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诗心草圣(2)

辛亥革命网 2018-05-23 13:53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袁新雨 查看:

于右任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近代教育家,这位被誉为“三原草圣”的革命者同时还是一位有着深厚素养的诗人。他不但以笔墨写诗,更以诗心作诗。

  “在于右任之前是没有标准草书的。《标准草书》更加接近现代社会,也更实用。《标准草书》总结出了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的规律性符号,解决了草书与准确之间关键性的书写问题。这本书现在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因为它既是学习草书的入门课本,又是最佳途径。”克镭告诉记者,“我自己主要写篆书与隶书,但是在落款时偏爱草书,如果用二王风格书写的话与作品整体风格就不太统一,但是用于右任先生的草书落款的时候就会与作品的整体格调统一,作品也会更有质感。”

  《标准草书》总共经过9次修订,于右任还专门与出版社协商,自己不收版税,但务求出版社定价低廉,以便普及草书。

  2以诗咏怀寓古今

  对于右任来说,极高的书法成就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他的诗情与诗才。毛泽东与于右任二人在诗文之才上更是互相认可。据资料记载,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于右任就与毛泽东有过交往: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所以和许多国民党元老都认识。这些人中,毛泽东敬重于右任,在青年时代便喜爱阅读于右任主编的《民立报》,后来二人还在诗词上有过多次交往。

《兴平咏古》两首

  重庆谈判时,于右任曾和毛泽东见过面,二人还在诗词上进行了交流。他们不但畅谈古诗词,互相还能够背诵对方的诗词。于右任背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则诵出了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时写的《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二人的惺惺相惜让在场的很多学者赞叹。

  于右任的许多书法作品都是他所书之诗或者他所作之诗。例如,于右任曾经题写过清代诗人、文学理论家赵翼(赵瓯北)的《咏孝陵诗四之一》:

  戡乱兼能致治平,规模宏远照寰瀛。身从乞食难俱试,目不知书学自成。养士末流犹气节,亲儒初运已文明。始知三百年天下,尽是开天一手擎。

  作为诗人的赵翼曾经写下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样的句子,因为他知晓,如果诗人高产,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诗人所在的国家正遭受着苦难,而他们工整秀丽的句子,又何尝不是对于苦难的描摹,又何尝不是沧桑的表现。于右任对赵翼之诗认可,对赵翼家国情怀的认可,这种情怀又能在于右任自己所作的诗中体现。

  于右任曾写过《兴平咏古》多首,抒发了诸多自己对于历史的见解。如在“少治春秋学有加,暮年灾异乱如麻。儒生眼界容方寸,抵死昌言罢百家”指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思想使得春秋丰硕的思想都被禁锢,讽刺了董仲舒的“儒生眼界”。

  “椎生凹凸剑生棱,游侠曾闻徙茂陵。断自公孙诬郭解,人豪挫折腐儒兴”一诗中,又对因人告发门客杀人游侠郭解深表同情。

  对于唐代的绝代美颜杨贵妃,于右任同样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诗中称“误国谁哀窈窕身,唐惩祸岂无因。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希望后人以此为戒,不再因香粉而误人。

  而对于汉代史学家班固,于右任则同样有诗评说,他在诗中说:“博学鸿才赋两都,园林苑圃尽陈铺。史家今古真评在,迁固龙猪未尽诬。”称赞了班固的博学多才以及撰写史学著作时的客观精神。

  从这些诗中不难发现,于右任不但用典极为熟练,对于历史也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并且希望人们能够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有资料显示,于右任曾写过的《兴平咏古》组诗共三十四首,如今仅存九首,其他都已散失。

于右任手书《兴平咏古》两首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