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上海光复的元勋——李平书(2)

辛亥革命网 2019-02-25 09:10 来源:《民政总长李平书》 作者:张银根 查看: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李平书及其领导的上海商团,创立了历史功勋。

  进攻制造局失利,以及南京和松江两地清军正向上海进军的消息传到南操场,总司令李英石迅即重新部署进攻兵力。4日凌晨1时,李英石发出总攻令,商团团员、起义士兵及敢死队员数千人从四面八方向制造局发起总攻。李平书坐镇在城内救火联合会,李英石在阵地附近指挥战斗。从正面进攻的起义军攻了2个多小时,没有进展。从侧面进攻的商团及巡防营起义官兵,在局内工人配合下,破墙而入,夺取了军械库。上海道各署的起义军和商团由海军栅进入船坞,开展侧攻。在后门进攻的伶界商团团员潘月樵系京剧武生演员,他发现门侧有木制栅栏,可用火攻;附近一些杂货铺店主自动捐助火油多箱,潘遂和进攻的人员一起纵火焚烧并冲进了制造局。有一路进攻的商团团员从制造局炮兵营护墙沟内夺得钢炮一门,对准守军开炮轰击,一时间火光冲天,炮声、枪声杂以喊杀声,震撼大守军大乱,纷纷逃避。张士珩急令炮兵营开枪,又令海军舰只助战,均遭拒绝。因这些部门的军官大多是湖北武备学堂的学生,与李平书有师生之谊,事先都已同李平书有约,在战斗中保持中立,不为张士珩所用。拂晓前,李燮和率吴淞、闸北起义的巡防营、水师营及巡警队和商团武装,从吴淞由黄浦江水路到达制造局江边,加入进攻队伍。于是起义军军威大振,攻势更猛,清军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纷纷逃窜。张士珩见大势已去,乘小火轮狼狈出逃到法租界。4日清晨8时,起义军攻占了制造局,被拘的陈其美获救。中午,各商团整队入局,打开军械库,见木箱累累,箱中都是新造步枪。原是准备送往武汉供应冯国璋军的,乃分授团员各一枝;又取出枪弹若干箱分发,各商团整队而归,沿途高唱军歌,万人空巷,欢庆凯旋。

  调停都督之争

  起义胜利了,由谁来当都督却是个大难题。11月6日下午,李平书、李英石、陈其美、李燮和及上海各界代表,商团各单位负责人和起义军将领总共约60人,在小东门内大街海防厅署举行“沪军都督推选大会”。会议由李平书担任主席。究竟谁来当都督呢?李燮和在起义中立了头功,但在商团领导层中没有基础,同盟会更不会推举他。陈其美在起义中攻打制造局失利被拘,没有功劳;但中部同盟会掌握着一批报纸,吹嘘陈其美在起义中立了大功,不明真相的人都信以为真。李英石在陈其美首战失利的情况下,亲临前线,指挥起义军攻下制造局,功劳最大,但他不是同盟会会员,受到同盟会的抵制。

  会议开始时,李平书、李英石、陈其美等依次发言,场内很安静,但在推举都督时却发生了争执。李平书和商团代表及起义军官,都推李英石当都督,说他军事学识渊博,指挥光复上海任重功高。同盟会方面的代表则推陈其美为都督,双方争执不下。这时陈其美当场拿出一张事先拟就的都督府人选名单,陈自任都督,黄郛为参谋长,李英石、李燮和、叶惠钧等人为参谋。这份由同盟会和陈其美大权独揽的名单一经宣布,全场大哗。在纷乱中,同盟会方面黄郛竟拔出手枪,威胁李平书,说是陈其美首先进入制造局,有第一功,应该当都督。在场的起义军将领也都把手枪拔出,说陈其美进攻制造局失利被拘,后来是李英石指挥起义军和商团攻下制造局把他救出来,陈无功可言。正在双方争吵不休时,陈其美的保镖刘福标,原在会场内靠墙站着,这时突然从腰际拔出一颗手榴弹,举在手中,大呼:“都督非选陈其美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不少代表纷纷夺门而出,李平书已无法维持秩序,大会在混乱中散了场。

  事后,李平书居间斡旋,几经协商,达成协议:都督由陈其美担任,主要负责政治、对外联络和策划供应军械、粮食等工作;李英石负责军事,任军政府军务部长,仍兼上海商团总司令,并收编归顺水陆清军及各路敢死队,维护方治安;李平书任民政总长;沈缦云和伍廷芳分任财政总长和外交总长;王一亭、穆恕再等亦各有任职。

  这个军政府中的主要席位,大都属于中部同盟会和商团负责人,排除了光复会方面代表。吴淞军警群情激愤,李燮和遂在吴淞中国公学募兵组建了光复军,自任总司令,兼领吴淞军政分府,宣布归江苏都督程德全统辖,在沪军都督府外别树一帜。

  陈其美争得都督后,将刘福标提为福字营营长。事后,人们讽刺谓:“陈其美一榜(绑)都督,刘福标一举营长。”

  送炮至南京

  上海光复后,苏州、镇江、杭州等也相继起义光复。而两江总督张人骏、提督将军铁良、江防营统领张勋等仍拥大军坚守南京,控制着南北交通,对上海及苏、杭等地的革命局势是极大的威胁。同盟会上海总部急谋进军南京,支援武汉及乘机北伐,遂推举原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为联军总司令,江、浙、沪、镇各军均归其指挥,会攻南京。联军到达南京后,攻城两昼夜,没有进展。主要原因是联军仓猝组成,武器不精,弹药不足,更缺少火炮等重武器;而南京城高墙坚,利于固守。李平书得悉攻城需要大炮,发动制造局炮厂技师,在吴淞拆卸40磅的大炮2尊,装配好车轮、炮架,经试射可用,赶配好炮弹、引火,连夜装上火车,亲自带了起义的炮队营管带、商团炮队教练张玉发和浙江宁波同乡会会长虞洽卿等押运往南京前线。甫抵镇江,浙军已闻讯派员迎接,及至南京尧化门,苏军亦已恭候。两军都要求得到大炮,争执不下。幸亏同去的虞洽卿以大局为重,对浙军说:“我是浙江人,为大局计,浙军驻朝阳门,山路崎岖,如中途车辆损坏,炮即无用。苏军驻太平门,不若就近先交苏军,以便早日攻城。”李平书则许诺说:“局中尚有同式之炮1尊,即日可运到,以交浙军。”浙军同意按此办理。李平书即至镇江车站发电报,通知局员速将炮运到车站装车。李到沪后,知炮已到车站,尚未装车。询问站长,称小工已散。乃告知车务主管立召小工,许发酒资加班小费,赶紧将大炮装上车,翌晨运抵尧化门,交浙军领去。

  而苏军领去的大炮,已安设在太平门山上,由张玉发亲自发射,至53响,城中震动,张人骏和张勋等弃城逃走。由各国领事打开太平门,持白旗以求停战。苏军入城,浙军亦由朝阳门入,南京光复。

  流亡日本

  1913年7月,陈其美在上海发动讨袁起义,事前曾先后二次拜访李平书,要求仍按辛亥上海光复之前例,通力合作。李平书对陈抱敬而远之的态度,拒不见面。主要原因是李平书等地方实力集团认为辛亥革命是民族大义,而讨袁则是政党军阀间的内争,无介入之必要。因此他们依旧回到以地方利益为重,保境安民的立场,以期避免兵祸。

  此外,陈其美不择手段争抢都督,使李平书早就对他存有戒心。所以李平书的民政总长办公室不设在都督府,而设在李英石的沪防军司令部内,在自己的寓所贞吉里设办事处,另委专人办理日常事务。陈其美当都督后,挥霍无度,入不敷出,就设法加税,李平书总是不予同意。陈其美虽极忿懑,却奈何他不得,因为李平书有李英石保驾。1912年1月,陈其美为争当浙江都督,密令蒋介石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凡此种种,李平书对陈其美更加寒心。

  后陈其美讨袁失败,袁世凯控制了上海后,认为陈其美是元凶,李平书、李英石是帮凶。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受袁世凯之命,勒令各商团武装解散,收缴所有武器,并通缉李平书等人。于是李平书流亡日本,到1916年袁世凯死去后才回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