷查觉,且稍有不慎即会走漏消息。很多细节注意不到都会使计划流产,比如说,兴中会在汕头还招募了一支队伍,汕头在广州之东仅一百八十里,但口音相差却很大,如果让这些人混进城内做“支援队”,就很容易暴露。这些都是起义总指挥孙中山必须考虑的事情。

  不过起义大计已定,孙中山即派得力干部联络各方可利用的武装力量。他派刘裕统率北江一路,陈锦顺统率顺德一路,李杞、侯艾泉统率香山一路,这三路“支援队”混进省城;有口音的汕头队伍就不进城了,让吴子才带着担任策应,牵制清军;香港方面的“突击队”由杨衢云负责。广东水师镇涛舰管带(舰长)程奎光届时率省河兵舰响应。

  起义各项已准备就绪,1895年10月10日,兴中会在香港开会选举“总办”,也就是会长,而且各会员已经同意,“总办”即为起义成功后临时政府的大总统。

  与会者不过七八人,但却分歧严重。陈少白、郑士良支持孙中山,而谢缵泰却拥戴杨衢云,双方险些闹翻。最后,孙中山高风亮节,以反满大局为重,还是让杨衢云做了“总办”。自此直至1900年,兴中会的会长其实是杨衢云,虽然这个会原本是由孙中山创立的。

  未及发动就失败的起义

  重阳节(10月26日)黎明,各路人马均已整装待发,偏偏最重要的香港“突击队”没到。大家正诧异时,孙中山拿着杨衢云发来的电报说:“香港队员要迟两天才能出发。”大家担心起义延后会使机密泄露,于是商定取消本次起义行动,先遣散各部人马,以后择机再举。同时电告杨衢云,让“突击队”别来广州了。

  但杨衢云接到电报时,七箱枪械已经改装进木桶,并以货物的名义交付省港班轮待运了,如果突然又跑去说这批货不运了,反倒容易被怀疑。因此,杨衢云就给孙中山回电说:“接电太迟,货已下船,请接。”同时,他又命三点会党首领朱贵全、丘四于27日晚率首批“突击队员”登轮,赶赴广州。

  省港班轮起锚后,朱丘突然发现,装着军械的七只大木桶,因船上要装的杂货太多而被移动了位置,并且上面层层叠叠压了许多货箱,根本无法取用。突击队员们即使到了广州,取不出枪械,也无法立即发动进攻。不过,更让他们吃惊的事还在后面。客轮28日抵达广州,清兵竟然早已在那里严阵以待,手无寸铁的突击队员全被拿获,伪装在木桶里的205支左轮手枪和大约80箱弹药也被查抄没收了。

  原来,广州起义的计划已被满清当局获悉。朱淇的哥哥朱湘,是个举人且有公职,当得知弟弟参加了兴中会这种掉脑袋的活动,夜不能寐,深恐被株连,思前想后,就用朱淇的名义向官府告了密,试图将功折罪。清廷驻香港的密探也将三点会党羽集结的情况报告了两广总督谭钟麟;甚至这些人在香港采买军火的事,港英当局也用电报通知了谭钟麟。

  接二连三的情报相互印证,说明的确有人想“造反”,不由得谭钟麟不信,虽然他对医术精湛的孙中山竟然当了“匪首”深感意外,但还是采取了抓捕行动。

  “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广州起义功败垂成,陆皓东冒险返回总机关焚毁兴中会名册,不幸被捕,受尽钉插手足、铁锤凿齿等酷刑,但坚决不肯供出同党。“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这种大无畏的气概让清吏都深为感佩。

  最终,陆皓东英勇不屈而死,成了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人。朱贵全、丘四、程奎光、程耀宸等也相继被处以极刑。

  当孙中山致电杨衢云阻止“突击队”来广州时,就已让陈少白速返香港暂避,以免被清廷一网打尽。得知陆皓东被捕后,孙中山又令身边的同志迅速疏散,自己则与郑士良留下来隐藏武器,并亲自给各地写电报;在通知省城内各主要同志烧毁重要文书,清扫总机关后,才从容不迫地和郑士良离开。

  郑士良后来回忆说:“我真的非常佩服孙先生的气概、见识和度量。至于他的胆量,一直到(广州起义)失败当时的举动,我才知道。”

  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虽然没能成功,但却开革命党人武装推翻满清政府之先河。从此以后,革命党人就没有停止过战斗,直至专制打倒,共和缔造。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