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追寻三民主义理想之路——记我的祖父陈蕴瑜

辛亥革命网 2021-05-20 09:1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瑾 陈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回顾祖父的一生,他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书生,到街头游行抗议反对二十一条的热血青年,毅然投笔从戎投考讲武学堂,从一个青年军官到追
 

  有这样一个军人,出生于旧中国西南偏僻一隅,就读的是早期的讲武学堂,所在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杂牌军,但就是同一个人,在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混战之际,他追随中山先生讨伐军阀,维护辛亥革命果实保民权,其后,在省内军阀争权夺利开战之时,他致力于建设地方保民生,到了抗战生死存亡关头,他率子弟兵请缨出征挽救民族危亡,从此,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辗转千里战线,出生入死拼死血战,只求为我中华民族保留一息生机,最后他还是壮志未酬,在徐州会战中为掩护数十万大军突围,率部与5倍于己的日寇王牌军土肥原师团鏖战三昼夜后英勇阵亡,年仅38岁,忠骨无收。他就是我的祖父、来自黔军的国民革命军第102师304团团长、抗日阵亡将军陈蕴瑜。

(图为祖父牺牲后,辛亥革命元老平刚先生为祖父题写的遗像)

  一、少年立志

  祖父名怀珍,字蕴瑜,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人,生于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二月初二。1900年正值中国饱受列强蹂躏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道年轮。对于一个在这个特殊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八国联军侵华”就象一把刀深深的刻下了他生命的第一笔,祖父也跟很多同年出生的人一样,注定了他们的个人命运是跟国家民族起伏跌宕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祖父出身于耕读之家,启蒙于家乡的化行两级小学,少时聪颖,敏而好学,小小年纪的他曾对启蒙老师感叹地说:“如今方知人们常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道理,是多读书的关系,读书是明理达义,充实各种知识,增强分析和理解力的关键,今后我更要加紧学习。”由于他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并树立为全校的学习榜样。后又就读于邻村石板房(安顺县属)高小学堂,再转入平坝县白云庄日新高小就读。

  男儿立志出乡关,祖父在13岁时就背着书包离开了家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省城最好的中学——贵州省立模范中学, 该校是1912年4月由原贵州官立中学堂更名而来,是当时全省学子都仰慕的殿堂。省城资讯通达的优越条件和优秀师资,为渴求知识和文化的他打开了神奇的一扇窗,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不仅学业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谙书法而好诗词,师生都称赞他是“模范中学里的模范生”。

  转眼到了1915年,一开年就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这件事也从此改变了祖父的人生轨迹。1月18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旨在从中国攫取巨大利益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消息传来全国上下群情震动,贵州在全国算来虽然偏僻,但很多重要时政消息还是迅速传播开来,李大钊先生的《警告全国父老书》在市民之间传抄,祖父所在的模范中学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祖父也积极挥笔撰写宣传文章唤醒民众,誓雪国耻。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年12月袁世凯称帝,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窃取,民主共和犹如昙花一现,革命一下被打回了原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