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诗人柳亚子(4)

辛亥革命网 2019-03-26 09:06 来源:《卢湾史话》第三辑 作者:韩希愈 查看:

革命诗人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近代诗坛盟主。他的诗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几十年的历史,也可说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的确可称为史诗。

  毛泽东在诗后第三天,就亲访诗人和他同游颐和园,闲谈中提到诗人第一次和毛泽东诗中有“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念吴江”两句,毛笑着说:“我却没有这个权力给您呢广两人相视而大笑。为了遂他的心愿,毛主席又派车和人于同年五月五日陪同诗人去中山先生灵堂致祭,他又写下了《有感》诗两首:

  主羲三民我讵忘,新民共产接青黄;

  百年名世洪天国(谓中山先生),一代牢骚盛孝章(自谓)。

  杜默王昙赢痛哭,鲁阳夸父费评量,

  终於联共成虚愿,一恸明陵泪满江。

  诗人生平心折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主席两人,在二十年代就有“并世支那两列宁”的诗句了。

  解放后,我在上海会见了诗人,他对毛主席领导共产党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由衷的高兴。他也写了不少诗篇来歌颂新中国,歌颂共产党,歌颂毛泽东,并表示他的态度,认为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决心以有生之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五、“亚子先生今不朽,诗文湖海同长久。”

  诗人和我是忘年交,在三十年代,他主持上海市通志馆时,开始有了交往。我对文史研究颇有兴趣,得了他不少教诲,真是春风化雨,使我获益良多。他邀约我参加南社纪念会,记得一九三六年元宵之夜,我出席了南社纪念会第二次雅集,曾经听到诗人即席致词,期期艾艾地说:“南社是革命的,纪念南社即纪念革命。南社发起者三人,一陈巢南先生已故世,一高天梅先生亦早作古,仅本人柳亚子没有死!”当时社友徐蔚南说得好:“柳亚子没有死的一句话,简而有力,表明他个人意志和气慨:同时也代表了南社的意志和气慨!”全体鼓掌以示赞许。当时南社纪念会刊行《蔡柳两先生寿辰纪念集》,以纪念名誉会长蔡元培先生七十大寿,会长柳亚子先生五十生日的。我请爱国老人马相伯世丈为集子题了签;自己又写了《柳亚子先生印象记》一文刊在集中,藉以表达我敬仰之忱。

  在抗战时,他从香港赴重庆,在桂林曾给我长信,宇里行间,充满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激励我这个后生小辈,也做了一些爱国的事,如向游击队输送药品布匹等,而有利于抗战。

  抗战胜利后,诗人回到上海,交往频繁,对我更有帮助,有次谈到马相老曾将全部藏书捐赠于丹阳图书馆,在藏书运丹后,却毁于日寇战火,这是一种不可弥补的损失,诗人对相老道德文章是很佩服的,尤其是爱国热忱,老而弥笃,深深感动了诗人,曾经写过诗句以表敬意,仅记得“一老南天身是史”一句了。所以他建议重行筹组图书馆,以纪念爱国先哲。后来成立了相伯图书馆理事会,由于右任、邵力子两先生和诗人担任正副理事长,我担任馆长,积极开始筹备,李宗仁将军赞助很力,惜内战火起无法进行,诗人也很感叹。

  一九四八年间,我被镇江五县同乡前辈许秋飘,赵棣华、束云章、陈光甫诸先生联名推为“国大”候选人,我曾经给诗人写信要求指示,时他已去香港,来信叮嘱,千万不要做“猪仔议员”,真是语重心长,经过三思,接受诗人的劝告,而申明放弃竞选。解放后和我谈到这件事,还风趣地说:“你总算没有做“猪奴”。

  我从和诗人交往中,感到他有正义感,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性格又坦率天真,不懂得人情世故,凡看不顺眼或听不入耳的,任性发些脾气,过后自己省察,觉得对的还是要坚持到底,不对的向人道歉,往往相释了彼此之间的芥蒂。的确可以称得起是“真正的人”。

  回忆诗人在抗战时,流浪香港、桂林,重庆等地,自比行吟泽畔的屈原,有一位画家尹瘦石,便把诗人作为模型画了一幅“屈原像”,诗人欣赏至极;郭沫若也写了《今屈原》一文,并赠以长诗,其中有“亚子先生今不朽,诗文湖海同长久”等语。说来也巧,诗人逝世时是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按照旧历计算,恰为五月初五端阳节,也就是屈原投汨罗江的一天。南社社友赵赤羽有诗挽他;“年年屈原节,凭吊共端阳”。我们的诗人,真是“今屈原”呢!

  诗人身后所遗图书、字画、文物等全部献给国家,在苏州博物馆辟有“柳亚子先生纪念室”加以保存,而留永久纪念,在他家乡黎里故居也开放了。他的女儿无非、无垢合编了《柳亚子诗词选》,在一九五九年出版,八十年代又陆续出版了《柳亚子诗选》、《磨剑室诗文集》等,他的儿子柳无忌编了一本《柳亚子年谱》,在一九八三年发行。

  诗人在一九O三年来上海,由陈巢南、金松岑介绍加入上海中国教育会。后在家乡参加教育会同里支部和黎里支部,主张维新变法,在镇不能立足,又来上海加入爱国学社,经常来往家乡和上海,到了一九乙一年辛亥革命后,他在上海七浦路租屋暂居,夫人和儿女同住,居然成了一个小家庭。过了二、三年,又回到黎里,有一段时期不出家门,到了一九二六年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留沪,住望志路永吉里41号,去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对通过蒋介石所提修改“整理党务办法”事不满,托辞提前离开广州返黎里又是杜门不出,后为孙传芳指名查捕,乃偕夫人来上海住法租界贝勒路恒庆里,改名为唐隐芝,一九二七年四月返黎里,五月蒋介石炭派军到黎里查捕他,因藏复壁中获免,翌日化装渔人自黎里乘民船航行数日,始安抵上海,暂寓西门路润安里,不久赴日本,到了一九二八年四月八日返国,仍居西门路润安里,自是始定居在上海不再返乡,一九二二年一二八事变后,迁居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424号。一九三八年迁到辣斐德路577号(今复兴中路551号)。一九四O年十二月十三日离沪去港.辗转桂林、重庆等地。一九年十一月返沪,到一九四七年十月十八日因国共关系恶化,民主人士频遭压迫而去港,一九五O年十月十三日抵沪,将家藏明清以来的古籍、图书数千册全部献给国家,现藏在上海图书馆。到了十月二十九日离沪去京,诗人在上海时间也可说是很长久了,尤其都是在我们卢湾区。这样一位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的杰出知识分子,革命的一代诗宗,应该留些纪念,如将诗人故居开放,以供人们瞻仰等等。但愿这不是一个老人天真的想法。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