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山西起义始末(6)

辛亥革命网 2017-06-19 15:42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温寿泉 黄国梁等口述 李冠洋记录整理 查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全国后,各地革命党人莫不跃跃欲试。10月29日(即农历九月初八日)晨,太原武装起义爆发。

  温过河与陕西联系,先到潼关与张伯英见面,再到西安见张凤翙,蒙张帮助步枪200枝,子弹5万发。返至运城,发现张士秀、李岐山另有图谋,不听指挥。当时全国已有南北议和消息,袁世凯嫡系军队赵倜部,驻扎河南陇海线上,对运城的张、李逼得很紧,说他们是土匪做法,准备剿办。经温寿泉设法缓和,张、李等才向温低头,服从命令。温即在运城宣布,成立起山西省河东军政分府,以副都督名义,统一指挥河东各县的军政一切事宜。河东的军政分府派李岐山率领军队数千人围攻临汾,谢有功凭城顽抗,李军由韩升泉指挥,率队攻打南门及东关,非常激烈,南门已焚毁,东关亦已攻入。而童宝山由东门突出,激战数次。成相持状态。先是李军在临汾河西煤窑上,发动工人300余名,在城外西南隅洞儿上(村名)开掘地道攻城,未过五日,已开掘约一里余,童宝山军队由城内突出后,韩恐地道有失,率部前往保护,被童宝山袭击,韩升泉阵亡,他所率的部队全部后撤。童宝山遂将打地道的窑工300余人,尽数俘获杀害,逃出活命者为数很少。当时李岐山军攻打临汾已一月有余,粮食弹药亦感缺乏。河东军政分府温寿泉偕台寿民等亲到临汾城南十里的尧庙总部劳军,并供给食物弹药,士气旺盛,连续猛攻城池。可是这时袁世凯军第三镇兵已开进山西,谢有功又屡电求援,袁遂派三镇兵第五混成协卢永祥,率全协由晋中向晋南挺进,来解临汾之围。因此,李岐山军也停止了围攻临汾而南调。同此期间,军政分府另一路景蔚文军,攻破绛州城池,将陈政诗捕获斩首。

  卢永祥的军队到达临汾之后,终日三五成群在城外大事抢掠,环城30里以内的商民,无一幸免,地方损失难以计算。卢军驻临汾一月有余始北调。谢有功将军队交付了他的临时帮统李某暂时节管带,即携眷北逃。这时河东军政分府委张之仲携带公文,探交赵城张煌,赶速组织团部,收集地方散兵游勇,加以整理训练,暂驻洪洞,负责监视临汾防军,该员赞助张煌办理此事,同时省中加委张之仲护理平阳府知府,兼理营务处,管理驻平阳新旧防军。又加委张煌为陆军某团团长,驻军洪洞,张之仲赴临汾接任。张到临汾接事七八日,受北京兵变(即袁世凯指使曹锟在北京兵变,借口不能到南京就职的事)之影响,于1912年3月中旬夜间全部哗变,烧杀抢掠,夜以继日,商民损失不能估计。知府张之仲于兵变时跳城逃跑,城高绳短,将腿摔折,僵卧城根,不能行动。天亮后,由教会医生高固亭救回医治。不久,河东军政分府,又派张惠之接统临汾防军。张徘徊城外,不能接事。如此混乱局面,约有40余日。驻洪洞的张煌,因新编的军队多由哥老会发动而来,并曾在赵城北门外一带截击南下的卢永祥军,到这时才派出杜登山、李海杰等带兵进驻临汾城内,并委任杜登山为第二营营长。不几天,省委的周维藩统领亦到,周接事后,将驻临汾防军调省改编,张煌的团部亦由洪洞移驻临汾,临汾局面至此才稳定下来。河东军政分府的局面一直支持到1912年的8月。那时山西全省政权已归统一,并整编全省军队,李岐山为旅长,台寿民、史可轩为团长,又派张士秀为河东道尹。温寿泉通电撤销河东军政分府及副都督名义,回归太原。河东的事至此告一段落。

  南北议和后的山西政局前边说过,山西军政府成立时,南桂馨曾被派为代表,到陕西等省与各地同盟会员联络。南于1911年11月中旬,由太原动身,先到潼关与张伯英晤面,得知陕西情况亦甚混乱,无暇支援太原,南遂取道汉水,直达武昌,见了黎元洪,谈了山西响应武昌起义的经过,那时正值汉口失守,重陷满清军队手中,武汉形势极度紧张。黎说:“当下很难接济山西,最好到南京想办法。”而山西局势此时也起了变化,娘子关失守,阎锡山、温寿泉由太原撤退,消息隔绝,不知阎都督到了哪里。南于是由武昌顺着长江到了南京,见了黄兴(军政部长),报告了山西情况,亦无具体的解决办法。适闻孙中山已回国,到了上海。南即赴上海,向孙中山报告了一切。孙说:“跟我一同回南京再说。”到南京后,那时已有山西省咨议局(立宪派)和李盛铎(护理巡抚)商派的刘劝功、李素和由东京赶回的景耀月三人代表山西,参加了南京临时参议院开会,与各省代表一致拥护孙中山,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公历1912年1月1日(农历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就任大总统职。在这期间,南北议和声浪甚高,孙先生的主张是大总统的职位可以让给袁世凯,但必须定国都于南京,并坚持革命起义的省份,仍由原起义的革命党人担任都督。几经往返商洽,最后得到袁世凯的同意。那时李盛铎曾派刘盥训、叶古虹到南京运动山西都督,而南京军政部的司长仇亮,乃于阎锡山由太原撤退时转到南京,对阎的一切甚为不满,认为阎不足以领导一省。经南多次与胡汉民、黄兴接洽,胡曾专对山西问题起电稿10余次,拍给袁世凯,主张保留阎回省继任都督,这正合了孙先生起义省份仍由原起义的人担任都督的原则。这样在南京方面保住了阎的继任都督。南桂馨由此回了山西。一面阎锡山也派出孔庚、谷如墉、董子安(与袁世凯有私交)三人到北京与袁接头运动(那时阎还住在忻州),正遇袁世凯指使曹锟兵变,借口不能南下就职。同盟会负责人等多主张对袁世凯妥协让步,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大总统职。袁政府遂任命阎为山西都督。阎于1912年4月间(即农历三月间)由忻州回了太原。遵照袁政府的命令,将山西军队整编为一个师,孔庚为师长,刘越溪、李岐山为旅长。都督府下设军政、民政二司,温寿泉为军政司长,周渤为民政长。后不久,由谷如墉接任了民政长。

  民国元年间,山西军政各负责人如下:都督:阎锡山;军政司长:温寿泉;民政长:谷如墉;财政司长:张瑞玑;司法司长:刘绵训;教育司长:解子仁;实业司长:王大高等;法院院长:邵修文;巡警道:先由南桂馨担任,后改为续桐溪。南调任河东筹饷局局长。成立了山西省的第一届省议会,议长:杜上化。

  这样,建立起山西的统一局面,也就结束了辛亥革命运动在山西的一切。

  (作者:政协山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常委,民革山西省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