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因研究南社而改变人生(3)

辛亥革命网 2013-09-09 00:00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刘放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一家三代都与历史研究结缘

  晚报会客厅:但你现在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的梦并没有实现。

  杨天石: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读书时,我也常跑到哲学系偷听朱光潜、宗白华开的美学课,当时跨系听课是不被允许的。后来发生一件让我备受挫折的事情:班上搞了一次讨论,美学理想究竟有没有全人类性,讨论下来,全班20多个人,绝大部分认为美的观念有阶级性,贾府中的焦大就是不可能爱林妹妹,不可能有全人类性。在我看来,美学研究这条路也走不通,我连同学都不能说服。于是,我的兴趣转移到研究唐代诗歌为什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所有的诗我都读过,唐朝的诗,大部分或者说主要诗人的诗,我也都读过。当时有同学提出自己编文学史,我第一个表示拥护。放暑假,大家不回家,要争取利用暑假写出一本红色的中国文学史。我被认为是业务不错的学生,所以分在隋唐五代文学组。写完文学史初稿,领导觉得我爱捣乱,就把他支到丰台桥梁厂编厂史。此前,作家阿英看到文学史的初稿,提了一个意见,说清末民初有一个叫南社的文学团体要写进去。当时近代文学组已没有人力了,所以我就被临时借调到近代文学组,补写南社这个章节。南社研究让我接触到清末民初的一批作家和历史。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红极一时,被认为是新军新史,革命的新生力量,现在看来,那个文学史,连我自己看了都脸红。

  晚报会客厅:你这时就与南社结缘了?

  杨天石:差不多与南社结缘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吧。那个时候我政治上被视为走白专道路,所以我知道毕业分配不会好。我也不敢有什么更高的想法,就想能够到中华书局当编辑,搞注释之学,给古书做注解就满意了。但接收我的单位是北京南苑八一农业机械学校。我在北大念了5年中文系,而且不客气地说我是一个高材生,怎么能被分到一个农业机械学校去?那个时候批判怕了,从1958年以后我不断地挨批判,所以不敢提一个不字。我那所培养拖拉机手的学校,本是“大跃进”的产物,后来解散。从1962年的2月,我就到了师大附中当语文教员,这一当就是16年,直到1978年到社科院近代史所。在师大附中,我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做业余研究。1964年,《南社研究》改名《南社》准备出版,中华书局已经出了清样。他们给我来了封信,表示现在正在批资产阶级,南社是个资产阶级团体,要加强批判。我觉得我已经批判得很严厉了,再加强批判,做不到。后来,中华书局就说,你不改我就撤版。《南社》 出版的时候,已到1980年。上世纪70年代初,社科院近代史所已经恢复业务,决定编中华民国史,先编资料,其中一个题目叫南社资料。先是借调我协作,三年后,要调我来正式当研究人员。其实,那时,我的文学梦还没有破灭,我以为做几年历史研究,再回头搞文学照样不误的,没想到历史研究是条“不归路”,走进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如今,不但我的女儿是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还让人欣慰的是,我唯一的第三代,我的外甥女今年考上大学,也是历史系。等于是我们一家三代都与历史研究结缘了。这在学界,也是很少见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