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护法军颠末——兼以纪念董必武入川护法一百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7-07-14 09:0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张路 查看:

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以鄂东护法军一己之力,挑战北洋军阀两省的正规部队,真无异于飞蛾赴火。然而,世上许多事情,正是因了无数锲而不舍之士甘心赴火,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一, 董必武在川鄂的护法活动

  1917年7月,“辫帅”张勋复辟遭到惨败,段祺瑞复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但却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

  孙中山先生为了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遂率驻沪海军从上海南抵广州,联合“暂行自主”的滇、桂军阀,竖起了“护法靖国”的大旗。

  辛亥革命志士、湖北麻城人余万卿(又名万青、蔓青、曼青等,1886—1930)和余远声(1894—1922)兄弟二人,自从1913年3月与董必武(1886—1975)、余祖言(1873—1938)在宜昌分别后,先后在云南、上海、安徽一带活动了几年。这时得讯便立即奔往广州,晋谒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了解情况后,命他二人速回故乡,在敌后发动武装起义,聚集并扩大鄂、豫、皖地区护法力量,牵制北洋军阀的兵力,准备迎接南方的护法大军,以夺取护法靖国的最后胜利。

  中山先生得知前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1884—1910)的族兄兼老师余祖言仍在宜昌彝陵中学教书,便嘱余万卿务必设法告知余祖言,请他也尽快返回鄂东,参与领导护法斗争。于是余万卿和余远声二人秘密赶回武昌,为返乡起事作准备。

  可是,宜昌与麻城,方向相反,远隔千里,怎幺能够既不耽误自己的行动,又能尽快通知余祖言呢?这可让兄弟俩发了愁。

  机缘巧合,他们与好友董必武的见面,使这个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原来,在武昌的董必武“得知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战争,又听说蔡济民在鄂西已经组成靖国军,他不能再在王占元的眼皮子底下活动了。当时,即将赴任的四川省长张澜为了进行护法战争,正在广揽革命志士前往四川,共济大业。他特致信请曾任武胜县知事的姚汝婴前往。姚汝婴接到张澜来信后,立即转告董必武,约请董必武一同赴川。”【1】

  当年的武昌城就那幺大,在城里的黄(安)麻(城)人也就那幺多,加以自古“黄麻一家”,相当亲密(据说,前清该两县录取秀才,规定有一个名额是“共用的”,即这次麻城县多录一名,下次就必须少录一名,让黄安县多录一名,如此交替轮番。乡间的说法是:“两个县‘打伙’一个,一个县半个。”),所以,董必武要“赴川”的消息很快就被余万卿和余远声知道了,三人一商量,事情就解决了。

  于是董必武和姚汝婴(1882—1919)两人于1917年8月(胡传章、哈经雄:《董必武传记》记作“九月”)离汉西去,决定途经宜昌会晤余祖言后再入川。而余万卿和余远声也就放心地离汉东归麻城,先行筹划护法活动去了。

  董必武到达宜昌,当晚就到墨池旁的“彝陵中学”(全称是“中华民国湖北第九区彝陵中学”,也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会见了余祖言,向他介绍了全国的形势,传达了中山先生的指示,望余祖言速回麻城与余万卿、余远声共同发动武装起义。

位于宜昌市第一中学的董必武雕像

  两位老友相见,“五年别恨消片刻”(1913年3月,二人曾相会于此),余祖言欣喜万分,听了传达,更是兴奋,遂赋诗一首——

  送董必武入蜀

  必武名用威黄安人

  昔年此地喜相逢,君居城西我城东。

  谈天愤世玩光景,江水初涨桃花红。

  自兹一别无消息,苦向旁人为探测。

  那知此地又逢君,五年别恨消片刻。

  夜光无因忽至前,愧未沽酒割彘肩。

  人间万事不可说,倏忽变化如云烟。

  我今眼花两鬓斑,君尚精悍留眉间。

  君今入蜀过三峡,有如青萍将出匣。

  若到锦官丞相祠,为报古柏几新枝【2】。

  诗中余祖言对董必武此行投身护法大业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对董必武的才能和将有作为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君今入蜀过三峡,有如青萍将出匣”。“青萍”者,古之名剑,“剡锋精绝”;“出匣”,亮剑也;“锦官丞相祠”、“古柏几新枝”,殷殷深意,溢于言表。

  然而,乱世多变,董必武“偕姚汝婴经云阳、万县、重庆到达成都,见张澜后,姚被任命为安岳县知县。赴任途中到简阳,正值熊克武与刘存厚作战,不能前进,两人遂返成都。”【3】直到第二年的三月,董必武方“应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的邀请,和姚汝婴离成都,途经简阳、乐至、顺庆(今南充)、合川、重庆、万县等地,抵利川蔡济民部驻地。蔡留他们在总司令部任秘书职务,共谋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斗争。”【4】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