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中山鲜为人知的基督教葬礼(3)

辛亥革命网 2018-08-28 13:57 来源:《世纪》杂志 作者:宋时娟 查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逝世。当天,遗体运至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19日灵柩移至中央公园社稷坛公祭。移灵前,鉴于孙中山“基督徒”的身份,亲属决定为他举行基督教“祈祷礼”。

  3月19日上午数万民众纷集于协和医院门外,10时孙中山基督教追思仪式顺利在协和医院礼拜堂举行。3月20日《大公报》报道移灵情况时,简要介绍了“行祈祷礼”的过程:

  因礼堂不能多容人众,故得入内观礼者仅为二百人。主礼者为刘廷芳,赞礼者为朱友渔。先奏乐行开会礼,次由刘主礼宣训,次唱歌,次祈祷,次念圣经,次又唱歌,歌毕。刘主礼致词,略谓孙先生屡遭困难,百折不回,是一种最富有之信仰心;共和尚未成功,民众尚须努力,是一种优美之希望心;爱国爱同胞爱世界,是一种大公之博爱心。望也,爱也,皆上帝所以昭示于世界者,故孙先生在上帝则为一极好之人云云。次朱赞礼致吊词,略谓先生临终特嘱善视宋夫人,不可因其为基督教中人,而歧视之。可知先生不将政治宗教混为一谈,故先生实亦一信仰宗教者云云。次孔庸之代表家属致谢词。词毕,礼成,遂由汪兆铭、于右任等,行举柩出院之礼。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参加孙中山葬礼的孙科、孙治平父子和孙中山连襟孔祥熙。孙科和孔祥熙都是孙中山治丧处成员,他们是孙中山基督教葬礼的重要主事者

  3月20日《晨报》对整个移灵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报道,其中“举行宗教祈祷”的详情如下:

  闻先期由孙行辕制定一种观礼券,分赠赞同此种仪式之亲友党员,以便与会。孔祥熙并派二人在礼堂门口检视,凭券入场。礼堂正面,以水仙夹竹桃木兰花扎成花山,中悬孙遗容。十时,举行祈祷式,男女来宾鱼贯入席,宋夫人首蒙丧纱,坐于距孙像之逼近处,感念亡人,时挥情泪。主礼者为刘廷芳,赞礼者朱友渔。先奏乐,琴位设在遗像右侧,其声恍如发自后方者。闻此种装置特别,为东亚第一之乐品,汪精卫、马超俊、俞毓西等,以手抬舁棺者至礼堂,由李仙根等先设木凳二,灵柩即位置于其上,棺之左右两端,各有铜环三个,前后各一个,以便移动时,手提之用。棺上覆以青天白日之国民党党旗,及国民党新创之国旗。导引员十四人,分为两行,每七人一组,各着牧师服,青长衫,外罩白套,纽扣向后,手持长二尺许之白蜡一支。刘廷芳宣训,大意谓孙为中国第一人,今日升天,与上帝会面,今日举行家祷,即求先生与上帝共同休息云云。次奏《求主与我同居》之乐歌,乐声与歌声齐奏,音韵凄其,满堂黯然。全堂起立,举行吁神式,朱友渔诵圣经第二十四章,大意系默祝灵魂与上帝同安。次奏孙平时最赞美之《丁尼孙的渡歌》一章。

  旋由刘廷芳致诔词,略谓孙:为基督教信者,家族亦为耶稣教徒,故举行耶稣圣主式之家祷礼。就孙一生功业言,约可得与圣经相合之数点:(一)信仰心。(二)希望心。(三)博爱。即与圣经所云“信,望,爱”三点,完全相同,足证孙为基督教徒。他现在回去见上帝,是到天父怀里去休息。他的精神,仍然存在宇宙之间,故我们今日来祈祷,是信仰孙来继续他的希望而工作,换言之,为自己祈祷,以合圣经所云“永生”之原则。

左图:朱友渔(1886-1986),孙中山基督教追思仪式的助理牧师;右图:刘廷芳(1891-1947),受邀担任孙中山基督教追思仪式的主持牧师

  次奏歌,歌题为《耶稣啊,你是我灵的挚友》,全场男女来宾,多属耶稣教徒,亦按琴音唱和,约五分钟乐止。由徐谦致唁词云,孙逝世前一日,为三月十一日,他说他(指孙)是一个耶稣教徒,受上帝使命,来与人间罪恶之魔宣战,此话系他的挚友所述,当然可信。令我大受感动,我认定孙为耶稣教之信徒,当民六护法之役,我任广东政府之秘书长,与孙闲谈时,孙亦云彼是基督教徒,当时,我问为何不到礼拜堂去做礼拜,他说我是革命党,恐行动上与基督教以不便。故只心中崇拜。举世之人,只知孙为革命党,须知耶稣亦为革命党。耶稣之天国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实行共产主义,爱仇敌主义,与三民主义完全符合。故孙可为中国基督教之发明者。孙临终时,深恐他的同党反对他的夫人是耶稣教徒,即嘱托同志,勿以基督教徒而行欺侮,孙之爱护夫人,即信仰基督教。孙遗体虽在人间,他的灵魂确已追随上帝升入天堂。

  次孔祥熙代表遗族致谢词毕,刘廷芳令奏歌,并云此歌名为《生命美满之圣言》系孙生时最爱好之诗歌。死者有知,当来享受。次令来宾低首,虔诚祷告。又奏《永久的平安》,又举行锡安式,奏乐,礼成。

  与《晨报》《大公报》对追思礼的详细报道相反的是,国民党机关报《广州民国日报》对此一语带过,上海《民国日报》在报道“移灵大典”时则只字未提。仪式举行时,汪精卫没有出席,他害怕人们批评他,所以坐在外面,李烈钧也在外面。

  三、有关当事人的事后回忆、避讳和否认

   仪式结束后,接受《字林西报》记者采访的国民党员声称:“尽管基督教追思礼会伤害到他们的事业,但他们一定会尊重孙逸仙博士及其家人的愿望。他们否认分歧让党内产生分裂,但承认分歧引起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3月19日移灵到中央公园社稷坛后,3月24日举行公祭,4月2日移灵到西山碧云寺暂厝。孙中山丧事结束后不久,葬事筹备处编撰出版了3册《哀思录》,详细记述了孙中山北上、病逝及至移灵碧云寺暂厝的经过,对19日移灵前举行的“家祷礼”却是一语带过,如“十时自医院舁榇至大礼堂行家祷礼”“十时举行家祷礼毕……”。

1925年3月19日,孙中山葬礼上的人们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